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使命感——我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做义工
发布日期:[ 2006-07-03 ]
点击:[ 5722 ]
毛 翔
2004年3月1日,位于南京市水西门大街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一时观者云集。平时能接纳千人左右的场地,一下子涌入一万五千多人。高密度的人群和相对狭窄的馆舍,使得纪念馆不堪重负,各种不尽如人意的事件时有发生……3月14日,我再一次参观纪念馆后,百感交集。我以民革党员、中学退休教师身份,找到该馆候副馆长,表达了自己想来服务的打算。经过一番考察,从3月21日开始,我成为除两名遇难者遗属和幸存者以外的最早的一名志愿者———义工。
两年来,无论严寒酷暑,我坚持每周一次到纪念馆服务:维持秩序,提供咨询,与有关方面人士进行交流以及参与馆方重大活动……从不间断,仅第一年就服务288小时,获铜牌奖荣誉。
今年2月25日应纪念馆召唤,我做为志愿者的唯一代表与日本各界访华团的34位友人,进行了对话交流,感触颇深,并做了如下发言:
“我做为一名南京市民,一名义工,热烈欢迎各位的来访。按我的年龄,本该在家颐养天年,可两年前我选择来这里,我觉得这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68年前发生的那段历史,那场血腥的大屠杀,彻底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我一家世代以织云锦为生,日军屠城时外公给为躲避战争外逃的人家看房子;外婆带着三个女儿跑到“难民区”。为防止日军闯入蹂躏,天天脸上抹着锅灰,穿上破衣,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外公有时偷偷从城南六角井一路踩着重叠的尸体,提防着日军和吃死人肉红了眼的野狗袭击……我们家有位亲戚,在下浮桥柳叶街被日军抓去编入有300多人的队伍,边走边被挑杀,一直赶到评事街笪桥市,300多人除一名妇女躺在死人堆中躲过大劫,其它人全部被射杀……
这些人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现在日本有人以“战争就会有死亡”为借口是毫无道理的!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要修改和平宪法,把自卫队防卫升级,特别是小泉顽固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我们普通的中国百姓是十分愤怒的!
曾记得抗战胜利后,侵华日军和平民等待遗返归国。对于放下武器的日本人,中国人表现了善良宽容的民族本性,我亲眼见到中华西门口南京平民给扫地的日本人送水送饭。耳闻目睹了这些,做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我总觉得有一种使命感,要时刻提醒我的学生和同胞:中日两大民族友好源远流长,和平时期远远超过战争时期,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共进,才能双赢。虽然我们善良但不可欺,历史可以原谅但不应忘记!我们坚决反对复活日本军国主义,右翼势力倒行逆施违背中日人民根本利益是永远行不通的!我愿与诸位一道记住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并把它化为一种动力,为中日不再战,为世世代代友好共同努力,珍惜和平环境,走共同发展的道路。
日本友人也谈到了他们为前人的做为深表歉意,并谈到他们在国内为反对复活军国主义、为日中友好所做的工作。日本冈山县妇女组织把他们制作的反对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第9条的一挂项链、日本京都的一个大学生团体把寓意日中世代友好的儿童玩具赠送给了我。并请我转给儿孙们……
同样的情况,还有去年接待日本名古屋市民访华团……
两年来,纪念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我的工作表示理解支持和尊敬。每次服务我都觉得精神愉快,心里充实。我经常对馆领导表示:只要纪念馆需要,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将把这份“义工”永远做下去。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总有一种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