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乌江是个实实在在的镇子,西楚霸王自刎之地,从南京开车过去也不过四十分钟。这让我很意外。这么近,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有想到过来看看。
童年的时候,项羽曾经是关于英雄的最伟大的记忆。什么叫虽败犹荣?这是一个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懂得的东西。
傍晚,坐在这个乌江镇最临近长江的木屋里吃鱼,鱼是长江白鱼,鱼很大,也很漂亮,总之与长江很般配。这样的鱼是很难得的,鱼鳞发亮,而且脊背呈现出一块浅黄的印记。我似乎总下不了筷子。在屋子的另一侧,也就是说越过那条鱼的身体,在远处那扇窗的后面,是江边的一个堆沙场。有粗沙,也有细沙,几辆挖斗机来来回回地忙碌着。这江中沉积的沙,许多应是上游顺流而下的吧。
历史是什么,许多流传的文字未必是真相,反而,一些默寂的黑暗中的“泥沙俱下”才更有可能是历史真实的遗存。我们现在把沙掺入水泥抹在墙上浇入建筑的任何所需之所,但从未想过这沙可能来自唐宋,可能是更远的楚汉之争。生命之中无数卑微的物件,在布满裂隙的社会语境中,似乎成为了一件一件抵抗现代化的象征。让人在关注当下,关注在时代潮流的同时,忽然发现了自己有可能忽略掉了什么东西。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江水至下游,泥沙沉积,在南京西侧多出好几个沙洲来,如同一段滚滚而来的情感,遇到内心一个坚硬所在,便安身了,不再折腾。江水渐而转了方向,不再滚滚长江东逝水,而是调头往北,风尘仆仆。项羽的“不肯过江东”是这样来的,江东子弟也是真正的长江东子弟。
历史上的乌江已经退化为驷马河,项羽不肯渡的江水依然如故。这一段的长江西岸被遗忘了太多年,乌江古时有南京北大门之称,北接滁州,东联南京。时代以颜色论高贵,古已有之,秦人尚黑色,以乌字命名一条水系,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宿命。项羽的乌骓马也没有能给他带去最好的运气。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项羽所以为英雄,因为那是个贵族有贵族自信,俗子有俗子尊严的时代。晋也尚黑色,衣冠南渡后保存至现在的地名有两处,江东边南京城南的乌衣巷,江西边滁州城东的乌衣镇,两岸乌衣皆出自晋之士族。
项羽的霸王祠距离吃饭的地方不过三公里,但我还是放弃了去拜访的愿望。朋友问原因,我也说不出,只是觉得眼前的鱼越来越大。鱼鳞如叶,是另一番的枝繁叶茂。不远的驷马山古战场似乎还存在着某种命运的回响。王鼎钧先生在《关山夺路》中有句话,特别适合在霸王祠的凭吊,“人生在世,临到每一个紧要关头,你都是孤军哀兵。”这是他的人生感悟,合适项羽,也合适所有的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在乌江写的,李清照离开南京,没有南下,倒先去了乌江,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情形。反正这一句慷慨之诗成了西楚霸王的纪念,也被人无数次引用。
照中国传统习惯,人之别离,意义是非常的,无论指生死,还是指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所以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依依不舍。似乎都想在别离的时刻给对方留下最好的记忆。古人在意“去思”,今人更在意眼前。微信朋友圈成了习惯,就不会再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慨叹。项羽的乌江一死,便是留下的一种永恒的“去思”。中国讲成王败寇的时候,实际上还有一句“不以成败论英雄”。
在唐代,乌江出过一位大诗人张籍,南宋词人张孝祥是他的后人。张孝祥字于湖,高宗时廷试第一名,《宋人轶事汇编》中有一段文字很有意思。“张于湖,乌江人,寓居芜湖。捐田为池,种芙蕖杨柳,鹭鸥出没,烟雨变态。扁堂曰归去来”。有趣的是,因为他尝慕东坡,所以每作诗文,必问他的门人,“比东坡何如”。久之,门人都习惯以“过东坡”称呼他了。女贞观的尼姑陈妙常,姿色出众,诗文俊雅,又工音律。张于湖“以词调之”,不成。后来陈妙常与他的朋友潘德成好上了,被人写成了一出好戏《玉簪记》。昆曲折子戏《琴挑》即出于此,换了服饰的陈妙常,娇俏之极。
乌江人林散之也是一位昆迷。拜黄宾虹为师的林散之是属于大器晚成的那种,书法之妙,被尊称为“当代草圣”。我有一张他退休以后给原单位领导写的便条,有关昆曲,信手写来。“戏票怎么办?听说要闭幕了(十五贯),望您赶快替我弄四张票,不能骗我。至托。”真的是生动鲜活。字是用铅笔写的,放大了看,轻重缓急,更具风采,如同新书。前几天偶然遇到一位朋友,他说了一件事,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乌江是个底子厚实的镇子。驷马河两岸,安徽与江苏因河分界,一个乌江镇也被一分为二。所以两地都称林先生是他们的乌江镇人。这是两地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视,也是一个地方行政管理变化的见证。
长江边的鱼,最终还是没有吃完。因为饮了酒,所以那天没有能去镇子里走一走,也没能去霸王祠做一个拜祭。这里所写完全是一种想象中的怀旧,于人生并无太大好处。但许多时候,在新的事物并不清晰的情况下,我情愿相信旧的从未走远。乌江之意味深长,不光是其历史悠久,还在于一个旧式的充满人格魅力的英雄。至于一句凭吊的诗,一句缠绵的唱词,一纸随意的手札,都是暖心的小景,可以少点悲壮。古人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想象的怀旧总是这样,我们其实无法与历史靠得更近。(作者系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室内设计年鉴》主编,中国建筑学会室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室内设计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建筑文化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美学学会设计专委会副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筑内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南京观筑历史建筑文化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文化空间设计、历史建筑研究修复、城市更新等设计工作。参与设计项目有先锋书店五台山店,南京大学赛珍珠故居,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小礼堂,张謇故居,金陵美术馆,江苏大剧院美术馆,云几,柴门等。)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37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