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琴社社长、民革党员徐森生平考述

发布日期:[ 2019-05-27 ]   点击:[ 9852 ] 作者:[ 刘荣喜 ]

4e4abdddae9807086aef57408ca7525a.jpg

青溪是一条充满音乐故事的河,它发源于南京钟山,开凿于三国时期,沿河留存着很多著名的古迹传说,最著名的莫过于东晋王徽之和桓伊“邀笛弄曲”的故事,还有东汉蔡邕在青溪边(当时南京属吴)见吴人烧桐,闻声而取其焦尾为琴的传奇,开启了南京古琴的滥觞。研究南京古琴流派,民国时期的“青溪琴社”是最值得探究的。青溪琴社成立于1934年春,社长是六合琴人徐森,是南京民革早期党员。根据文献记载和现代学者的研究,笔者谨结合新发现的文献资料,将徐森的生平和家世进行梳理钩沉,供大家参考。

军校毕业,辛亥起义

徐森,字芝孙,一作芝荪,书斋名“望云山馆”。江苏六合县(现为南京市六合区)人。关于他的出生时间,民国二十六(1937)年五月出版的《今虞琴刊·琴人题名录》中记载,他当年55岁,由此可以推算出徐森应出生于清光绪八年(1882)。另外,徐芝孙在赠琴友刘少椿画上曾落款,“丙申夏月”(1956)时年“七五倦叟”,民革江苏省委档案党员名册记载他1957年入党时年龄为76岁,再次佐证了他的出生时间。但是,《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记载徐森出生时间为1887年,显然有误,可能是受查西阜《几个琴人的情况》一文的误导(具体见后文)。

《民国六合县续志稿》卷十三《文武仕宦表》“武仕官”记载:“徐森,由附生入陆军大学校,毕业授副军校历,保至陆军步兵上校,现充苏常镇守使,署参谋长兼第二师参谋长。”由此可知,徐森早年曾以附生就读县学,废除科举考试后,他先入江南陆军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再入(保定)陆军大学校学习。查《陆军大学正则班、特别班、将官班学员录》,1908年12月毕业的第二期正则班名单中有“徐森,芝孙,江苏六合”的记载。前后或同期毕业的学员,在辛亥革命时期,大多回原籍参与了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如同期的李凤楼和一期的韩建铎是云南首义的重要人物,一期的马毓宝参加了江西九江的首义,江西独立后,被推为军政府的都督。第三期学员李济深参加了炸毁漕河和唐河铁桥,以阻止清军南下的革命活动,后加入孙中山的北伐军,历任广州陆海军大本营师长、广州国民政府第四军军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等要职,1933年11月在福建组织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被推为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失败后一直从事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活动,后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为“民革”创始人之一。同样,徐森也参与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军事行动,了解南京光复的情况,后谌秉直根据徐森在军中的经历撰写了《辛亥年第九镇新军秣陵关起义和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一文,收录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暨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但是,文中对于徐森本人的角色和具体活动记述极少。

出版于1920年的《六合县续志稿》记载,徐森当时官陆军步兵上校,曾充苏常镇守使,署参谋长兼第二师参谋长。《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记载他“曾任江苏陆军第九师炮兵团长、师参谋处长、参谋长、参谋本部参谋。1944年2月7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5月16日授陆军少将衔,同年退役。”可见他在民国时期一直在部队服务,抗战结束后退役。

建国后,徐森的生活情况我们知之甚少,只有非常零星的文献记载。1953年6月29日,著名琴学家查阜西应民族音乐研究所办公室准备聘请研究员之请,撰写了《几个琴人的情况》一文,其中有:“徐兰荪,名森,江苏六合人,现年七十一,似仍住南京西华门三条巷59号,清末陆军速成毕业,一生仅任军幕工作。国民党政府时任陆大教授,讲战史。抗日以后赋闲家居,恃房租生活,学琴于夏一峰(福云),能数曲,不甚精。晚年不复弹,所藏名琴‘长风’,亦因生活困难出售于上海琴人吴金祥矣。”从这段文字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查氏虽然提供了徐森晚年的一些生活情况,但是从对徐森名字和年龄的误记、居住地点的模糊记忆等可知,他们建国后的往来是很少的。

