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东
说到南京地区最早的古城,很多人会想到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今南京朝天宫地区筑的“冶城”,或者公元前472年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筑的“越城”。然而在江南水乡,有座比“冶城”“越城”设置时间还要早近半个世纪的古城——濑渚邑,对于它,知道的人就不是那么多了。
水乡濑渚邑城被吴、楚两国争来夺去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整个南京地区还处于吴国的控制之下,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为抵御不断西侵的楚国势力,在“吴头楚尾”的咽喉要道江南水乡的濑水(今胥河)之滨,设置边邑,史称濑渚邑,吴国在此筑城防守,因土垣坚实,城池坚固,故又称固城,实为濑渚邑城。
先秦时期的城有“都”和“邑”之别,何为邑?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则曰邑。”由于濑渚邑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又是两国商业往来的重要通道,吴国突然筑城,设立边卡,成为阻挡楚国西侵的一道防线。于是,多有不甘的楚国在渐渐强大起来的进程中积蓄力量,做着伐吴的准备。仅仅三年时间,周景王七年(公元前538年),楚灵王就一举拿下了固城。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以固城为行都,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故乡民又称固城为“楚王城”,俗称“子罗城”。
濑渚邑城是南京江南地区最早的古城,比南京的“冶城”早46年,比“越城”早69年,在南京古代城市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最新考古成果:固城遗址周长七里二百三十步,依据春秋战国时期邑城的规模不应超过七里的规制,以及在固城遗址的中部、西部和西北部出土了众多的铜戈、编钟、青铜剑、镞等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以及楚国货币——郢爰,而遗址的东部,至今没有出土过任何汉代以前的物品。据此,考古专家大胆推测:濑渚邑城遗址在整个固城遗址的中部、西部和西北部,而东部则是在濑渚邑城基础上扩建起来的汉代溧阳县城遗址。从溧阳、溧水分析出来的高淳
从溧阳、溧水分析出来的高淳,有现存江苏最古老的县政府大院。高淳地界,秦至隋初属溧阳县,境内的濑渚邑城即今天的固城镇一度为溧阳县治。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析溧阳西北境及丹阳县故地置溧水县,高淳地界属溧水。明弘治四年(1491年),割溧水西南的崇敬、立信、永平等7乡设高淳县。县境东西长120里,南北宽90里。
高淳县名因县治所在地高淳镇(今淳溪镇)得名。为建县府,第一任高淳县令相中了镇山(城内一座小山)东南边的一位张姓举人的大宅院,此宅院背山近水靠街市,位置好,风水也好。于是,便动员张举人搬迁,张举人非常配合,连拆迁费都没要就搬走了。接下来,该县令大兴土木,两年后建成了包括仪门、正堂、后堂、内宅在内的县政府大院。此后,无论明、清,还是民国,直至建国以后的2000年时止,前后共500余年的时间,高淳县政府的办公地点一直没变,堪称江苏现存最古老的县府大院。高淳建县后先后隶属于应天府、江宁府、金陵道(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设置金陵道,道治江宁,辖溧水、高淳、江浦、六合等11县)等。
因陋就简,高淳筑起明城墙
高淳县治高淳镇(今淳溪镇)初无城墙,东北以绵延山冈为城郭,西南籍涓涓淳溪河为城濠。明嘉靖五年(1526年)县库遭盗抢,由中央大员贬到高淳任知县的刘启东,开始对县城进行整治和规划。刘知县可是个见过世面的官,经实地察看,“因北边和东北边都是山,‘因势以筑土城’,‘下缭石以护其址,上架蜈蚣木,以覆瓦’”。从明《嘉靖高淳县志·高淳县境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高淳县城呈椭圆型,7座城门将城周分为7个等份,只有北边、东北边和东边有城墙,其它四面皆河水环绕,形成天然的濠堑,再以沿河密集的民宅作为屏障以替代城墙。
刘知县不仅是个会办事的官,还是个能办成事的官。一下子省掉了七分之四的城墙,又在环城的7个重要道口筑起了城门。7座城门,以南门为起点,顺时针旋转:迎薰门(南门)、襟湖门(西南门)、留晖门(西门)、拱极门(北门)、通贤门(东北门)、宾阳门(东门)、望洋门(东南门)。高淳县城南北长1里,东西宽0.5里,面积大约只有0.44平方市里。
随着漫漫岁月的流淌,大自然的侵蚀和战争的破坏,城墙渐渐破败,经过清乾隆二年(1737年)和光绪五年(1879年)两次全面的修缮,高淳城墙古朴大气,雄伟不减当年。只可惜又经清末战火及水灾无情地摧残,高淳城墙再次破败,残迹于1958年全部拆除。只有高淳老街旁边还保留着“迎薰门”的地名,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高淳城墙曾经的辉煌。(作者为南京民革党员)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50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