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干部党外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 2014-03-20 ]
点击:[ 7887 ]
张丽霞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和《决定》,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作为党外人士,在深入学习这两份文件后,尤其为其中提出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深化协商民主所鼓舞。
我从1991年参加中共无锡市委党校第三期党外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开始,就成为一名党外干部。先后担任江阴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副局长、江阴市园林旅游管理局副局长,同时一直兼任江阴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9年10月,调无锡市计划委员会工作,历经农经处、电子信息办、高技术产业发展处多个岗位。2004年5月经公推竞岗,任市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2009年4月调无锡市司法局任副局长至今。2004年加入民革并被增补为民革无锡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006年11月,当选为民革无锡市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当选为民革无锡市委主任委员。2012年当选为市政协副主席。
在二十多年与中共合作共事的过程中,我深切认识到: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需要,是巩固新时期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感到作为一名党外干部,要不断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贡献、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决做到三个不动摇,坚定合作共事正确的政治方向。
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我坚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提高合作共事能力的政治共识,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治层面的要求,表达的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认同,解决的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只有树立这个共识,才能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这也是提高和优化合作共事能力的根本所在,是促进合作共事能力持续提高的强大推力。
二是坚定基本政治制度不动摇。我坚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这个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党外干部只有坚定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动摇,才能树立社会主义信念,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才能自觉地把“同心”作为政治修养,把“同向”作为前进航标,把“同行”作为历史责任。虽然党外干部的从政角色不同,从政基础有别,但目标是一致的,责任是一样的,使命是相同的,都是为共同推进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坚定中共领导不动摇。我坚信:党外干部和党内干部都是党的干部。因此,党外干部要以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维护党的绝对权威为宗旨,这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牢记的准则。更何况作为党外干部,在各个单位担任副职居多,在党委或党组会上也只是列席人员,所以更要自觉将自己完全置于本单位党组织的集体领导之下,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在行政工作中,一切行政行为都要围绕党组的意图开展,最大程度地与党组保持步调一致,以极大的热情和忠诚与党组织风雨同舟、荣辱与共。任何事情,一经党组会议作出决定,都要坚决执行、不打折扣。
二、妥善处理好三个关系,营造合作共事良好的政治氛围。
一是要妥善处理好与“一把手”关系。我觉得:要自觉维护“一把手”的重要地位。在班子内“一把手”是班长,作为副手的党外干部,要揽事不争权,尽职不争功,到位不越位,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遇有重大问题处理前要多请示,理解“一把手”真实的意图;面对全局性敏感问题时要多商量,争取“一把手”明确的态度;当发生与“一把手”有不同工作意见时,切忌在公开场合当面与“一把手”争执,而要选择适当的机会、适当的场合,运用适当的语言和措词与“一把手”交流想法,尽可能争取达成一致意见。作为一名党外干部,我一直要求自己在政治上追求与历届班子中的中共领导同心、同向、同行,一直注重在合作共事过程中把握好自身的行为取向和角色定位。
二是要妥善处理好与班子其他成员关系。我觉得:党外干部作为班子一员,特别要与班子其他成员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团结协作、互信互助。对自己的分管工作要有担当责任的勇气,敢抓善管,充分行使分管事务的决策权、具体工作的指挥权;对班子其他成员的分管工作要主动配合,善当配角,遇事不推诿,帮忙不添乱;更要注重通过相应的工作场合,通过得体的方式树立班子其他成员的工作威信,切忌对班子成员的工作主管点评。这些年我在许多单位的实践,总体实现了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是由于其他党内副职在经常性工作中对我理解支持的原因。
三是要妥善处理好与下属关系。我觉得:党外干部作为单位领导,对下属要多鼓励、多包容,对下属中的党员干部,更要做到放权、放手、放心,善于整合力量、积极凝聚人心、追求共同进步;要多与下属真心交流、真情帮助、真诚关心,正确对待他们提出的不同意见;要敢于为下属负责,鼓励和支持下属勤奋学习、大胆工作、脱颖而出,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也要客观、适时的向党组领导建言,为其政治上的成长进步助力。在这个方面,我虽然做了一些努力,还是觉得鼓励包容多,助力进步慢。
三、积极发挥好三个作用,展现合作共事的政治能力。
一是要发挥好带头干事的作用。我的认识是:作为党外干部,担当着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共同致力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开展合作共事,并不是要求党外领导干部当花瓶、做摆设,也不是做人云亦云、遇事无主见的墙头草,更不是当察言观色、看风使舵的投机分子。党外干部要克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通过围绕地方党政中心工作、所在单位重点工作、分管条线薄弱工作“想干事”;通过不断学习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合作共事、参政议政、开拓创新的能力使自己“会干事”;通过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准确高效的“干成事”。我在市信息办和市发改委工作期间,成功组织并参与了国内外十多场重大招商合作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无锡市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组织出台了“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若干政策”;组织、帮助地方板块获得了多个产业基地、园区称号,并争取到各类扶持资金近2亿元。这些工作并不是我的专业强项,因为有带头做事的要求鞭策着自己,赢得了许多肯定。