据民革江苏省委档案资料记载,徐森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并于1957年5月25日由邓松坪等介绍入党。在《民革江苏省二届委员会常委会记录(乙)》(档案号83,第14页)的背面,有徐森写给民革江苏省筹备委员会的一封信,为钢板刻印资料。内容为:“民革筹委会诸公:民革筹委会委员数十位(据我所知有廿位),究竟已筹者何事?正筹者何事?将筹者何事?能否俾众周知。”从信中语气可见,不知什么原因,徐森对民革江苏省筹委会的工作颇有些微词和激愤?

金陵古琴专家严晓星在《山川长留鸾凤辉——泰山琴人石刻访读记》中说,徐森直至1960年仍在世,时与琴友有社交活动。经查阅民革江苏省委档案,徐森去世时间为1960年。

书香家世,多难遭遇

徐森出生于南京六合县一个著名的书香门第。

今人凌波撰写的《南博的三十一件敦煌写经卷》一文中提及了一部购自日本、经过多位名家题跋、由遣唐日僧带至日本的经卷“三弥底部论卷上写经卷”,其中有商衍鎏题写的长跋,为我们透露了徐森的家世。商衍鎏跋云:

7f9fc66d7bf989fb02d43e96ba1191b6.jpg

六合徐彝舟太史,闳博渊懿,于光绪中为日本公使驻节东京。是时日本维新,古籍多散出民间(太史下脱“哲嗣孙麒观察”六字),少芝先生为观察介弟,随节东瀛,时助搜讨,每有珍本为《古逸丛书》所未收者,故六合徐氏藏书闻海内。此卷唐人写经,得时尚在敦煌石室未发现之前,殆为日僧至唐归装之物,复为少芝先生所得者。书法为隋代气味,虽一鳞片爪,而颇足宝贵。芝孙兄上承家学,善继慎守,益可嘉矣。丁亥二月商衍鎏题于金陵。

此跋文题于1947年,对写经文献的写作年代、来历,和收藏者徐芝孙家传宝物的来龙去脉叙述详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让我们对徐芝孙的身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清末至建国初期的著名学者、书法家。为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成为历史上最后一位“探花”,曾任江苏省文史馆馆长、中国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他是清末六合进士孙锡恩(1863-1930,字叠波)的二女婿,因此对六合著名的徐氏家族了解颇深,与年龄相仿的徐森有一定交往。

从商衍鎏跋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徐芝孙“上承家学,善继慎守”,其父为徐少芝,曾随堂兄徐孙麒出使日本。文中“孙麒观察”即徐承祖(1842-?),字孙麒,是清末外交家,洋务运动的积极推动者,乃研究晚明历史的著名学者徐鼒(1810-1862,字彝舟,号亦才)的次子。

徐森的父亲徐少芝的生平,《民国六合县续志稿》卷十三《文武仕宦表》“文仕官”有记载:“徐致远,原名承禋,字少芝。由附生随使日本,奖知县分发安徽试用。”卷十五《艺文志上》载其有《覆瓿诗存》抄本一卷。现代学者王宝平曾考证随徐承祖驻日本成员,记述徐致远为随员,在任时间为光绪十一年(1885)十二月一日至十二年(1886)十一月二十九日。由于徐少芝的父亲去世较早,他的兄弟们都是由叔叔徐鼒抚养,堂兄弟们关系比较亲密,因此商衍鎏称徐少芝为徐承祖的“介弟”。徐鼒《未灰斋文集》卷四《吉芝长兄行状》记载:“兄姓徐氏,讳鼐,字吉芝,鼒之长兄。……元配厉氏,生承祜、承祺。祜早殁,祺郡庠生。继娶黄氏,生承佑、承禄、承祚、承禋。”由此可知,徐少芝,原名徐承禋,后改名徐致远。他的父亲名徐鼐(1804-1858),死于太平天国战争时逃难途中,同时去世的有家眷多人。

