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老人唐斌与孙中山
发布日期:[ 2017-03-14 ]
点击:[ 13363 ]
唐显民 唐亚丁
先父唐斌字文卿号森森,湖北汉口人,1873年生于乡村教师家庭。少年时代因不满封建家庭礼教,只身漂泊来南京。时值清朝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荼毒黎民,有识之士均痛感亡国之祸迫在眉睫,是以非驱除鞑虏不能复中华,不呼吁革命无以救中国。
唐斌秉性聪颖,则直不阿,富有民族气节和革命精神,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894年参加秘密反清组织“三合会”,结识清军哨长革命党人洪承典,经他介绍在上海与孙中山先生相识,两人一见如故,砥砺德行,各展胸中抱负。孙中山先生问唐斌:“你上过什么学堂,是不是留过洋?”答曰:“人人是吾的先生,世界是吾的学堂……”孙中山先生称赞道:“文卿谈吐不俗,胆识过人。”唐斌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更是推崇备至。由此相知相契,相交莫逆,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唐斌参加了兴中会,后转入同盟会,秘密往来于江浙沪一带,从事情报联络工作,结识廖仲凯、宋教仁、胡汉民、朱执信等革命同志,唐寓曾是革命党人会晤联络的场所。
1912年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问唐斌想做点什么事,答曰:“吾素有实业救国之雄心,无意宦途功名……”而后孙中山先生任命他为总统府建设科科长,随同视察祖国山川,参与商讨建国之大计。
一天清晨,孙中山先生邀唐斌一道骑马出中华门去雨花台,想去看一座前清时期遗留下来的炮台。孙中山先生穿的是普通中山装,出城时人们都没有注意,但随后都知道大总统出城了,于是在马路边、店门口以及城头上挂起旗帜。两人登上雨花台。当时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孙中山先生不愿惊动众人转身向回走,看见街旁旗帜飘扬,于是勒马问唐斌:“这是干什么?”唐斌回答说:“这是欢迎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感慨地说:“我个人的行踪不必惊扰众人,我们绕道走吧。”说着策马经金陵制造局由通济门进城。
有一次孙中山先生穿便服去参加一个大会,会址在咨议局。走到会场门口时,看见守卫森严,卫兵持枪站岗。孙中山先生走上台阶,卫兵见来人衣着并不阔气,连忙上前阻拦,孙中山先生问为什么不让他进去,卫兵说:“你不知道吗,孙大总统今天要来这里。”孙中山先生说:“孙大总统不过是民众的一个公仆,他是人我也是人,我要过去看看有什么不可以呢?”卫兵听后连连摇头,这时孙中山先生从身上取出一张名片,卫兵见后大吃一惊,慌忙请罪,孙中山先生和蔼地说:“你不用害怕,我不会责备你的,只要你知道总统和老百姓都是一律平等的道理就行了。”
事后孙中山先生和唐斌谈起此事,他说:“我要和民众在一起,不做民众的官吏。”后来唐斌深有感触地告诉后人说:“孙中山先生一生中从不摆官架子,平易近人,非常爱护老百姓和下属,所以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孙中山先生非常崇敬孙氏先人吴王孙权。1912年2月初的一天,他与唐斌相邀策马同行去东郊访吴王坟,经过紫金山麓,两匹马跑得汗湿淋淋,孙中山先生说:“文卿,我们在这里歇一下吧?”说完下马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这天晴空万里无云。近处紫金山麓苍郁葱葱。远眺方山,历历在目,四周万籁俱寂。孙中山先生若有所思,坦然地向唐斌说:“你看,从这里看出去多宽阔,将来我要是死了,就葬在这里……”唐斌听后心头为之一怔,打趣地说:“这是什么话,你要活万岁呢!”孙中山先生笑着说:“那是胡说,人总是要死的,我看中这地方,并不是这里风水好,我喜欢在我眼前不要有什么障碍。”唐斌听后默然无言。
1912年4月,孙中山先生卸任,袁系军阀王桂林欲加害孙中山先生,先生避难于唐寓,唐斌请孙中山先生换上一件工人装后,驾一辆马车护送至上新河江边,由水路接应脱险。当时孙中山先生留下两藤箱书信文件委托保存。临别之际,孙中山先生取出随身携带的Surete牌金怀表和一张十七岁时的照片赠送唐斌留作纪念,又给了几百元钱,他对唐斌说:“文卿,你暂且经商谋生,等到将来时局安定,我再打电报邀你共事。”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陆海军大元帅,电召唐斌南下,后因战祸迭起,南行之事未果。
