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心愿
发布日期:[ 2009-07-02 ]
点击:[ 4895 ]
殷晓芸
外婆出生于1928年,今年82岁。她的一生是中国传统农村妇女的最平凡、最普通的历程,经历了幼年的贫困、青年的焦虑、中年的奉献,及至现在老年时的幸福,伴随着外婆的心愿一一实现,她的一生见证了由军阀混战到中国解放再到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外婆小时候家里穷,在她刚6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外公家当了童养媳。在外婆与我们唠叨的时候,常给我们描述出这样一副景象:在低矮、昏暗、污糟的灶坡间里,一个瘦小的女孩,艰难地趴在灶台上,因为身高不够,脚底下还要垫一张小凳子,吃力地洗着碗;下雨天,还要顶着一个破草帽,出去割猪草;吃饭时,是上不了桌面的,且吃的总是剩饭剩菜。外婆小时候唯一的心愿是吃饱饭。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外婆22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外婆家所在的村——金坛东岗村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外婆家也分到了自己的田地,靠着外公外婆不知疲倦的辛勤劳作,家里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外婆虽然不识字,但她对教育十分重视。她说,自己就是吃了一辈子不识字的亏,决不能让子女们跟她一样,当一个睁眼瞎,只要有能力,她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上学。有了儿女的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都能有出息,而这出息便是读书了。外婆一共生育了五个儿女,外公虽在外打工,但收入不多;家里只有外婆一人出工,分的口粮远远不够,家里生活非常艰难。母亲是家中长女,为了筹得上学的学费,要强的外婆往往是在开学前,将家中的口粮挑到市场去卖,才能勉强应付孩子们的学费。而开学那个月,外婆就得想尽办法,挑野菜、打零工或是向邻居赊欠一点,家中方能勉强度过。而每每这时,邻居往往会说:“一个丫头片子,没钱读什么书啊,早点让她嫁人算了。”但外婆不为所动,顶着冷嘲热讽,咬牙坚持下来,这样,母亲才读上师范当上人民教师。而另外几个子女因为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中途辍学,及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又因外公曾在旧社会当过三青团员,被剥夺了推荐上学的资格,而此事也成了外婆一生的遗憾。及至我们这些孙辈高考时,外婆又主动承担起了照顾的重担。每天早上,为了让我们多睡一会儿,她总是天不亮就起来生炉子烧早饭,晚上等我们夜自修回家时,热腾腾的饭菜又在等着我们了。现今,她的6个孙辈均考上了大学,也都有了不错的工作,每每与乡邻闲谈时,提及此事,外婆总是笑得合不扰嘴。或许当时外婆的出发点只是为了让子女不再过她那样的苦日子,但她的坚持却与我们现今提倡的“教育富民”政策目标一致,可谓异曲同工。
外婆的家离集镇有7里路。记得小时候去外婆家,一路都是羊肠小道,爬坡涉水的。那时自行车极为罕见,村里人去集镇都是步行。每年寒暑假去外婆家时,小小的我们总要走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最让我胆战心惊的便是必过的一座桥,那座桥只用50公分左右宽的青石板铺就,两边没有栏杆,下面的桥柱细溜溜的,每每走在上面,我总是担心自己会摔下去或是桥要塌下去,遇到下雨更是危险。那时,修一条宽敞的马路成了外婆的心愿。改革开放后,“要致富,先修路”,路的问题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虽然资金紧张,但村里发动村民出劳力,先是修了宽3米左右的土路,通上了拖拉机;后来又铺上了石子,雨天不再那么泥泞;进入新世纪,农村道路建设全面提速,如今,政府出资修建的一条宽阔平坦四车道的柏油马路就从外婆家的后门经过,村里还通上了公交车,出行极为便利。
孙辈们都考上大学后,虽然几个城里的子女争相要把她接到身边生活,但劳作了一生的外婆却歇不下来,呆不了几天就觉得浑身难受,执意要回到乡下。那时外婆年事已高,几个子女不再让她打理田地,生活虽然不愁吃穿,但闲时总觉无聊。那时村里还没通上有线电视,电价比城里还要高,用的还是井水。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日子成了外婆老年时期的心愿。外婆真正过上舒心的日子应是在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一个舅舅做起了小本买卖,另一个舅舅进了村里办的工厂,几个子女家里条件逐渐有了起色;而孙辈的我们也一一开始工作,手头也宽裕了,能够在探望她的同时尽些孝心。进入新世纪,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外婆居住的村子里,自来水、电话、有线电视一一通上了,几个孙辈给外婆买了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配齐了家用电器。看戏是外婆年轻时唯一的爱好,但当时因为生活窘迫,再加上忙于劳作,一年到头也难得看场戏,80年代赶场时看的一场锡剧《珍珠塔》成了外婆脑海里珍贵的记忆。现在,中央电视台11频道成了外婆的最爱,除了锡剧,昆剧、京剧不管什么剧,外婆是照单全收;洗被单也不用手洗了,冬天也不怕冷了,自来水龙头一拧水就哗哗地出来了,外公再也不用提水了;夏天吃剩的饭菜也不怕馊了。2007年春节外婆80大寿时,儿女、孙辈大大小小26口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给外婆祝寿,全家福上,外婆笑得像花儿一样灿烂。今年春节回家时,看见外婆给小女儿的压岁钱从以往的20元向上突破到了50元,我拦着不让给,谁知,外婆却不依,她笑着说:“现在我也有‘劳保’了!”问起缘由,原来,金坛市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需缴费就可享受养老补贴,外婆和外公每人每月都有30元,说到这,外婆笑得眼都眯起来:“我做梦都没想到,我也能有‘劳保’,这下我跟城里人没啥区别了。”
如今,82岁的外婆依旧思维清晰,腿脚利索,耳朵灵敏,身体硬朗,只是眼睛有些老花。用她的话说:“现在是不愁吃,不愁穿,晚辈孝顺,闲时听听小曲摸摸小牌,日子比糖水都甜。”我笑着问她如今还有什么心愿时,她老人家的回答却是让我意想不到:“就是现在村里老的老,小的小,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越来越少了,什么时候村里经济发展了,也能留住年轻人就好了。”没想到,新时期外婆也与时俱进了。我想,随着中共党委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外婆的这个心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