据徐文镜《青溪琴社雅集图记》载,徐芝孙有两女,名徐世寿、徐世强,其中妹妹徐世强约生于1927年。(《今虞琴刊》第26页)

结合徐鼐文集记载,笔者考证徐森的世系为:徐光福(明勋臣裔,世袭锦衣卫带刀都指挥)→徐耀环→徐士俊→徐嘉庆→徐昆(?-1767,即楚珍公)→徐必纯(字佩苍)→徐鉴(1748-1799,字藻亭,号远村)→徐石麟→徐鼐(1804-1858,字吉芝)→徐承禋(字少芝,改名徐致远)→徐森(1882-1960,字芝孙)→徐世寿、徐世强。

徐鼐、徐致远、徐森三人,字中均有“芝”字,非常符合古人取字的习惯,也从侧面说明他们之间的父子传承关系。

耽情琴艺,清溪建社

徐森爱好古琴,他不仅会弹琴,还能制作古琴,而且娶了一个弹琴高手赵云青(1898-1960?)为妻。

《今虞琴刊·琴人问讯录》记载:徐森属金陵派,能弹曲数操,家有琴谱数十卷,琴十余张,会其他音乐“三数种”,自有著作“数万言”,但是民国二十六年时“已不弹琴,不藏琴,只斫琴与听琴”。平时喜欢画竹,饮酒可达一升。晚年潜心佛学,名列欧阳竟无(1871-1943)《金陵师友录》院外学友弟子,曾捐赠日本佛学界编刻《大正新修大藏经》。

徐森的琴艺可能是师从六合人唐毓庆夫妇。《今虞琴刊·琴人题名录》载有唐毓庆、唐夫人,注明“已故”,他们夫妇能列名《名录》,可能就是因为徐森不忘师恩而填写,符合填写“说明”第十一条所说的“已故琴人,可由其子弟或亲友代填”的要求。唐毓庆(1840-?,字敬瑆,一作敬惺),《民国六合县续志稿》有传,言其“于学无所不窥,医卜星命皆精,尤邃佛理”,但是没有言及琴艺,或为撰者失访,此可补史书之缺失。另查阜西在《几个琴人的情况》一文中说夏一峰曾教过徐森,但具体教学时间和琴曲不详。

徐森的夫人赵云青,江苏吴县人。琴艺极佳,据传,她出身青楼。赵云青初学琴于吴浸阳,继学夏一峰(1883-1963)。所弹曲目有《秋鸿》《渔歌》《古琴吟》《忆故人》《良宵引》《普庵咒》等。《琴人题名录》上登记赵氏能弹曲操“《秋鸿》《渔歌》等十余操”,但在传派中却留下了空白。王生香在《金陵访琴录》中写到:“(赵云青)近始重理,忆故人、普庵、良宵等操已上手(指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指力颇坚,节奏亦畅,不愧夏一峰、吴浸阳高足,且颇虚怀,有志研究虞山古调云。”赵氏晚年传授的著名弟子有梅曰强(1929-2004)、李禹贤(1937-2011)、刘薇(1938-1971)等,为金陵古琴艺术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1960年2月7日,著名琴人查阜西(1895-1976)先生曾作《吊赵云青》诗:“琴坛卅载总凄凉,盼到明时赖有匡。无那《薤歌》催去也,《胡笳》声里吊徐娘。”可见赵氏当在此年或略前去世。数年后,徐芝孙辞世,时年逾八旬。

徐森在《今虞琴刊·琴人问讯录》上自称藏琴“十余张”,却没有具体说明琴式琴名。夫人赵云青亦喜收藏古琴,《今虞琴刊·古琴征访录》记载,赵氏藏有两把古琴:一名“长风”,云和式,品较长大,桐梓材质,琴面髹漆细流水、红黑相间色,声音宏亮振远,传为唐与五代间物,斫者无可考;一名“明珠”,仲尼式,品较小,桐梓材质,琴面漆梅花断、黑色,声音清和,明崇祯时张冲和制琴。因此赵云青将自己的琴房命名为“双琴馆”,可见其对这两张古琴的钟爱。

