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旗帜 团结奋进 为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贡献
发布日期:[ 2012-07-17 ]
点击:[ 6594 ]
——在民革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6月16日)
程崇庆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民革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是在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伟大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弘扬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中山精神,践行同心思想,为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贡献。
过去五年的工作
自2007年上半年换届以来,民革省委新一届委员会团结协作,扎实工作,带领全省各级民革组织和党员,在中共江苏省委和民革中央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江苏“两个率先”目标,全面推进自身建设,多措并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积极拓展对台工作渠道,扎实有效地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本届省委会提出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着力推进自身建设,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民革省委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全面推进自身建设,以“四个注重”为目标,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促进党内和谐,增强组织活力,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一)注重制度保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针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构成年轻化、知识化、专家学者多的特点,民革省委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强集体领导。坚持学习制度,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增强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持党内监督制度化,成立监督委员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试行条例》,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是民革事业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民革省委认真贯彻《民革中央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抓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新一代代表人物和后备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
民革各市委也启动了市级组织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推荐选拔工作。2011年民革各市委换届,民革省市级组织高度重视,民革省委按照民革中央的要求和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及时下发相关文件,周密部署,分类指导,确保换届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民革省委监督委员会派员监督选举工作。全省11个市级组织顺利完成换届,新一届领导班子均高票当选,实现政治上新老交接。
(二)注重共识塑造,加强思想建设
民革省委通过广泛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主题活动,以报告会、专家讲座、演讲比赛、征文等形式,全面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2008年,将骨干党员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编辑为《群英风采——江苏民革党员学习教育论集》一书出版,在《团结报》出“政治交接 薪火相传”专版,放大学习宣传效果。在民革中央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彰大会上,江苏民革有3个单位被授予“先进组织”,5名民革党员被授予“先进个人”,2个单位被授予“民革地市级组织思想宣传工作先进集体”,11名党员在民革中央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征文比赛中获奖。同时,积极开展“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并借此契机,和民革无锡市委一起,做好“王昆仑故居”的修缮和重新布展等工作,王昆仑故居被民革中央授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教育基地”。
将学习民革党史、民革章程等作为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每年召开一次参政党建设理论研究会工作会议,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参政党建设理论文集》。编辑出版《江苏省民主党派人物录》(民革卷),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一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充分利用《江苏民革》“一刊一网”两个宣传平台,对外扩大江苏民革影响,对内联系广大党员。2009年《江苏民革》期刊改为彩版印刷,办刊质量和水平继续走在全国民革期刊前列;江苏民革网站2009年6月全新改版,改版后的网站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更新及时、清新大方,深受广大党员的好评和喜爱。
(三)注重结构优化,加强组织建设
民革省委秉承“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稳步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广泛吸收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机关事业单位、公有制经济及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人士,优化党员构成。五年来,全省民革组织共发展新党员1475人,平均年龄37岁,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占50%,大学以上学历占78.7%,具有民革特色的党员占14.5%。目前,全省共有党员4920名,其中女党员1814名。党员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4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2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民革各级组织大力举荐优秀党员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目前全省民革党员中副厅级以上20人,在政府和司法部门任实职的168人。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组织基础。2009年民革南通支部建立,标志着我省基层组织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省共有基层支部240个,总支33个。2011年,《群英风采——江苏民革组织机构》一书顺利出版,记录和反映了江苏民革各级组织的创建和历史沿革。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党务工作,2010年,13个支部、8名党员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全国先进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先进个人”。
