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在太湖边
发布日期:[ 2014-05-14 ]
点击:[ 4632 ]
康 燕
我们那次集体出游,是在草长莺飞的四月,“非典”肆虐的前夕。于今想来,显得弥足珍贵。
对我而言,旅游是用脚去丈量大地,是用心去体悟万物。这次无锡之行,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仙岛上诸多恶俗雷同、人工痕迹很重的佛道塑像,而是那烟波浩淼、湖风习习的万顷水面。“风景绝佳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三面环水,曲岸枕波,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登顶极目远眺,太湖绝妙风光尽收眼底:湖中有黛峰几点、游船数只;湖水横无际涯、如梦如幻。微风乍起时,卷起万倾波;阳光朗映处,似一郊晴雪。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是太湖跳动的精灵,是太湖动人的源泉。湖水晃动着天地,也晃动着人心。不知怎的,我总觉得有那种似曾相识、灵犀相通的感觉。默然沉思,忆起乐山的三江交汇处,正与此相似。昔年在彼间求学,每有闲暇,往往徒步江畔,赏如鳞波光,听如诉涛声,凝神遥睇,意兴茫然,又复肃然。直等到夕阳西下、远峰渐失,才返回人声扰攘的校舍。事情是十几年前的了,但印象还是这样强烈地保留着。如果把生活喻作图画的话,那么,这总不能不算是很有意味的一幅吧。
我和同事们一起站在“包孕吴越”的太湖边,更是欢声笑语、意畅神飞。面对青翠的岛影、如画的湖光,我隐约想起了远古时期来此开天辟地的泰伯;面对如梭的船只、如鼓的涛声,我仿佛看到了陈兵扬威、激战方酣的吴越将士,看到了千帆竞渡、百舸横陈的岳家水军,看到了急流勇退、太湖续义的水浒兄弟。倾耳细听,我不知千叠的银波里,是否真的留存着西施与范蠡泛舟五湖那动人的歌声?放目远眺,我不知万倾的碧涛中,是否真的闪现过黄蓉与郭靖英雄侠侣那相携的身影?定目近观,我不知微澜的湖面下,条条银鱼是否真的是孟姜女的香艳粉肌所化?现在,这一大片故事,都沉下去了,被这一片茫茫的湖水所淹没,历史似乎只剩下水声依旧……
面对如此浩瀚的太湖,我在深切感到锦绣江南博大与壮丽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个人生命的轻微与渺小。此时的我,念水之淼淼,思人生如白驹过隙,情愿化作一只沙鸥留在湖上,一叶扁舟系在岸边,让空灵的湖水涤荡我的躁气,让自然的清雅熨平我的心灵。就这样,我倘佯此间,目光所及之处,那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那湖泊与瀑布,仿佛都有了灵性,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力量,将我完全带入她的怀抱,所有爱恨恩怨都被溶入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纯真之中,于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和不安,找到了一生都赞叹不尽的释然情愫。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太湖怀抱之中,是多么的清静、纯洁、安祥。“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没有了世俗的烦恼,了却了尘世的种种羁绊,内心涌起一种超尘脱俗,清心解忧的美感,仿佛自己和太湖已融为一体了。
我想,也许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相通相融吧。既然人类本是集天地灵气而生、伴万千呵护而长的,那就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滋润。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群里的现代人确实应该忙里偷闲,卸下尘世的负累,放慢生活的节奏,收住匆匆行走的脚步,到户外去,到大自然中去,看看阳光、听听鸟语,闻闻花香,让自己的心身得到休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慰藉。只有回归自然,才能真正体味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慰心情,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指向和心灵归宿。这是人心的复归,人性的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