二是要发挥好专业特长的作用。我的体会是:党外干部一般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业务熟悉、做事认真,理应是党外干部的一个基本特征。但在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的时候,必须与时俱进,勤于学习所在工作岗位的新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甚至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权威。我在担任江阴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副局长期间,指导江阴的果树生产,先后主持引进、栽培、推广了多种时令水果,指导、推广各类实用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担任江阴市园林旅游管理局副局长和兼任八年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期间,发挥专业特长,协助统筹全市城乡园林绿化工作,尤其是全过程投身江阴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使江阴的绿化工作先后获得“平原绿化先进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绿化先进市”、首批“江苏省园林城市”等多项殊荣,也在江阴成为省内首个“国家级卫生城市”的光荣榜里,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即使现在遇到江阴当年的老领导,他们还会提起我在江阴从事多种经营和城乡绿化,特别是创建工作中付出的努力。那是因为得益于我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及对从事行业的了解,才使我有了工作的底气,才会敢于履行职责,敢于放手做事,敢于承担责任。
三是要发挥好润滑调和作用。我的态度是:作为党外干部,要经常运用特殊身份,密切联系群众,润滑调和上下关系。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党外干部不仅是学有所长,有点本领的人,也往往是有棱角,有个性的人。因此,特别需要我们在许多时候能低下头来,俯下身去,放下架子。我们应该永远秉持低调、务实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更好的深入群众,掌握实情,协调关系。作为民主政治制度产物的党外干部,更要在工作中践行民主集中制,创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养成倾听、平和的工作习惯,形成冷静、公正的思维方式。在矛盾交织的时候也要做做“老好人”,也要做做“不争者”,多做调和润滑剂,少做激情催化剂。我在调任市司法局副局长后,通过积极协调上下工作关系,在司法局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和班子成员的帮助下,比较快速的适应了新岗位、履行了新职责,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分管的公证管理、司法鉴定和法学教育三块工作在历年全省司法行政排头兵考核中都在一二三名,为服务经济、维护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努力充当三个“桥梁”,履行合作共事的政治职责
一是充当本级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工作中我认识到:作为党外干部,在班子中的地位比较独特,虽然是领导但不是中共党员,这种特殊的身份既能使自己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晓地方党政重大决策以及班子集体研究决定的重点工作,又方便更多地接触下级干部职工。因此,党外干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关注思想动态、收集工作热点,及时向所在组织和单位反映、呼吁和建言。由于注重联系群众,调查研究,使我在市十一届政协期间,每年都作大组专题发言,如《依托四大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研究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强锡台合作,服务四个无锡》等,2010年代表民革无锡市委在市政协全会作了题为《完善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大会发言。
二是充当行业管理互通专业技术的“桥梁”。实践中我体会到:党外干部往往不仅是班子成员还是业务骨干,工作基础好,注重熟悉了解所在单位的行政工作,关注对所管理的行业发展规律。因此,在充分尊重领导和班子成员的前提下,必须善动脑筋,多献良策,发挥参谋“智囊”作用,发挥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间的“桥梁”作用,共同促进本单位本行业各项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组织完成了“关于推动无锡市风电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关于推进无锡市影视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建立新机制、实现新突破,合力塑造太湖新城新形象”以及“促进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发展”等多项调研,并向中共无锡市委、市政府领导积极建言献策。
三是充当所在单位沟通相关部门的“桥梁”。履职中我感受到:党外干部往往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该运用这些政治身份和工作平台,以及较多的社会资源宣传本单位,争取上级党政组织及其他部门的理解、支持;对于单位遇到的难题,通过党派组织向上级反映,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可行性建议;通过积极撰写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寻求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相关部门的理解和帮助,积极促成自己的建议和提案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或政策。在信息办工作时,我主持完成了“关于加快无锡市软件及信息外包产业发展的建议”,推动市政府形成了相关政策;最近又完成了“整合资源,创新管理,实现社区矫正工作新发展”的调研,希望通过参政议政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回顾多年来合作共事的经历,我感到自己之所以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了一点进步,首先得益于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日臻完善。党外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合作者、参与者,越来越多的被充实到各级政府和部门任职,这为我们党外干部提供了充分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舞台和空间,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共事的环境和氛围。其次是各级领导的信任和党内外同志的支持。这么多年来,在我成长前进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领导的谆谆教导、同志们的悉心帮助,可以说,离开了这些,仅凭个人的努力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对此,我一直怀有一种非常感恩的心情。我也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党内干部党外干部都是党的干部,虽然党外干部的社会身份是党外,但政治归宿还是党的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了总体部署。可以想见,三中全会后,新一轮改革浪潮将在中华大地全面兴起,党外干部将肩负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我一定深入学习和领会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共无锡市委的领导下,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继续坚持合作共事的政治方向,继续营造合作共事的政治氛围,继续展现合作共事的政治能力,继续履行合作共事的政治职责,为建设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谱写“中国梦”的无锡新篇章,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