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村主义与“三生”和谐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日期:[ 2007-07-09 ]
点击:[ 6503 ]
周武忠
新乡村主义,就是从城市和乡村两方面的角度来谋划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和打造现代乡村旅游产品来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新乡村主义的核心是“乡村性”或者称为“乡村味”,即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农村生活,都应该尽量保持适合乡村实际的、原汁原味的风貌。乡村就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地方,乡村就是应该有“乡村”的样子,而不是追求统一的欧式建筑、工业化的生活方式或者其他的完全脱离农村实际的所谓的“现代化”风格。此外,除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乡村性以外,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包括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的乡村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包括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优化。“生态”贯穿于“生产”与“生活”的整个过程之中,是新乡村主义的“乡村性”得以实现的保证。
一、生产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和产业,它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农业生产是农村的基本形态,也是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的根本所在。可以说,农业生产既是第一产业的产业基础,也是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然而,国内的现状是农业生产被忽视,在农村过度强调工业生产。中国完成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是以削弱农业生产、转而发展工业生产的道路,而是在保证农业生产、巩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工业化的过程。不合理发展工业的结果必然导致农业用地被工业用地吞噬,农业生产环境被破坏,农业产品被污染,变得不安全。而从表象上来反映,就是农村景观遭到破坏,乡村性在逐渐丧失。
现代农业应该是高效农业,高效不但表现在农业产品稳定丰产,还表现在农业生产方式多元化且互为促进互为补充。例如被称为“第六产业”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就是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复合农业产品,即在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同时,带入新型产品形态,增加农业收入。观光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它以发展绿色农业为起点,以生产新、奇、特、优农产品为特色,依托高新科技开发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是农业产业化的一种新选择。
由于农业是第一产业,它在产业链中处于源头,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原料。因此,农产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国计民生,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对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成了最大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通过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来争取制度上的保证。在积极向农民开展文化培训的同时,引入资质评价体系,即农民要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书(绿色证书)才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二、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也将是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保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法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关系。
有人认为,烧柴做饭,或者“脏、乱、差”就是农村。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观点,农村更需要优美的田园风光、整洁的生活环境和节能型的能源供应。近几年,“农家乐”旅游的游客大多是冲着吃农家饭、睡农家炕、看农家山水而去的,属于纯体验型的民俗游,但今后一段时期,这种民俗旅游肯定要走下坡路。在乡村风光美、生态涵养好、环保节能高的环境下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和彻底的放松,将是未来农业观光游和民俗游发展的方向。优美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包括聚落生态环境、农民人居环境、乡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环境、乡野景观环境等等,又可以分为外部视觉景观生态、内部能量循环生态和文化景观生态等方面。
外部的视觉景观生态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背景,在外部景观形象上体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性。这主要通过农田生态和田园风光来表现,例如:成片的果园、整齐的菜园、一望无垠的麦田、满山遍野的牛羊、鹅鸭成群的池塘,等等,都是最能体现农村田园风光的生态景观。现在各地的农业示范园等形式都是很好地展示乡村性的视觉景观形态。
生态节能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内部的能量循环的生态主要指的是生态节能的循环农业模式。所谓循环农业,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实现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未能有效利用土地、化肥、农药和水等生产要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应树立生态、清洁和可循环的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清洁化、资源化和循环化。因此,应大力宣传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途径,教育和引导农民节地、节水、节能、节肥,实施清洁农业生产,积极参与和支持循环农业发展。可以考虑参照城市建筑生态改造利用的“3R”原则,即Reduce(尽量减少各种对人体和环境不利的影响)、Reuse(尽量重复使用一切资源或材料)、 Recycle(充分利用经过处理能循环使用的资源与材料)。
文化生态景观主要指乡村民俗文化方面。时下有许多不健康的民间习俗流传于农村,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的文化生态主要体现在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风气,移风易俗,摒弃不良的社会陋俗,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将一些体现优秀传统的、健康向上的民俗活动进行改造和发展,融入到新农村的社会文化建设之中,形成具有充分的乡村特色的文化生态景观。
三、生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如果说生产和谐、生态和谐分别是从经济和谐、自然和谐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意义,那么,生活和谐则是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人的和谐方面的要求。人的和谐是“三生”和谐的核心,也是“三生”和谐的最终目标,它反映在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以及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要求是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农民增收问题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民的增收问题不是一个孤立问题,尤其是要达到农民快速持续增收的目的,就必须将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和提高精神文明相结合。物质文明要靠生产和谐来支撑,而精神文明则要靠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来达到。现代农业要求现代农民能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要求,能不断推进产业化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开展现代营销和流通活动,这些都建立在农民具有高文化素质的基础上。文化素质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基础,也是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前提。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稳定发展,最根本的目的是哺育社会,保证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类资料能得到满足,与产业链其他下游产业一起,为人们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然而,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却一直是物质资料匮乏的地方。社会的发展与产业的发展应相互协调,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而只有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使产业的高效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可能。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关注农民生活是否高质量,是否满足农民需求,是否体现农村生活特色,是否符合新农村的未来发展趋势。
另外,在城市普遍开展生活环境整治,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农村人居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由于大型工矿生产基地逐渐移出城市,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的青山绿水已经被日益恶化的人居环境所取代。新乡村主义认为,要真正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使衡量和评价农村发展现状、农民生活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视同仁,这是使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真正改善的重要前提。
由此可见,新乡村主义就是一种通过建设“三生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来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即在生产、生活、生态相和谐的基础上和尽量保持农村“乡村性”的前提下,通过“三生”和谐的发展模式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