作为曾经的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陈星莺一直高度关注高等教育问题。经调研,她发现,近年来,经过“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国家战略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结构逐步优化,一批研究型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但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双一流高校呈现出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聚的现象。西部和东北地区仅有的11所“世界一流大学”也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大城市设立分校区等,进一步稀释西部和东北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第二,师资人才形成东西部“两极分化”态势。高层次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仍然突出,特别是带“帽”人才在东西部高校之间、东部沿海高校之间加价跳槽、频繁跳槽的无序流动现象时有发生,其实质是一种大量消耗资源但没有产生增量的“内卷”。
第三,不同类型高校分类评价体系不完善。对学校人才培养、办学定位、承担国家战略使命等难以科学评价,一些高校仍然唯“论文”、唯“帽子”、唯“奖项”,求大求全。区域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空间被挤压;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评价中被矮化和固化为较低层次,资源支持不足。
为此,她建议:
第一,发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推进产教融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布局顶层设计。通过倾斜布局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等,促进中西部一流大学和行业特色大学水平的提升。重点支持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经验,强化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等值对应,增加职业教育对当地青年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
构建区域内大学网络,推进中西部地区和非中心城市产教融合。通过政策支持,在中西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等规模城市,联合本区域内(本省或者相邻省份)的高水平大学设立和产业契合度高的研究院,视情况发展研究生院、分校区。欠发达地区可以根据地区发展方向或发展定位引进本区域高水平大学设立科学园,作为初创及衍生型企业、研究中心的空间载体。发挥本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就近优势,使中心城市发展优势向周边城镇拓展。
第二,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多措并举保障人才有序流动。
建设灵活开放的国际人才流入机制,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采取终身教职、长期交流、短期合作结合,团队引进和个体引入结合,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扩大人才引进口径,加大国外职业教育高级技能人才引进;丰富人才国际合作交流形式,数字化和共享化参与国际教育体系。专项支持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柔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出台支持政策,吸引国外攻读“STEM”类博士学位留学生回国在大学任教或参与产教融合工作。
完善人才流动和保障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完善政府人才流动宏观调控机制,引导鼓励人才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流动,维护国家重点领域人才流动秩序,建立人才流动激励和补偿机制,对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高校流入的人才给予工作生活津贴补助。治理带“帽”人才无序流动,赋予培养高校一定的人才使用保护期。建议改革终身制人才计划设置方式,以一定周期项目替代“帽子”。
第三,建立一流多元、追求卓越、具有特色的大学分类评价体系。
以科学评价引导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建议构建分类评价体系,探索综合大学、行业高校、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独立学院多元的一流标准,综合考虑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发展度和未来的成长性,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措施和评价机制,对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振兴作出的贡献予以适当的激励性考量。推动中央各部委和中央企业与省属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促进一批行业高校办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推动高校教师评价理念和评价机制的改革。按照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不同活动类型,构建以立德树人为首要内容,重点考核贡献、能力、社会价值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教授给本科生上课考核,避免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同质化。突出贡献导向,构建不同类型高校职称评审新范式,增加社会服务型,引导教师在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技术改革等方面做出实绩。(文章来源:调研处)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28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