张勋复辟期间,当局以“孙文死党”罪通缉唐斌,拒捕中唐斌摔伤腰骨而被捕入狱,先后被捕的还有孙中山先生卫士郭汉章等,在狱中敌人严刑威逼,要唐斌交出孙中山先生的印信文件,唐斌正气凛然,断然拒绝,被判处死刑。孙中山先生闻讯后,急电德国驻华领事馆出面交涉,不惜代价营救唐斌,同时由400店家联名具保,终使之幸免于难。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重住进协和医院,唐斌闻讯后专程赴京慰问。病榻前孙中山先生握着唐斌的手说:“中国要富强起来,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要全力开发资源,发展实业。这是中国存亡的关键……”
孙中山先生不幸病逝后,唐斌与宋庆龄、孙科、胡汉民、马超俊、杨杏佛等一同斟酌商定了中山陵墓地,并往返陵墓工地,参与监造,以寄托对故人的哀思。1929年6月,唐斌应邀参加了奉安大典。
30年代初,唐森森已是名声赫赫的实业家,先后开办了营造厂、木器厂、碾米厂、制冰厂、煤球厂等企业,并倾囊投资马鞍山钢铁厂、江宁淳化铜矿,几年经营初具规模。1937年,日寇侵华,矿山破坏殆尽,唐寓亦在敌机轰炸中成一片废墟。孙中山先生寄存的两藤箱书信文件荡然无存,惟金表与两方印石密藏于墙洞中,照片和文件夹随身携带,方得以劫后幸存。因物念人,唐斌将所幸存的孙中山先生遗物奉为至宝,金表更是怀中之物,朝夕不离,曾有人以重金求售,亦有人以名表相易,均遭谢绝。
日伪时期,生计艰难,汪精卫派人登门许以高薪厚禄,请唐斌主办碾米厂,唐斌佯病拒绝。他愤然对家人说:“吾以古稀之年,恨不能为国雪耻,誓不与国贼为伍。”
1956年孙中山先生九十诞辰前夕,唐斌应邀主持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卧室、办公室的旧貌复原工作。他以耄耋之躯晨起而出,日暮而归,不辞劳苦,辛勤工作,终使遗址旧貌复出。1956年11月6日,《南京日报》记者吴友松以采访记实撰文《领袖与公仆》赞扬了孙中山先生领袖是民众公仆的伟大情操,叙述了孙中山先生与唐斌近三十年患难之交的真诚友谊。采访中唐斌取出珍爱的金表和孙中山先生17岁时的照片,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说:“这是当年护送孙文脱险临别时赠送我的纪念物。”
1956年11月2日《南京日报》以《本市发现孙中山遗物两件》为题报道了此事,两天后南京文物及保管委员会程万孚派人登门拜访,说明来意后,唐斌基于爱国热忱当即将珍藏四十余年的金表、照片、印石等珍贵文物捐赠给国家,11月11日《南京日报》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最好礼物》为题报道说:“孙中山先生遗留纪念物Surete牌金怀表,放置在总统府孙中山先生卧室的写字台上。”同日,唐斌与郭汉章在总统府不期而遇,分别30年后,二老相逢,均以为二世为人矣。11月12日中央谒陵代表团团长,时任国家副主席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山陵亲切接见唐斌,赞扬了唐斌的爱国之心,并一同步行至中山先生灵堂谒陵、合影留念。
1961年初,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唐斌将家中珍藏一册《西藏交涉记》,寄赠周恩来总理。国务院、总理办公厅复函称“此书对解决中印边界纠纷很有参考价值”,高度赞扬了唐斌的爱国热忱。
1956年起唐斌任南京市政协委员,政府决定每月发津贴80元,唐斌婉言谢绝。他说:“吾以耄耋之年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已万分荣幸,无功不受禄,津贴费分文不取。”
唐斌晚年目睹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尤其当他从电影上看到家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感慨万分,老泪纵横,他对儿孙们说:“我毕生奋斗70年,经历了多少艰难坎坷,结果一事无成,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百废俱兴,万象更新,中国人再不是任人欺凌的‘东亚病夫’。”先父在垂暮之年终于悟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他十分思念在台湾的孙科等亲朋故旧,希望早日民族团圆祖国统一。
1964年1月4日唐斌因脑溢血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91岁,省市有关领导敬献了花圈并参加了追悼会,对先父的爱国主义热忱和毕生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精神作了中肯的评价。
1981年我作为江苏省特邀代表参加了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幸会孙中山卫士、年已89岁高龄的雷彪老人。他对我说:“唐公为人耿直受人尊重,当年他出入总统府卫兵持枪敬礼,晋见孙大总统不必通报。”他常看见孙中山与唐公在一起商谈国事,两人交厚颇为同辈赞羡。如今斯人亦作古久矣!
(本文由唐斌之子唐显民口述,其孙唐亚丁执笔,两人均为南京民革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