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新之感:一个人的国际医疗援助队

发布日期:[ 2015-07-09 ]   点击:[ 5140 ]

                         王 晖  

        

  4月5日,清晨。

  准备了半年之久的国际医疗援助行动终于启程,最特殊的是此次只有我一个人,还要去远在2万公里外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

  巴新是南太平洋西部的一个岛国,由600多个岛屿组成,是大洋洲第二大国。原以为飞机直飞就可以见证南太平洋西部一个岛国的一切,谁知道这一路却是几经周折:先从常州乘高铁到上海虹桥,再转飞机到香港,再从香港转飞,十几个小时飞行抵达巴新首都莫尔兹比港后,还需独自转机到目的地马丹省会马丹市,更何况我还携带着重达35公斤、价值7万多美元的数十套钛合金钢板及工具和医疗设备。辛苦自不必说,最麻烦的是遇到行李超重过关难的问题,甚至差点被当成倒卖医疗器械的贩子。但最让我感动的是,每当亮出民革常州市委的委托证明时,事情就变得异常顺利,行李放行,海关免检,一路绿灯。

  有人曾问我:“你的内心得有多强大,自费十几万人民币不说,还敢一个人远赴一个政局不稳、热带传染病频发、火山地震自然灾害肆虐的贫穷岛国去做国际医疗援助?”其实,质疑声很多,我的家人当初也反对过,但他们最终也转为了支持。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伟大的人,但始终记得一句影响我此生的话:“当一个人真的想做成一件善事,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因为他的努力已经感动上苍。”这也许就是激励我敢于前行的动力。

  如今,我已回到国内,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如果要我用词语来描述此次经历,也许“恐惧”、“落差”、“友谊”和“希望”四个词最恰当不过。

                          恐  惧

  临行前,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了解到巴新的基本国情,本身也没多少底气,但还是硬着头皮前往。谁知飞机在巴新一落地,就收到中国驻巴新大使馆“为了安全不要打的”的短信提示,原本就惴惴不安,瞬间更加惶恐。

  走出机场时,看到一大群出租车司机在争相抢客,还未来得及躲避就被围了上来,七言八语地问我去哪里,有人还上来拉住我的行李。实在无法拒绝,我就大声说是国际医疗援助的医生志愿者,岂料此话一说,周边顿时不再吵闹,司机们的态度马上变得非常友好,几个司机还和我合影留念。后来,我才得知医生在巴新人眼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就像耶稣一样神圣。

  在巴新,虽然没有埃博拉,但是有恶性疟疾,每天必须吃预防药物,而且蚊子叮咬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蚊子带着极强的传染病菌,稍不注意就可能感染。此外,大白天经常听到一阵嘈杂声掠过头顶,抬头一看,天上飞过的却不是鸟,而是巨大的热带雨林蝙蝠,有时黑压压一片,近到足以看清它们丑陋的脑袋,让人心惊胆战。

  这些可以规避,但有些事情规避不了,只能面对。到了营地后,当地朋友再三叮嘱我本地治安差、外面乱、不要独自外出之类,所以我除了医院就是宾馆,晚上下班后哪都不去。只是有一次需要采购必需品,傍晚时分我便鼓起勇气去附近的超市购物,没想到这里到了五点钟大小商店全关门了。想起朋友告诫晚上不要出门,赶紧打道回府,可是越急越出错,走错了路,离酒店越来越远,天色越来越暗,内心越来越不安。这时,一群群流浪汉从我身边走过,他们有的会友好地向我招手,但有的人表情却有点诡异,随时都有可能变成抢劫犯。转了半天,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正在收摊的摊贩,我便赶紧过去买了她的东西,不但不还价,还不让找零,只希望让她儿子把我送回酒店。总算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返回酒店,化险为夷,事后越想越后怕,惊出一身冷汗。

                          落  差

  开展医疗援助的医院是马丹省唯一的省级医院,按道理应该不差,可医院的基本状况还是让我震惊,深感落差之大。

  它作为当地最大的医院,基础设施、医疗条件等诸多方面还比不上常州的一家普通乡镇卫生院,不但没有CT,没有磁共振等大型设备,连仅有的X光机还是20多年前我们淘汰的那种老式机,全部250张病床就摆放在像民工工棚般的简易房里,普通病房更是没有空调的14人大间,总之设施非常简陋,简直像战地医院。多年来,国际对巴新的医疗援助很多,但该医院基本上是外界捐什么就用什么,有的捐赠设备不会用只能搁置,坏了也不会修理,非常可惜。看到这些,我暗想,这次来不只是医疗援助,还要教会他们使用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

  医疗设施的落后能够改变,可就医理念的落后却非一日之寒。这家医院里有很多脊柱损伤病人,对于中国的普通医院来说,只需一个简单的手术,可是这里却没有设备和技术治疗,病人就只能瘫痪在床等死。最可怕的是这里的患者大部分都没有及时就医的意识,往往是病入膏肓才来就诊。以脊柱损伤为例,我查房时发现大多数都是陈旧性骨折或畸形愈合患者,或者是已经感染了无法一期手术的,这就使许多原本简单的手术也变得困难,导致患者要承受更多的病痛和后遗症,甚至死亡。援助期间,有时我一天要做五六台手术,带去的钢板全部派上用场了,真希望每天能够尽可能多做几台手术,帮助到更多的人。原以为是贫穷导致病人不愿就医,其实巴新是全民免费医疗,让人惊叹。全民免费医疗有其利弊,但也幸好巴新是免费医疗,否则这些穷人更不可能看得起病。