徐森最喜欢的还是制作今琴。栩斋在《江南四琴社》一文中说:“对于造琴,该社(指青溪琴社)亦尽力研究,徐元白在开封采桐制琴,徐芝孙在京得枯桐,与地山文镜分制四琴,音韵颇佳。”《今虞琴刊·今琴征访录》中标明为徐森制作的琴有“松风”(仲尼式,用明代楠木制作)、“元音”(仲尼式,用元代楠木制作)、“铁鹤舞”(长剑式,桐梓制作,黑色)三把,分别为赵云青和程蜀青收藏。故常俊珩曾在《民国时期的古琴修斫》一文中有写道:“徐文镜除了与兄徐元白合作制琴之外,1936年在南京青溪琴社时,还与徐芝荪、余山地分制四琴。其间徐芝荪用明代楠木做有两张‘仲尼’琴,琴音清润。”这里,作者记述似有失误,其实徐森制作的两琴使用的分别是明代楠木和元代楠木。

徐森夫妇的琴艺,时人赞赏有加,推为上宾国手。贵州文人赵恺(1869-1942)曾作《桃源洞听徐芝孙偕夫人赵云青弹琴因成长句赠之》诗:“桃源洞旁春融融,百花飘舞袅东风。坐客满堂温以恭,一声声和调商宫。先生经伦华国手,窈窕幽闲协佳耦。古音曲曲使我知,《阳关》绵邈松风吹。明妃哀怨马蹄急,秋风萧瑟长相思。嗟我尘埃筝琶耳,涤我心清澄如水。欲持雅爵招谪仙,何似五月落梅蕊。谪仙偃蹇中途归,倦资岩壑勒骖騑。幸降南州高士徽,山川长留鸾凤辉。”称他们俩是琴坛“国手”“佳耦”,给南国山川留辉。(参严晓星《山川长留鸾凤辉——泰山琴人石刻访读记》文)

1934年春,由徐森夫妇和徐元白、徐文镜兄弟与刘仲瓒、王仲皋、查阜西、夏一峰、胡莹堂等十余人于溪畔集会,发起成立“青溪琴社”,社址定在南京西华门三条巷59号,即徐森夫妇府中,一说初设于宁海路25号(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会址),后移居天安里。也许徐森兼有地主和年长之由,大家一致推举其为社长。但是,不久抗日战争爆发,琴社社友四处奔散,青溪琴社也只得被迫解散。

非常难得的是,现存一张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二十四日所摄“南京青溪琴社雅集图”,共记载了琴人十九位,他们分别是:徐元白、杨乾斋、查阜西、彭祉卿、王仲皋、王一韩、刘仲瓒、徐芝孙、程独清、夏一峰、李伯仁、黄鞠生、夏友柏、王蔼南、徐文镜、赵云青、孙寄荃、徐世寿及徐芝荪的幼女徐世强。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古琴更早前已经是江苏省级非遗,探寻南京古琴艺人的生平,也是保存非遗的重要任务。关于徐森的生平事迹,还有很多时间段缺乏史料支撑,有待学人、琴人继续研究探讨,但愿南京古琴结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唐人刘长卿《听弹琴》句)的状况,让更多的人重拾古调,新声不断,琴人辈出。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以下文献:《今虞琴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分部筹备委员会报告·附报新党员名册》《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查阜西琴学文萃》《民国六合县续志稿》《江苏文史资料选辑》《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动态月报及成员情况季报表(1949-1965年2月)》《南博的三十一件敦煌写经卷》《商衍鎏诗书画集(戊子增补本)》《徐承祖与晚清外交》《未灰斋诗文集》《江苏文献》《弹琴论道,<今虞琴刊>上的古琴伉俪》。

(鸣谢: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南京古琴专家薛国安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谨此致谢!)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