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井
发布日期:[ 2013-11-14 ]
点击:[ 5136 ]
赵凯
香港,是公认的旅游胜地,也是购物天堂。但对我来说,吸引力最大的却不是任何旅游景点,也不是购物商场,而是跟随陌生的人们一起搭地铁、巴士、电车,在中环商圈来来往往的西装革履的上班族之间穿梭,感受一次香港普通人的市井之情。
出生于80年代的年轻人,多数都记得香港电影的辉煌。也许是因为电影的渲染,自己心里一直对一个问题颇为好奇,香港真的有黑社会么?如果有,他们到底是不是个个武艺高强、美女缠身?慢慢长大后,更为有兴趣的问题却转为香港的iPhone、iPad比内地便宜多少?香港哪里的叉烧包才最正宗?诸如此类。
站在酒店门口,看着地图上标记的地名,那些曾在港片里出现无数次的熟悉的地名,突然有种不知所措的紧张感。听从了服务生的建议,首选油麻地。其实从红磡地铁站经过换乘是可以到达油麻地的,只是开始的路线不熟悉,便选择了的士。的士师傅一眼便看出了是内地游客,就用普通话问去哪里?报上油麻地,师傅麻利地出发了。“师傅,请问哪里可以看到香港最普通人闲情惬意的生活?”本来有说有笑的师傅,表情立刻严肃了,认真地回答说:“香港普通人没有你们想象的闲情惬意,每个人都很勤奋努力地为生活奔波忙碌,你看看他们的脚步就会发现了”。
香港很小,交通道路更小,却异乎寻常的快捷、方便。据资料显示,香港每公里道路约有285辆领有牌照的车辆行驶,是世界上交通最繁忙及发达的地区之一。在香港,大多数的道路是双向单车道,极少有双向六车道甚至更宽的交通干道,大部分道路因工作区和生活区时而天桥、时而地道、时而迂回、时而直行,且交通指示灯特别多,走走停停。但即便如此,鲜有发生交通堵塞的情况,行车十分顺畅。香港公共交通工具很多,有地铁、电车、巴士、小型巴士、的士和渡轮多种选择,除了的士贵一点,其他相对经济实惠,而且只要一张八达通卡即可畅行香港。这里不得不说到香港的地铁,地铁网通遍香港全境,站点密布合理,换乘也十分便捷,甚至通过地铁就可以直达深圳的罗湖区。唯一需要提前做功课的就是换乘路线的查询,即使没有来得及,地铁工作人员也会热心解答。
香港的公共交通人流量非常大,几乎每个站点都是熙熙攘攘,但难以置信的是,无论哪个站点大家都是自觉排队上车。比如红磡地铁站周边,有的士、有巴士、有小巴,可谓一个交通换乘集中站,很多市民会在几种交通工具里换乘,从红磡地铁站到外面的小巴站点,很多市民都会自觉留出走动的空间而靠墙排队,慢慢前行直至轮到自己换乘小巴,有的时候队伍长达几十米,甚至从地铁排到天桥再延伸到街面直到小巴站点。我们连续观察了一周,几乎没有发现有人插队。其实,不仅仅是排队上车,像公共场合禁烟同样是公众自觉遵守的。曾经一位同学为了抽一颗烟,走了半公里才到可抽烟点,竟然发现原来只是一只放置烟灰缸的垃圾桶,即使在大型商场、写字楼等人流聚集区,想抽烟的人同样要到设有抽烟点的大楼拐角。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不同民族、种族、地域的人在这里汇聚,能做到如此统一的遵守公共秩序,并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活习惯,着实令人震撼。
一刻钟左右即到天后庙,开始步行。天后庙香火依然旺盛,但电影里传说中的庙街已经变短,刚好不是夜市时间,摆摊档的社会青年还没有出现,庙前的榕树头广场也不见说书先生与算命的人。天后庙相对不远,就是油麻地警署,这个在电影中经常被提及,似乎也融入了香港文化之中。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大名鼎鼎的油麻地警署占地面积很小,办公楼对着十字路口,楼后面的停车场仅能停下八九辆警车,远不如内地普通的派出所气派。
要追寻油麻地发展的蛛丝马迹,果栏市场是最不能错过的。这一带有拥挤的楼房,狭小的缝隙里面搭满了棚子,很市井的味道。听说这里也是多数香港警匪片的主要拍摄场地,杂乱的市场,狭小的门铺后巷,特别适合拍警匪追逐的枪战场面。如果用乌烟瘴气来形容果栏市场一点也不过分,但都属于过去,如今果栏的杂乱、卫生等问题已经得到治理。
走马观花地看完油麻地,沿着弥敦道,再走旺角、尖沙咀,时间关系大多也是走马观花。其实,在中环一带逛街,最好的出行方式就是步行,这条街与那条街并不遥远,走大道、穿小巷也是一种独特享受。而且香港的慢行系统很完善,虽然街道很窄,但都会给行人留出便于通行的通道,尤其是香港的天桥系统非常非常的人性与发达,大多的天桥依据地势,与街道、高楼、地道等都能连接,在天桥上面可以走到很多地方去,即使下雨也不用担心,天桥完全可以遮风挡雨。所以我一般就乱走,走到哪里是哪里。如果实在走累了,就随便找个茶餐厅,点个特色河粉、来杯冰柠檬茶,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俨然做了一次地道的香港人。
体验香港市井,不得不提到街头美食。香港人对饮食极为重视,除了以粤菜闻名外,亚洲及欧洲的菜系亦十分常见,享有美食天堂的称号。早年香港人习惯上茶楼,早上冲一壶茶、叫两件点心,这经常成为西方人眼中香港饮食文化的典型。受英国影响,港人同样喜好吃下午茶,多数吃一份三文治、蛋挞、奶茶咖啡。香港街头小食也是多姿多采,例如鸡蛋仔、砵仔糕、叮叮糖、煎酿三宝、碗仔翅等小食都颇为著名,以及由于香港人性格好“一窝蜂”,故有些小食会如风一样,骤然而来,骤然而去。由于香港临近海洋,因此海鲜也是常见的菜色,亦发展出如避风塘炒蟹的避风塘菜色,而九龙鲤鱼门等地也是吃海鲜的热点。有的时候不需要提前思考,误打误撞反而吃的更加有味。多数街边的茶餐厅面积不大,三五张桌子即可开张,但手艺却是十足地道,老板也会热情招呼客人,价格上也算公道。
走入油麻地才明白,电影比生活华丽,但生活比电影更真实,荧屏所能展示的只是其中一面,油麻地、旺角等为代表的传统街区特色共同为我们揭示的是一座永不落幕的旧式香港,那种世俗生活与卑微生活相互交汇,草根香港与上流香港相互交集,所传达的则是一种平淡无奇、但绝无仅有的香港式人生。后来也曾搭地铁去繁华的铜锣湾走走,结果好多人,不少都是去购物的内地人,购物的人潮是强大而恐怖的。相对铜锣湾的富丽堂皇,我还是喜欢世俗普通的香港市井,就像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香港印象》中所写的那样,香港真正的味道在市井,是那些每天埋头在奢侈品购物商场里的人永远品尝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