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发布日期:[ 2011-05-17 ]   点击:[ 11355 ]

                       王楚英 戴 新
  
  辛亥革命,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新。它结束了统治中华民族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体,开创了共和国体和民主政治的新纪元。这是中国社会空前的大变革,实现真正的民为邦本,人人平等,家家富裕,社会和谐,全民幸福,国家强盛的新中国。孙中山为了追求这个理想,从1885年(他当时才19岁)中法战争后,他“始决颠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由是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奔走呼号,联络志士,宣传主张,组建革命团体,发动推翻清廷的武装起义,虽然经历了10次失败,他自己曾在伦敦遇险,他却愈斗愈勇,虽挫尤坚,依然冒险犯艰,一往无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起义卒获成功,终于推翻了满清王朝两百多年的专制统治,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全民欢呼,举世同钦!

  一、清廷腐朽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清廷同英国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后,帝国主义列强便对中国虎视眈眈,伺机发动侵略,大肆掠夺,威逼腐朽的清廷与之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极端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大片国土,勒索巨额赔款,窃取了在中国国土上横行无忌、作奸犯科的特权,向我国大量输入鸦片和外国资本,严重地毒害我国人民健康,疯狂地搜刮我国的财富,使中国日益国弱民贫,广大人民深陷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在对我国进行武装侵略、经济侵略的同时,还加紧进行文化侵略,使我泱泱中华大国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次殖民地,任其蹂躏;使我“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日本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以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并使朝鲜、琉球、越南脱离中国而纳入日本势力范围为主旨的《马关条约》,从而使中国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以致孙中山急起高呼“呜呼危哉”,以惊国人,而振民心。

  二、辛亥革命实现了孙中山“创建共和”的革命目标

  太平天国经14年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控制了大半个中国,由于内乱,虽归于失败,却极大地动摇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基础,唤醒了中国人民反清的革命意志,为后来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准备了社会条件。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宗旨,复于1895年秋组织发动广州起义,事泄遭清廷镇压而失败,接着先后举行了萍乡醴陵、潮州黄冈、广西钦廉、惠州七女湖、广西镇南关(现名:友谊关)、泸州叙府、云南河口及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冈起义,虽然也都一一失败,它却进一步激起了国人的反清斗争热情,并使清军新军里的广大官兵,纷纷觉醒,同情革命,乃至秘密加入革命组织,成为辛亥革命的主角。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清廷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熊秉坤、吴兆麟等人组织领导下,在听到第8工程营战士程正国打死要抓捕他的排长陶启胜的枪声后,便分别集结队伍,打死妄图进行镇压的反动官佐,直扑楚望台军械库,取得武器弹药,占领军械库、蛇山、凤凰山、中和门城楼后,随即进攻清廷总督府和第8镇司令部,迫使清总督端澂逃上军舰躲藏。起义军于11日控制了武汉三镇,推举原新军21混成协协统(相当于旅长)黎元洪出任临时组成的“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都督”,并通电各省,当获响应,湘、陕、赣、晋、滇、沪、黔、苏、浙、桂、粤、闽等省宣布脱离清廷,参加革命,并派代表到武汉共商大计。会议推谭人风为议长,通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21条)。12月2日,苏、浙联军光复南京,东南大定,17省代表齐集南京,以湖南路原咨议局为会所,召开会议。

  12月25日,孙中山返抵上海,召集同盟会主要领导人开会商议成立临时政府事宜,当时议决由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候选人。29日,17省代表一致通过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都南京。

  1912年元旦,孙中山来南京就职,发布《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宣言指出:“文从国民之后,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成国民之志”。同时宣告:实行“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治统一、财政统一”。对外则宣告实行:“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取消辱国举措和排外心理,与友邦益睦谊,持和平主义”。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实行新纪元。即组建新政府,废止清朝的法令,颁布新法,励行新政。

  三、改革开放实现并超越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规划

  孙中山以人民公仆之身,怀救国救民谋四万万人永久幸福之志,十分推崇孔子所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邦畿千里,惟民所止,止于至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天下国家之九经: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这些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与夫《尚书·礼运》篇关于大同和小康之论述,他更是心窃仪之,十分向往,成为他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说:“像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表面是很富庶的,但是美国大多人民还是毫无幸福可享,那些享幸福的只是少数资本家。美国哲学家轩利佐治曾指出:‘现代的文明,好像尖锥入于社会之中,在尖锥之上的社会,却升之使高,在尖锥之下的社会,便压之使低’。美国没有皇帝专制独裁,人民可以说是很自由平等的,民权可算是很发达的,言论、出版、结社、集会都可自由进行,政府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可随时罢免或批评官吏。但是,这只能说美国现时只有民有和民治,却并没有民享。试想美国的平民百姓,处处受资本家的压迫,穷人被富人欺负,什么石油大王、钢铁大王、汽车大王,一人之富可以敌国,那些广大的平民百姓和劳动大军却要忍饥挨饿,生活十分拮据,这是何等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呢?这就是美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正是民享问题。”因此,孙中山极力主张在中国“实行极完全的三民主义,以期毕其功于一役,实现真正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大同之治”,达到“国家是人民所共有、国内各民族亲如一家,一律平等,对友邻国家和人民也应和睦善邻;政治是人所共管、人民当家作主,国以民为本;社会财富和利益由人民共享,没有贫富差别,没有剥削压制,全民共享由人民创造出来的精神、物质财富,使人人相亲、社会和谐、共同安乐”的境地。为此,孙中山在他的重要著述:《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孙文学说、民权初步、实业计划、地方自治开始实行法》以及《建国大纲》中,对于振兴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使中国成为一个民富国强,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国的建国规划,举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防军事、路矿交通、农林水利、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民族宗教、华侨事务和移民实边等问题,他都提出了可行性的设想。例如:他在《实业计划》中就提出:(1)建铁路10万里(2)修公路100万英里(3)修浚京杭运河及西江、扬子江运河(4)新开河北、松花江运河(5)治理原有河流(6)增建电话电报线路(7)开辟中、北、南三大商港和沿海渔港、商港及沿江商埠(8)水力之利用与开发(9)矿业及冶金和机器制造业之发展(10)农业、畜牧、渔业之发展(11)植树造林改造沙漠(12)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并就进行上述12项巨大工程所需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重要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按照孙中山的这种宏伟的规划,切实、有序、有效地加以实施,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孙中山的富民强国、和谐社会的梦想,在国民党执政23年中理应有所建树,初具规模。不料,自从1927年“4.12”以后,蒋介石一心清共剿共,屠杀革命志士,实行法西斯独裁,竟置孙中山的宏伟遗愿于不顾,任令中国依然国弱民贫,终于引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凶残武装进攻,全国人民在中共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毁家纾难,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正当中国人民满怀胜利的喜悦,准备开始和平建国的新长征时,忽然传来了蒋介石悍然发动的内战炮声,他又把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宏伟规划抛到了九霄云外。以至到1949年蒋介石退往台湾,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49年10月1日,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在全国各处冉冉升起之时,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也就同时照射着华夏神州,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宏伟规划,才有了实现的希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中国共产党人,心怀中华,放眼世界,高瞻远瞩,英勇无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行改革开放的科学发展战略,紧密团结各族人民和广大海外同胞,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短短三十多年时间,就已经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改造建设成为跃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使每一位中国人感到振奋和自豪,对更加美好的明天充满希望和自信。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以来的英烈们九天有知,亦必含笑,亦必欢呼。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