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京老城区的明城墙,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在南京的南面的溧水也曾有一座气势不凡的明代城墙,虽然如今了无踪迹,连地名也难以寻觅,但500多年前,作为南京城南面的一道屏障,溧水城墙的地位可不低呢。
隋朝,开始设置溧水县
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国设置濑渚邑,管辖包括今天溧阳、溧水、高淳在内的大片区域。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国伐吴,吴迁邑于陵平山下的陵平(今溧阳南渡镇)。此后吴、越、楚三国你来我往,你进我退,最终楚国占领陵平后,将陵平改为平陵,取平定陵邑之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平定天下,全国统一。秦始皇将全国分为36郡,设溧阳县,以平陵为县治,隶属于鄣郡。历经汉、三国、晋、南北朝的数次改隶之后,至隋开皇九年(589年),置蒋州,辖溧阳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溧阳西北境及丹阳县故地置溧水县,隶于蒋州,自此溧水县始。明《正德溧水县志》云:“溧水者濑水(今胥河)也,吴音濑为溧耳。”清《光绪溧水县志·序》则云:“史记(伍)子胥至于陵水,谓平陵之水,实固城湖也,陵溧以声转而讹溧之得名。”“溧阳之名,以其在水之北,而溧水又析于溧阳名遂因之也。”其实,两县志表述的意思皆是:溧水的“溧”字为转讹而来,只是清光绪县志叙述得更详尽细致一些罢了。
溧水县治初设于开化城(今永阳镇南90里),后迁至在城镇(今永阳镇)。隋朝时期,溧水县城筑有两道土垣,外为罗城,内为子城,子城“周回一里一百十四步”,罗城“周五里七步”,高“一丈多”,呈长方形,东西略长。辟有5门,以南门为起点,顺时针旋转:永安门(南门)、临淮门(西门)、望京门(北门)、爱景门(东门)、寻仙门(东南门),秦淮河穿城而过。经多次修缮,至宋元时期,溧水县城的格局基本没有变化。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溧水由县升格为(中等)州,隶于建康路,建康路改为集庆路后,溧水州续隶于集庆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刚刚占领南京的明太祖朱元璋即将溧水州复为溧水县,屈指算来,溧水为州只有短短的74年时间,但溧水的地理区位对于南京的重要性则是不言而喻的。
明嘉靖年间土垣改筑砖石结构的城墙
朱元璋定都金陵以后,敕令时任溧水知州的邓鉴重筑溧水城,以作为护卫京师的屏障。担此重任的邓鉴,拆旧城,建新城,经过数年努力,一个全新的溧水县城终于建成。新的溧水城外形呈椭圆形,位于秦淮河以南,周长“七百三十丈”,设城门六座,以南门为起点,顺时针旋转:文明门(南门)、对阳门(大西门)、合清门(小西门)、拱极门(北门)、会景门(小东门)、寅宾门(大东门)。
据清《光绪溧水县志·建置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是邑始建石城。”即将原来的土城墙改筑为砖石结构的城墙。在此后的二百余年间,溧水城墙分别于明嘉靖四十年(1521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四十三年(1615年)、四十七年(1619年)和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历经五次局部维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知县崔方韩认为:历年来的小修小补不足以展示丰足盛世,遂向朝廷请旨,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修,据清《光绪溧水县志·建置志》记载:“修周回七百二十六丈,计四里一分,高一丈五尺至一丈七尺不等,原设六门仍旧。三十九年竣工,支销银一万九千六百三十九两六钱。”又七十三年后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合清门(小西门)坍塌,溧水知县周璞林带领民众募捐重建,小西门建好后易名为河清门。
溧水的护城河,按水的来源分为东西两段,东段由东庐山水流经,西段则由荆塘山供给,两段在西北会合后,入秦淮河,然后一路向北,经南京汇入长江。而东南“以地脉所趋,岗阜颇高,不得凿而濠也”。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知县俞琢以流贼猖獗,多有侵扰为由,下令“凿濠以贯通”。当挖掘“仅存一、二丈地”时,当地的风水师向俞琢进言:“地脉自南来,掘之则于县多不利。” 据清《光绪溧水县志·建置志》描述:“故未断,至今,南开外不设桥梁也。”这倒是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清朝末年,在一场又一场的攻城与反攻城的拉锯战中,溧水城墙遭到严重破坏,民国时期又被陆续拆除,护城河或填埋,或改道,也早已面目全非,如今难觅踪迹。 (作者为江苏省历史学会会员、民革南京市委文史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38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