  巴新的落后触目惊心,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马丹我没有见到过烟囱,除了偶尔在高速公路上扬起的灰尘,我没有见到任何污染。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到处都能看到嚼着槟榔无所事事闲逛的成年人,孩子们在路边、在海滩上无忧无虑恣意玩耍,所有的一切都比我们慢两拍,经常让我有一种穿越回30年前的感觉。就连在手术室里做术前准备工作时,我要求护士们动作快点,要用“中国速度”,她们依然一边叽叽喳喳嘴里说着“快点快点、中国速度”一边照样慢腾腾地按部就班做事,每当此时我只好无语地耐心等待了。很多当地的朋友经常和我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无比羡慕我们的快速发展和富裕强大,也希望巴新能像中国一样取得巨大发展,能像中国那样自豪。殊不知,如今我们的国人何尝不羡慕巴新人美好的自然环境、悠闲的生活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呢。

  回来之前,看到前两周手术的患者有人已经康复出院,这让我有了一些成就感,也让我多了一些安慰。
   
                          友  谊

  在巴新的时间不长,却时时刻刻感受到了巴新人的热情,感受到巴新对中国的友谊。

  一个周末,医院骨科主任杰瑞•库斯玛教授带我去百多公里外一个叫卡尔卡尔的火山岛上的移民村镇卜吉亚玩。这个村子似乎与世隔绝一般,村民多住茅草屋,家里没有电,更没有电器,傍晚家家户户就在室外地上生一小堆火,烤香蕉土豆红薯或者鱼做晚餐,连油盐酱醋调料之类的都没有。虽说食材原汁原味,我尝了一块,真心不好吃。但最让我欣喜的是第一次看到了土著人孩子如何用一根细棍抓章鱼。当地村民送我纯手工编织的包包,这远比LV之类的奢侈品更贵重。库斯玛教授的一个朋友麦克是天主教教父,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一次我们在教堂里晚餐,有趣的是桌上用餐的7人分别来自6个大洲,而且除了库斯玛教授和我是医生外,其他都是天主教神职人员。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援助巴新,让爱汇聚马丹,也正因如此,我们结下了很深的友谊。

             

  最令我难忘的是在电视里看到巴新人对我的欢迎。4月22日,我接受马丹省广播电台专访,采访的题目是“One person successfully accomplished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aid for PNG—Dr.Wang Hui from China”(单枪匹马胜利完成对巴新国际医疗援助——来自中国的王晖医生),后来这个采访在电视上播出了。巴新的电视普及率是很低的,国家电视台只有一个频道,但收音机的普及率倒是蛮高的,几乎家家都有,有点像70年代的中国。有幸看到自己的专访在电视播出,内心还是蛮感动的,这是巴新人对我的莫大认可。

  回国之后,一个巴新朋友致电我说巴新的国家级报刊《巴新邮报》,4月27日也以此为题对我的志愿者经历做了详细报导,更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怀念在巴新的日子。

                          希  望

  4月17日,马丹省省长邀请我给医学院学生作了《我的医院和我的城市》的报告,主要介绍了常州市武进中医院、常州经济发展及风土人情等。为了让巴新人更多了解常州,民革武进区支部的兄弟姐妹们还给我准备了详细资料。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停提问,原定半个多小时的报告,最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有个学生问我,巴新的希望在哪里?这个问题我曾经想过,当面对她那渴望又憧憬的眼神时,却一时无法用具体的语言来表达,最后我用了中国发展的例子作回答。我告诉这些学生,30多年前的中国和你们的现在差不多,但是两三代中国人连续不断地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才实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我所在的城市常州与发达国家已经很接近,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你们是巴新的未来,是巴新的希望,只要你们热爱祖国,心怀梦想,你们同样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工作,把巴新的未来建设得更好。话刚说完,掌声雷鸣,久久不歇。

  在巴新的第三周,我见到了一位期待已久的老朋友Mary,她专程从澳大利亚赶来看望我。Mary是位研究巴新的历史学家,其父亲获得1964年诺贝尔医学奖。十多年前,退休后的她不甘寂寞,以志愿者身份来常州教英语,一次生病住院成为我的病人。Mary很慈祥,也很善良,很多时候感觉她就像我的妈妈,后来我们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康复后不久,Mary离开常州远赴其他国家做志愿者。当她得知我是无国界医生国际援助组织的援助伙伴却一直没有机会施展拳脚时,就给我推荐了巴新,告诉我这里会很需要我,还帮我联系并提供了很多帮助。

  时间很快,我的回程也进入了倒计时。最后一个手术日结束后,库斯玛教授请我们几个医生和Mary共进晚餐,专门品尝各种披萨饼、喝红酒,巴新没有见过白酒,可能是因为气候炎热的缘故吧。晚餐时还偶遇马丹省总医院急诊科的护士Ann,她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志愿者,今年70多岁,在此工作7年多了,时刻充满着工作激情。Ann是一位天主教徒,不知是否巧合,我在这里结识的几位天主教徒都是自愿终身不结婚,为信仰而献身于各自的事业,我敬佩他们。来巴新之后,我才更加领悟到像Mary一样的志愿者所从事的志愿者工作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有意义,就像白求恩一样,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这些人,世界和平便多了一分希望。

  离别日,医院为我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告别聚会,骨科医生Dr. Elvis代表大家致欢送词,赠送我一块刻有代表吉祥快乐天堂鸟图案的土著人手工木刻,并告诉我说,我是第一个踏入这片土地的中国志愿者医生,掌声再次响起,而我却泪流满面。

  如今,我已回到温暖的家、熟悉的环境,回首22天的行程,短暂而又忙碌,这不止是一次人生经历,更是我未来的起点。未来我会义无反顾、尽我所能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不分国界,不分彼此。在记下巴新这段美好时刻的同时,我也真心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的国际医疗队,希望下次再往巴新时,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