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当年民革先贤毅然决然地响应“五一口号”,开启了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的光辉历程。75年后的今天,作为一名民革党员,在回顾历史、缅怀先贤时,我想起了我的大爷爷——新中国第一位航空发动机总设计师虞光裕。
他是义无反顾投身于新中国建设的无数“小我”中的一位,生前是国民党员,身后被追认为共产党员。他为我国航空事业付出毕生心血、最终因公殉职的光辉事迹,告诉我作为一位民革党员、一个晚辈后生,应当如何继承先辈遗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接续奋斗,应该如何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小我力量。
《情系蓝天》这本传记出版于2018年虞光裕诞辰100周年之际,生动记叙了大爷爷跌宕起伏的一生。
虞光裕,1918年生,江苏省金坛县人。1941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飞机专业,进入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时加入国民党。1945年公派赴美国、英国学习、工作。1949年拒绝了国民党政府的赴台命令,想方设法回到祖国怀抱。
他先后完成我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涡喷-5试制,主持和组织了喷发-1A、红旗-2发动机研制。1959年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文革”期间,虞光裕遭受迫害,被污蔑为国民党残渣余孽,在劳动中不幸被通风管道砸伤,抢救无效去世,终年52岁。
求学、留学、辗转、归国,《情系蓝天》详尽再现了这位立志科技强国、航空强国的江南学子,克服战争时期艰苦条件孜孜学习,以及求取英美国家飞机设计实践知识的真实经历。
虞光裕少小离家,立志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在他认识到航空是最先进的科技之一,是我国急需发展的重要领域之后,为了实现理想,他接受了研究所人员集体加入国民党的要求,接受了出国实习前“等同”空军上尉的安排,飞跃驼峰航线,绕道印度和南太平洋,千辛万苦奔赴美英学习航空科技。
学成之后,接到当时航空局要求他经广州去台湾的命令,他踌躇了。看到祖国百废待举,怀着为国效力的热忱,他想尽办法终于登船回到了祖国。工作中,他正视国家需要,服从组织安排,从事十余年飞机设计专业的他,在阴差阳错来到发动机修理厂后,没有抱怨,反而勇敢选择留在人才匮乏的发动机行业,边实践边学习,同时自学俄语,认真请教苏联专家,只半年时间就基本克服了中年转行的困难。
翻阅书籍,虞光裕不畏艰难险阻、只为强盛祖国航空事业的伟岸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把我带回到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何谓不忘初心,从这位尊长对航空梦的执着追求中,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虞光裕有超乎寻常的学习热情。在忙碌的工作中,他从未放松过学习。在国外实习的日子里,是弟弟寄来的三本毛泽东主席的著作点燃了他心中强烈向往中国共产党的火苗。在冲破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后,他系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技术报告中,他灵活运用主次矛盾理论、局部整体理论、实践理论、事物的规律性理论等毛泽东思想理论精神,将其运用于发动机设计工作,并总结出“六个关系”作为设计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不禁让人感叹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政治素养之高、理论功底之深。
从事发动机事业后,虞光裕一心扑在工作上,“从没有在11点前睡过觉”。在改行的那段时间里,他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在车间里学习处理技术问题,晚上住在工厂里学习专业书籍,每天工作达12小时以上。他带领全所大兴学习之风,亲自带领年轻人学技术、学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最终建立起我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设计队伍。他常常鼓励大家:“一个技术员,脑海里总要装一个技术问题,吃饭、走路都要想着它。”也许在被锅炉风管砸伤的前一刻,他还在想着如何恢复设计工作。他还深入车间了解情况、向工人学习,努力解决各种问题,得到了工人的一致拥护和爱戴。
习近平总书记说:“事业发展没有止境,学习就没有止境”。虞光裕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惧难题挑战,以学习作为开拓事业的最佳武器,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虞光裕生活清贫。他的下属孟憬非回忆,有一次去虞老家拜访,发现他家的午餐竟是3碗清水面条!一位国家二级工程师、中校、高级知识分子竟然过得如此清苦简朴!时间长了,认识虞光裕的人也都知道了,“简朴”是他的生活常态。他每天骑的是一辆旧自行车,戴着一块发黄的手表,手里还时常晃着一个露了铜色的钥匙链。在他的言传身教和严格要求下,子女们也养成了清简度日的生活习惯。
虞光裕的清贫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工作后,他长期自愿领取比他级别低一级的工资,在参军定级时,他也作了主动退让;他还陆续把自己在英国工作时攒下的积蓄以及集体转业后的转业费等全部捐献给国家。他说:“学习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要向低标准看齐。”除了工作,他别无所求。对他来说,只要能从事航空专业、为国多作贡献他就心满意足。
从战火纷飞、物资紧缺,到如今国泰民安、物质极大丰富,成长于21世纪的年轻人大概已经无法想象老一辈革命者和建设者是如何在满是臭虫和老鼠的大通铺中学习生活、在吃糠咽菜的日子里克服一切困难拼命工作的。而这些故事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是历史,并且正是因为这些无法想象的“励志故事”,才有了我们今天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在物质生活极其优越、个人利益至上大行其道的当下,虞光裕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一切的事迹,让我们年轻一代不由得肃然起敬,并反躬自省:这样的克己为公,这样的一心为国,我们能不能做到?哪怕只是降低生活标准,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岗位工作和知识学习上,我们能否做到?
虞光裕给下属和后辈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品质,还有他的务实精神和细节至上的理念。
伴随他终生的工作手册上详细记录着他对每项工作的细致安排。在国家经济困难、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当好经济管家,根据研制需要,依据当时条件,尽最大努力做好试验设备建设工作。他敢于反对上级不合理的要求,坚持选择适当的设计指标,保证研究所在“文革”期间按时交付新型发动机,保障新机上天。在细节上,他经常与设计员一起逐张研究图纸,汇集数据进行对比,找出故障原因。在设计上,他倡导进行“纸上装配”,及时发现问题、消灭问题,不断提高图纸质量。虞光裕经常说,技术工作要沉下心来,深入每个细节,才能成功。
阅读《情系蓝天》,虞光裕用他的勤勉、务实、专注,为我们新时代年轻人狠狠上了一堂“务实课”。当下,很多人在工作中热衷于做“表面功夫”,搭“花架子”,是否应当用老一辈专家的务实精神来考一考、问一问,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工作与事业?在具体工作上,一味追求短平快,很多项目虎头蛇尾,是否能向老一辈专家学习,沉下心来,做深做实,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
岁月如流,斯人已逝。大爷爷虞光裕为祖国航空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波澜壮阔又深刻生动。不幸离世后,他为祖国航空事业作出的贡献和优秀的个人品格获得了中共组织的认可。按照生前愿望,他被追认为中共党员。
在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的当下,重读他的光辉事迹,我深受感动,更深受鼓舞。我们年轻一辈将以他为榜样,时刻牢记为国为民、奋发有为的信念,时时对照、事事自省,在本职岗位上、在党派工作中静下来、沉下来、稳下来,怀着信仰,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为接续民革先贤伟业不懈奋斗,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努力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作者系民革常州市党员,民革常州市委会直属一支部主委,常州市司法局律师工作处副处长)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548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