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汪老还是源自那篇课文《端午的鸭蛋》,高邮的鸭蛋在他笔下被描绘得有滋有味,那筷子头一扎进去就“吱”地直冒红油的鸭蛋将我馋得哟,一度曾到处找寻这种鸭蛋。进而也让我对汪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汪曾祺先生是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端午的鸭蛋》等。汪曾祺先生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不得不说汪老的语言,透着一股劲儿,凝练老成又不失宁静,极具美感。单从他老人家的字里行间,我拼凑出了一个贪吃、贪玩儿、热爱人世间的可爱老顽童的形象。
张九龄《感遇》诗中有言,“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想汪老应该对此体会极深。品读汪老的《人间草木》,你眼前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在洒满冬日暖阳的花园里,一位慈眉善目老者与你对坐相谈甚欢,聊着聊着突然指指墙角的那簇紫薇花说起少年时候的糗事,时而视线在斑驳的院墙上驻留,“你瞧,这块漆是我当年翻墙的时候蹬坏的,还挨了老狠一顿揍哩”。透过汪老的文字,仿佛来到了那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到处弥散着淡淡的栀子花香。在一座座青砖黑瓦的院落中穿行,来到那摆放着躺椅的天井。缓缓躺定,一摇一晃间,不忘呷一口春茗。看看头顶的日光,听听窸窸窣窣的虫鸣,便觉身子渐轻,飘飘乎冯虚御风,悠悠散入天地。
汪老曾有一诗,见于《人间草木》这本书的序言中。“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唯求俗可耐,罕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君若亦喜欢,携归尽一樽。”从汪老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感觉,那是看淡一切后的云淡风轻。要问这种感觉是为何而来,汪老他是这么说的。“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要想和他一样拥有一双看透世情的眼眸,唯有两个字,耐俗。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万物,拥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你我虽都是俗人,但是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看待一切,从“俗”中看出“不俗”,整个人也就升华了。品鉴完此书,我觉得完全不像是汪老所说的“不堪持赠君”,他老人家太谦虚了。读完此书,我学会了世间万物虽有大小,但都值得尊重,我们要带着自己的真情去体味,必有不凡的收获。这虽也算不上是至理名言,却也满满的都是生活情趣。
《人间草木》这本书共有四个篇章,第一章介绍了汪老从前家中院落所种的植物。仿佛有一种魔力,各式各样的草木在他的笔下仿若活了过来,变得鲜活、灵动,充满魅力。小到一花一叶,大到一树一植,都独具个性。“赏花赏到气息,氛围,情怀。隔江看花,隔窗听雨,隔着人世中一层一层占有的标签,轻启那古旧又明润的光。如同,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却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情。”静止于纸张的笔墨,却让草木鲜活了起来,这便是《人间草木》的最大的魅力吧。
在第二篇章“故里杂忆”中,汪老也将笔墨的焦点放在了昆虫上。这是汪老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幼时与玩伴捯饬捉玩过的小玩意儿,在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是别有一番趣味的。在昆虫那一章的末尾,他这么说:“或问‘你写这些昆虫什么意思?’答曰‘我只是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这句话也让我感到一阵怅然。遥想自己幼时在乡间的田野上与小伙伴们赤足狂奔,捉蚂蚱,斗蛐蛐,夜晚帐子里放满了萤火虫,忽闪忽闪的仿若满天星辰,大抵这样的时光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人间草木》中还介绍了汪老家乡的传统美食。作为吃货的我每每一边读着,一边在脑海里构想着美食的模样,只觉口齿生津,腹中“雷鸣”。汪老的文字都值得再三品读却也不会腻味,就像好吃的东西越吃越好吃,精彩的文字越读便越有味。最后一章是“他乡寄意”,记录了晚年很多生活琐事,喝喝茶作作画,遥思家乡之类的,品鉴之下直觉心静,整个人都变得通透了,这恐怕就是汪老的个人魅力之所在吧。
通篇看来,整本散文集似乎很“杂”。“杂”从目录就可见一斑,无论是花草鱼虫、南北饮食、风土人情、师友趣事、父母长辈皆有涉猎。在汪老笔下,生活是下雪天时难得的咸菜茨菰汤,是草原上鲜嫩肥美的手把肉。在他笔下,栀子花傲娇,土蜂蠢笨,四季轮回,生生不息。内容似乎很“杂”,但是饱含着汪老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这种细致也正是我们所要具备的。细心发现生活点滴,留意时事政治热点,撰写社情民意、主动参政议政,认真履职尽责,力争双岗建功。
《人间草木》的文字又是充满趣味的,相信只有拥有有趣灵魂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有趣的文字。汪老写栀子花,他说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说到吃西瓜,他说,“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写失恋,说难过得绝食两天两夜,第三天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吃了碗热乎乎的米线,立马好了。每每看到此处,我都忍俊不禁。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童真,率性而为是他老人家的本性。一切不紧不慢就这么娓娓道来,人也罢,鸟兽鱼虫也好,一切都那么地自然通透。
通读本书,一个突出的感受便是静。一切都是不紧不慢,浑然天成的。书中虽然记叙了许多生活琐碎,但是你却不会觉得市侩俗气。仿佛就像是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和母亲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仿佛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模样。抛却纷扰,没有烦恼,似乎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汪老文字中的温润与通透,来源于生活的磨砺,更源自于对生活的感悟。如今的我们整日在喧嚣的尘世中浮沉,却又有多少人有时间去好好反思沉淀一下呢?我们是否可以学习一下汪老他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如同绽放的烟火逐渐消去,绚烂的花朵悄然散落。
读完这本书,我想每个人都会有所领悟。无论世间如意还是不顺意,我们都要学会直面生活,坦然处之。正如书名《人间草木》,踏进汪老先生的文字,读懂人间的一草一木。让我们去看看草木虫鱼的故事,品品美食甜点的滋味,嗅嗅人间的烟火气,人生于世本就不该一直拘拘束束,也要有一些年少轻狂与恣意坦荡。
最后,以汪老的话作为结尾:“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作者系民革无锡市新吴区基层委员会二支部委员、无锡市新吴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机动中队中队长)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5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27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