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今天的幸福——记黄埔老人施金林
发布日期:[ 2015-03-09 ]
点击:[ 5289 ]
刘心如
蒙昧少年 风雨之舟
施金林老人生于1922年,祖籍无锡玉祁。1937年(民国26年),无锡沦陷,当时15岁的施金林,还只是一名出生于乡下的毛头小伙。但他自幼上过学堂,能识字,这是他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也是他后来命运发生改变的关键所在。父母考虑到时局动荡,决定把他送去上海,投靠姑父沈仲俊。沈仲俊在当时的法租界也算是小有名气,先后担任过上海华法教育会干事、上海留法勤工俭学执事等职务。当时,他把施金林安排进了中华职校就读,于是,施金林开始在上海继续自己的学业。在动荡中,蒙昧少年有了短暂的安稳生活,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41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正式向美、英宣战,日军也堂而皇之地开进了上海租界,一些英美侨民被投入集中营,“孤岛”消失了,上海市民失去了最后的避难所。施金林在姑父一家的帮助下,拿到出关的通行证,准备随着逃难大军一起逃往大后方。施金林离开上海前夕,日军开始大肆抢夺英、法等租界的物资,因为无力保护,但又不愿被日本人抢去,洋人便雇了中国劳工把整桶的汽油倒进了黄浦江。顷刻间,火光直冲云霄,大火将黄浦江两岸照得如同白昼,似是要吞噬掉这座城市。施金林永远也忘不了那夜的火光,他犹如风雨中的一叶扁舟,年轻的心里充满着忐忑、恐怖、愤恨与彷徨。
历经磨难 投身黄埔
在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中,施金林逐渐养成了顽强的性格与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施金林到了安徽界首市,适逢黄埔军校第七分校驻扎于此,第七分校校长为胡宗南。军校对逃难人员予以收容,并从中择优招录。当时黄埔军校的招生要求是很高的,身高要求175厘米,并且具备相当于现代高中以上的学历。符合条件人员要考试、体检,两者都合格后,方能进入黄埔军校成为入伍生。在通过层层筛选后,施金林被编入18期入伍生三团,该团共有一千多人。
录取招收工作结束后,新生便跟随大部队朝西安方向进发,一路上全是步行,到达临潼,最后驻扎于宝鸡凤翔县。战争年代的军旅生活异常艰苦,在一座废弃的孔庙内,新生们自己动手修造土炕。简陋的环境,进一步磨练了施金林的心性。半年后,施金林通过了18期甄别考试,成为黄埔军校的正式学员,被编入18期22总队。这些正式学员随队来到第七分校位于西安王曲的校本部。此后的一年半时间,施金林跟随所属的四中队在位于曲江池的宋家花园进行常规训练,直至黄埔毕业,时年22岁。毕业之后,施金林被编入国民党中央十二军工兵营,承担爆破、架桥等任务。
参加奇袭 痛击日寇
豫中会战时期,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14.8万日军、坦克装甲车691辆(坦克225辆)大举进攻中原地区,意在打通大陆交通线。国民党军队对日军装甲部队的进攻束手无策。据施金林回忆,当时汤恩伯部队一周连丢3个县,西安告急,胡宗南不得不紧急向中央请求增援。国民党当局从仰光空运8支战车防御枪,拨给了施金林所在部队。这种枪械的先进性在于每次射击可打出“三连发”,且每发子弹的作用都是极有针对性的:第一发击穿1厘米厚钢板,第二发使射击目标产生爆炸,第三发开始燃烧。在获取到日军的行进路线等重要情报后,施金林同他的战友们利用地势地貌作掩护,每隔100米,二人一挺枪埋伏下来,等待日军的到来。后来,日军果然按原有的线路进入了埋伏圈,遭到了施金林所在部队的突袭。在战斗中,国民党军队一举歼灭了日军三十多辆坦克。
虽然豫中会战最后以国民党军队的惨败告终,但是在抵抗日寇的过程中,像施金林这样的普通国民党士兵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誓死捍卫家园的豪气。
无心内战 投诚归乡
抗战胜利后,施金林不愿继续留在国民党部队,他趁假期回到上海探亲,一度想投靠亲戚,留在上海做工人,但部队并未同意他的要求。
1949年,施金林担任国民党第十军1811师一个连队的连长,后又到师部做参谋。师部在四川成都训练整编时,派他率一个连驻守南充。重庆解放时,施金林率全连四十多人投诚。当时,施金林也只有27岁。
在参加完共产党组织的集中教育后,施金林回到祖籍地--无锡玉祁镇民主村。由于具备一定学历,能够看书阅读,施金林被任命为农村教师,他多在夜间教学,帮助村民扫盲,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包括土改政策、婚姻法等,过起了边种地边教书的生活。
儿孙满堂 颐养天年
1962年,经人介绍,施金林与一名浙江女子结为夫妇,后育有二子二女。现在,他的第三代们也都已经长大成人,三个孙子、三个孙女全部大学毕业,其中,最小的孙子大学毕业后又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段激荡的往事也随时光流逝而变得云淡风轻,老人在养老院里的生活平静而安逸。施老带着笔者参观了养老院的活动场所,有阅览室、健身房、棋牌活动室等,施老每天都会来这儿与老伙伴们消磨闲暇时光。碰上天气好、兴致高的时候,同住的老人们还会一起结伴,乘坐公交车到室内的各个公园玩赏。
施金林说:“我的生活,蛮好,一切都是为了能有现在的日子。”是啊,每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历经沧桑巨变、饱尝世间离合的老人,随着国家的发展,现在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