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绿枯木 晚霞染大千
发布日期:[ 2010-03-04 ]
点击:[ 6560 ]
——追记民革世纪老人钱艺功
刘荣喜
人生极渺少,爱国价无边。
春雨绿枯木,晚霞染大千。
回头奔大道,俯首育群贤。
霜雪知松柏,老夫不愧天。
钱艺功《五律四首》之一
“钱老走了。”
当我们听到噩耗时,都十分吃惊。因为他答应我们,一定会参加我们为他准备的百岁诞庆,准备“百岁醉千盅”(钱艺功《五律四首》)的,他怎么可能突然就不辞而别了呢?……
三朝遗老劫后身
钱艺功,出生在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苏省泰兴县古溪钱家汤,一个富农的家庭。他曾是我们南京民革年龄最大的老党员,出生于1911年7月19日,时当晚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前三个月。当他开始呀呀学语时,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民国时期。不幸的是,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虽然有殷实的家底,但他那残破的童年又怎能幸福?
他少年时代学习刻苦,很想立志成才,正如他在《八六初度述怀》诗中所说“束发受书怀壮志”。可是动荡的社会现实,让他自觉“岁月蹉跎奉献少”(《晚晴颂》)。后来他考上了上海私立法学院法律系,在大学期间,曾著有《中国刑法上的保安处分问题》一书,可惜此书稿在文革期间散失。1939年毕业,获得法学士学位,进入中华民国外交部驻越南海防领事馆任秘书,并主管当地的中华总商会事务。194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抗战期间曾任国民党第三战区政治部科员。解放前夕,曾任江苏省农民银行总行信托部主任、江苏省政府江南行署视察、江苏溧阳县第一科长兼代县长等职。
解放后,钱老“铮铮铁汉多豪情,浩劫成灰庆再生。”1951年奉派就职南京大厂镇中学,主要任务是负责学校的建设和绿化。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他豪无怨言,认认真真地挖土平地,栽草种树。1957年2月,终于等来了希望,他参加了江苏省干部文化学校中学师资培训班,顺利结业,获得了走上教学岗位的人民教师资格。在扬州培训期间,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充分理解了我国民主党派制度,光荣地加入了民革组织,成为我省早期的民革党员之一。
1957年8月,他开始正式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并兼管学校图书和校园绿化工作。随着不断的政治远动,他屡受牵连,但他坚信党的领导,认真改造,积极工作。文革期间,他被下放到苏北涟水胡集公社。他以非常乐观的态度参加劳动,那瘦小的身体不仅熬过了十年的田间劳作,而且身体变得更加硬朗。由于他有积极的劳动表现,1970年,被评为涟水县“人老心红下放好干部”。
“劫后身犹健,发苍心更雄。”(《五律四首》)1978年拨乱反正,他被调回学校,继续负责图书馆和绿化,并逐渐恢复了他所热爱的教学工作。由于成绩突出,他1980年当选大厂区第一届人民代表,1982年获得南京市优秀教师光荣称号,1984年被评为江苏先进教育工作者,这更加激励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雄心壮志,为他退休以后继续从事民办教育增添了信心。
他在一首《自贺诗》中写道:“三朝遗老气如虹”,所谓“三朝”是指清朝、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遗老”原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朝的人,可是钱老是与时俱进的、经历朝代变化的世纪老人。他经历了太多的社会变革,人世沧桑,但他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充满对生活的希望,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执着追求自己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
献身兴学老忘休
1984年,钱老正式退休,但是他“退”了并不想“休”,心中又升起了一个更大的愿望,在大厂创办职业培训学校。
经过十年文革,教育事业受到沉重的冲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的早期,人们的求知欲望得到释放,但当时教育设施奇缺。南京市民革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动各方面力量开发智力,培养人才”、“广开学路,多方办学”的号召,1981年开始创办了南京中山业余学校。钱老觉得大厂地区是南京著名的工业基地,许多产业工人文化层次很低,文化水平不高,急需“充电”,职业教育非常有前景,但苦于大厂离市区很远,人们就学非常不方便,就想利用南京中山业余学校的有利条件,在大厂办一个分校。他的大胆设想得到了当时南京民革主委夏琫瑛的支持。于是钱老在不花政府一分钱的情况下,1985年白手起家,创办了大厂分校。
1985年4月,钱老瞅准了社会上急需大量财会人才,于是租用大厂镇中学的闲置校舍,首先开办了中级财会培训班,将南京中山学校大厂教学点的教学工作正式开展起来。因学制短、效果快、有学历(经省市教委批准),管理严格、教学认真,受到学员的欢迎,第一批学员一毕业就被抢聘。接着先后举办了职工文化补习班、中专财会班、高中补习班、财会人员职称评定考前辅导班,并先后与苏州大学、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省建筑职工大学等几所大学联合办学,开办函授、夜大、培训班等,形式多样,帮助大量高考落榜生圆了升学之梦,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各种实用型人才。