(四)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机关建设
民革省市组织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和谐型党派机关,每年召开全省机关工作会议,通过“一年一主题,一年一培训,一年一交流”活动,强化机关干部文化素养和能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公务员招考,补充新生力量,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坚持专职副主委办公会议制度及其他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革中央办公厅两度来江苏调研,充分肯定我省民革机关建设的好做法和机关工作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2011年,在民革全国机关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验交流暨表彰会上,江苏民革3个集体、8名个人受到表彰。
二、着力提高参政水平,服务大局成效显著
换届以来,民革省委高度重视参政议政工作,设立履行参政职能的专门委员会,积极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成绩显著。
(一)以政党制度为准则,切实搞好政治协商
我省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的民革党员,积极参加相关调研、视察、座谈活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利用全国“两会”高层平台,积极参政议政。民革省委领导在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高层协商会、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我省的大政方针、重大事务、重要人事安排认真发表意见,积极提出建议;在省政协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上,民革省委围绕会议议题,深入调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每年的政协全会上,民革省委围绕我省发展大目标、立足江苏建设大格局,进行大会发言。
(二)以提案建议为抓手,认真开展建言献策
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及266位省市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坚持促进和服务科学发展,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五年来,民革省委共提交集体提案94件,民革界别省政协委员个人提案128件,得到省领导批示及被省政协列为主席督办的10件,被省政协评为优秀集体提案10件,被民革中央表彰优秀提案4件。2008年,民革省委被民革中央评为“提案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民革省委编辑出版《群英风采——江苏民革优秀提案选集》一书,记录和反映多年来江苏民革各级组织和党员以提案方式所展现的参政议政成果。2011年,江苏民革4个组织和10位个人的参政议政工作受到民革中央表彰。
(三)以信息工作为平台,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民革省市级组织充分发挥信息“大站车”、“直通车”的快捷效能,把许多重要建议直接反映到中央和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五年来,民革省委向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省政协、省委统战部上报各类信息842篇,其中,被全国政协采用11篇,中共中央统战部采用21篇,民革中央采用190篇,中共江苏省委采用7篇,省政协采用33篇,省委统战部采用221篇;被省政协评为优秀社情民意2篇,得到领导批示6篇。2008以来,民革省委连续三年被民革中央评为“社情民意先进集体”,连续四年获得省委统战部信息工作二等奖。
(四)以专职机构为依托,有效提升参政议政能力
2007年换届以后,民革省委组建了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等7个专门委员会,加强参政议政的组织体系建设,整合全省民革人才资源,拓展参政议政渠道,极大地提高了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2009年,民革省委对专委会进行调整充实,增加一批具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又热心民革事业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专委会广泛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十二五规划”、经济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品牌经济、社会管理、江苏沿海开发、大学生村官等课题进行调研,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多项建议得到领导批示和政府采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以民主机制为渠道,积极推进民主监督
在全省各有关单位担任特约人员的206名民革党员,积极参加特约单位组织的视察、座谈活动,查问题、提建议;认真参与对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窗口单位的明查暗访,听取群众呼声,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如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推进行风建设,提高民主监督水平,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贡献力量。
三、着力发挥民革优势,祖统工作彰显特色
全省民革各级组织始终以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紧紧抓住两岸和平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台情研究为基础,以涉台参政议政为重心,以特色交流为手段,创新工作思路,祖统工作彰显特色,为促进祖国统一发挥了独特作用。
(一)抓基础,台情研究出成果
民革各级组织积极贯彻“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十六字方针,通过召开对台工作座谈会、形势报告会,举办对台工作骨干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党员了解对台工作形势,提高对台工作意识和水平。民革省委聘请民革党员中研究台湾问题的资深专家撰写台情研究文章,分析台海局势,提出建议,不少研究文章受到有关部门重视,有的由省政协报送国台办,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用。2009年民革省委被民革中央评为对台工作先进集体,2人被评为优秀撰稿人。
(二)抓重心,涉台参政出成效
根据民革中央对台工作重心向参政议政转变的要求,民革省委加强涉台调研,参政议政工作卓有成效。五年来,提交涉台提案7件,建议3篇。民革省委提出的发展两岸农业合作、在太仓港设立苏台自由贸易区、开展新台币和人民币双向兑换试点等建议得到有关方面重视,分别被省政府、民革中央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吸收采纳。
