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我接到了民革南京市委宣传处的电话。宣传处负责人告诉我:我的外公张文心被评选为“南京民革杰出人物”,希望了解他在民革发展中的事迹,重温民革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发挥统一战线作为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作用。我愉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去寻找我记忆中的外公。
回到家中,我在衣柜的最深处,找到了那个斑驳的皮箱。里面存放的都是我外公的遗物和他一生最珍爱的物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沓泛黄的老照片。我犹记得儿时坐在外公的膝上,听他说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这里有1948年外公在华北军政大学(现中国国防大学)进修的照片,1952年他和邵恒秋、廖运周共同创立南京民革的照片,1958年陪同胞兄张治中考察安徽省的照片,有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毕季龙携夫人来我家拜访的照片。这些照片虽历经岁月,仍清晰可见,往事历历在目。
我记忆中的外公总是对我和蔼可亲。平日里,他时常坐在二楼的阳台上,仔细地阅读《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并用红笔在重要的内容上标记,有了心得和想法就记录在他的记录册上。每逢重要节日,会有很多省、市领导前来拜访,外公会耐心地与他们促膝长谈,为民革的发展方向提出宝贵意见。
与外公在一起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有一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担任过民革中央委员、并兼任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的外公,重新负责江苏对台统一战线工作。外公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部队担任中将副军长。他充分利用这层身份,与一些在台或海外的老部下、老同事、老朋友建立联络关系,促进两岸统一战线的发展。在对台广播工作方面,外公写了大量的文章和信件,通过朗读的形式直接对台广播。外公为了活跃气氛,也分配给我一项工作,要我在对台广播中表演诗朗诵。他要求我朗诵时要做到咬字清晰,饱含热情,一字不漏。为此,我在家做了好几天的准备,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外公安排的任务。他还夸奖了我,说我是祖国统一战线上的“小战士”。
外公的皮箱里,还有一本旧时线装书——《唯物史观的改造》。我发现竟然是我的外公张文心与胡一贯在1931年共同翻译并撰写的。我对外公的这阶段历史也不甚了解,在网上查到了相关资料。胡一贯是我外公在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留学时的密友,他们深受三民主义、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一同编写了这本书,在中国思想界引起了较大的轰动。后来,历经时代的大浪淘沙,外公留在了中国大陆,胡一贯去了台湾,在台湾参与创立了政治大学、东吴大学,他也成为台湾国民党重要的官方文人。如今,台湾许多官员和政治家都毕业于这两所大学,师从于他的门下。
我的妈妈张素郧是张文心的小女儿,她告诉我说,1950年,外公在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安排下,回到了南京。南京是前国民政府的首都,有大量热爱和平、热爱民主的国民党重要人物和爱国人士。于是,我的外公组织领导创立了南京民革组织,利用之前的私人关系和社会影响力,把很多国民党重要人物和社会仁人志士都吸引进民革,共同推动祖国统一战线的发展。1985年,在中共中央领导的委任下,我的外公秘密前往香港与胡一贯会面,商谈两岸交流和祖国统一的重要事项。这时他已82岁高龄,仍不顾疾病缠身毅然前往,并由驻香港新华社社长许家屯安排具体事宜。可惜的是,由于台湾敌对势力的阻挠,胡一贯未能成行。他委托了徐悲鸿和蒋碧薇的儿子徐伯阳前往交谈,外公只能把口信让其带回,希望以后另行安排,并表达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渴望和期盼。
然而,1995年,外公不幸去世。在弥留之际,外公要求我们后辈要把祖国统一工作接续下去,一定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如今,我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深感身上责任重大,我将接过先辈的旗帜,为祖国统一贡献我的力量。(作者系张文心将军外孙女、民革江苏省委直属企业二支部党员)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529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