当年从南京中山学校大厂分校毕业的学生,现在很多都成了有关部门的主力军、技术骨干或主要领导,为地方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生是英雄死鬼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钱老看到很多社会办学机构混水摸鱼,借机敛财,对此他非常气愤。钱老认为:“青年是我们国家的希望,中山是为党为国培养品学兼优的,在校能刻苦学习,将来能克己奉公与防腐倡廉的人才,如果现在也随波逐流乱收学费,一定会使(受)教育者耳濡目染,近墨者黑,走上歧路。”他曾在工作总结中说:“为了不辜负党的期望,决定不断发展,誓在有生之年,鞠躬尽瘁,尽量多的为党培养合格人才,但決不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也決不违反政策,乱收分文学费。”(《耄耋老人十年兴学记》)因此,他在《改革开放以来世有弄潮儿,投机枉法,腰缠万贯,傲视一切,得诗警之》一诗中写道:“富贵荣华极火红,入棺伏法悲成空。何如爱国好儿女,生是英雄死鬼雄。”其凛然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尚志趣,跃然笔端。
1994年10月,钱老应邀参加了全国民办教育研讨会,民办教育获得了党中央和国家教委的重视,这更加坚定了他办好民办教育的信心。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钱老经常挂在嘴边的格言。他无私无畏地认真办学,十年磨剑,至1995年学校共培养人才6000多人,建成教学楼1000多平方米,附设修建了体育场、停车场、食堂、图书馆、电脑房等,成为基本设施齐备的规模学校,这其中无不包含他大公无私、艰苦创业、严谨办学、大胆开拓、坚持不懈的精神。
钱老一生坎坷,童年丧父,青年离乱,壮年动乱,直到老年时,社会才基本安定,可是他又无奈退休了。他“但愧青春奉献少,老来只好惜分阴。”抓住最后的时光,重操旧业,争分夺秒地发挥自己的余热,一心重视职业教育,创造了“夕阳无限红”的奇迹。
百岁狂歌看乃翁
常言“诗言志”,钱老喜欢用诗歌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世道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晚年他用一颗赤诚的心,一枝热情的笔,创作了不少催人奋进的诗歌,著有诗集《瓦釜集》。“瓦釜”,源出《楚辞·卜居》:“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原指一般、庸下之人。但是普通的人有时也能发出“雷鸣”,发出时代的强音、惊音。钱老名自己的诗集为《瓦釜集》,虽以瓦釜之人以自谦,实还取意于宋代大诗人黄庭坚诗《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之三:“锁江亭上一樽酒,山自白云江自横。李侯短褐有长处,不与俗物同条生。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古来寒士但守节,夜夜抱关听五更。”钱老实同“李侯”,“短褐有长处”,人老志不穷,不顾世俗的偏见,不愿随波逐流,“做人到老做强人,立地顶天永自尊”(《立志》诗),愿以自己有生之年为社会多作贡献。
他在《战风斗雨度春秋》一诗中写道:“万里从戎抗大敌,十年含愤蒙奇羞。献身兴学拼枯骨,为国树人作老牛。”“两手清风树晚节,一身正气迎光明。”言简意赅地记述了自己从戎抗日、十年蒙冤、改革崛起、艰苦奋斗的铁骨豪情。又如《惊梦》:“浩劫十年常入梦,人妖颠倒群魔飞。风平忙尽匹夫责,未枉世间走一回。”抒写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白发不忘忧家国的情怀。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是大厂地区的开创者。在他的引领下,大厂地区(包括现六合区)现在已经发展成有党员50多人,包含三个支部的六合总支,饮水思源,其功绩至伟。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是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他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30周年》诗中说:“全球共喊孙先生,中外古今第一人。道德文章垂万世,与天同岁地同庚。”他以“中山精神”为榜样,创立学校,教书育人,传播思想,做到了“伏枥未渝千里志,鞠躬尽瘁为明天。”(《晚晴颂》)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心系香港回归,心系祖国统一。他创作了《为“一国两制”取得伟大胜利而欢呼》、《再为“一国两制”而欢呼》、《喜闻董建华当选香港行政长官》等诗,难抑心中兴奋之情。特别是《赞“一国两制”》诗:“一邦两制创奇迹,未动干戈失地回。全国举旗迎港澳,万人引领盼澎台。全瓯完好天人乐,禹甸腾飞帝霸哀。香港回归迎大庆,神州处处响春雷。”(《江海诗词》1997年第2期)更是表达了他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深切愿望。
作为一名民革党员,他是尽责尽力、幸福乐观的,面对桑榆晚景,也是积极向上的。他在《读陆放翁示儿诗,忽有所悟,反其道而和之,诗人有灵,当含笑于九泉也》一诗中,非常坦然地说:“不死豪情凌太空,喜将亲见九州同。台澎港澳齐归日,百岁狂歌看乃翁。”这不是老之将至的哀怨悲歌,而是充满有生之年再见统一的期盼。
“百年风雨汇旋流,水碧天青已白头。造化多情舒正气,世间始识老黄牛。”这首《九五抒怀》诗作,是我们能看到的他最后的作品,发表于江苏诗词协会主办的《江海诗词》2005年第4期上,当是他的绝笔,但是我们看到的,仍然还是他那倔强的气质和愉悦的心态。
年龄的增长,没有消磨他奉献的志气;身体的孱弱,也没有抑制他创作的热情;无情的病魔,还是一步步进逼,最终在2009年11月19日,他倒下了,永远地倒下了……
他如一艘航船,承载了太多的负担,护送了千百人到达彼岸……
他如一枝蜡烛,燃尽了自己的膏脂,照亮了千百人成长道路……
让我们记住,在天地间有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他叫“钱艺功”!
(注:文中所引诗句,除注明出处者,均引自钱艺功诗集《瓦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