各地民革组织的涉台参政议政工作也很活跃。民革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市委的涉台提案得到中共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民革泰州市委的涉台社情民意得到全国政协采用,民革昆山小组的涉台建议促使政府采纳了台商意见,进而主动改进政府自身的工作。
(三)抓主题,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出影响
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全省民革举办、参与了一系列有影响的重要纪念活动,展现了民革特色,扩大了民革的社会影响。民革省委领导在全省纪念大会上发言,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历史功绩,引起积极反响;民革省委接待孙穗芳博士一行,协助其再次出版《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帮助其落实在我省南京大学、江苏省泰州中学、南京逸仙小学捐赠3尊中山先生铜像;联合有关单位举办“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与辛亥革命文物精品展”;联合有关单位主办“辛亥革命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国际学术研讨会”;协助民革中央在苏州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巡回展;民革省委领导赴美参加“全球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民革南京、苏州、扬州、常州等市委及南通支部开展了海峡两岸书画展、图片展、研讨会、出版图书、发行纪念邮票等特色活动。
(四)抓特色,两岸交流出情谊
以中山精神为纽带开展两岸交流活动是民革对台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在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之际,民革省委组织大规模谒陵活动,邀请在苏州投资的台商协会会长、副会长参加,接待了台湾国民党要员、台湾退役将军及中南部地区等多批参访团。全省民革组织还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为主线,积极推动两岸文教交流与人员往来。民革无锡市委推动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台湾职业教育界联合举办“海峡两岸职教论坛”;民革昆山小组策划举办“秦峰诗韵·两岸青少年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主办台湾著名书画家丁华永、慧松等人在昆山的个人书画展;民革连云港市委举行首届海峡两岸少儿书信比赛;民革苏州市委与台湾戏曲院校互访,就昆曲进行学术交流,启动“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
加强人员往来是加深两岸同胞情谊的重要举措。民革省委领导任民革中央“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赴台湾交流考察团团长,我省民革11位同志随团参访;落实我省民革企业家参加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组织的赴台考察活动;民革太仓市委组团赴台交流,与台湾的服务外包、旅馆业达成合作意向。民革省委近年来还接待了“南台湾社团菁英大陆参访团”、“南台湾社团菁英联谊会世博江南参访团”、“台湾奇美企业集团和奇美爱乐管弦乐团”、“台湾创价学会”、“中华诗学研究会”、“正因文化艺术基金会”等重要社团,协办海峡两岸中国锯琴南京演奏会,主动“向南移”,结识“新面孔”。
(五)抓细节,对台工作出亮点
服务经济建设,做好身边的对台工作是我省民革对台工作的一个独特亮点。各地民革组织抓住江苏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区域这一优势,加强与台商的交流沟通,增进了解和信任。无锡、昆山的民革组织对台商提出在大陆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联系沟通,解决了台商的后顾之忧。为台商子女开办汉语拼音补习班,帮助台商子女更好更快适应大陆教育环境,受到台商好评。金融危机发生后,民革扬州、镇江等市委走访台资企业,及时反映他们的合理要求,增强了在江苏台商深耕大陆的信心。台湾部分地区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后,全省民革党员捐款10万余元援助受灾民众。
四、着力拓展工作领域,社会服务成果丰硕
民革省市级组织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务求实效”的方针,不断探索扶贫、办学、书画等工作的新思路、新渠道、新方式、新举措,社会服务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一)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五年来,全省民革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涌现出许多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其中,获得表彰的全国(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者78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18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民革党员为推进江苏“两个率先”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形象,也为民革组织增光添彩。
(二)奉献社会亮点纷呈
捐资助学是民革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式。民革南京市委的“春蕾班”、民革常州市委的“爱心图书室”、民革宿迁市委的“扶优助学”基金、民革徐州市委与丰县小李寨村小学建立长期帮扶关系、民革吴江总支的“中山帮困基金”等等,在当地广受好评。民革党员也是捐资助学的重要力量,在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奖学金,在新疆建立“博爱”学校,向睢宁县中国儿童画基金、边疆地区贫困助学基金——美疆助学基金会捐款等等。
党派进社区活动成为民革组织服务社会的新亮点。民革南京、扬州市委与当地社区签订和谐共建协议,走进社区,定期开展活动,密切了民革党员与社区、与基层的联系。
民革党员中的企业家富而思源,积极回报社会,主动招收下岗再就业人员。民革淮安市委先后6次组织党员参加“全市统一战线促进就业专场招聘会”,提供了数百个工作岗位。民革党员的这些举动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由海归民革党员创办的南京神州英诺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来向江苏省红十字会捐赠价值人民币1000多万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医疗检验设备,有力地支援了江苏、安徽、新疆克州等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充分展示出民革党员的社会责任。
民革省、市委组织党员中的医务专家、法律工作者、书画家、文物专家定期开展送医下乡、公益讲座、送文化下乡、为民义务“鉴宝、选宝、护宝”活动,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五年来,全省党员积极支边支教,参加援藏、援疆、援外8人次。
在长期帮扶贵州纳雍县的工作中,民革组织捐资修路,捐赠防寒物资;举办纳雍县农技推广骨干江苏现代农业培训班,进行智力帮扶;总投资100万元援建了纳雍县阳长镇乐丰村保意卫生服务中心。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民革党员积极参与医疗救助,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全省民革党员为抗震救灾捐款近2000万元。民革党员企业家情系灾区,富而思源,贡献尤多。灾后一年,全省民革党员自愿捐款11万多元,为绵竹市边远山区中小学购买图书和教学用具。全省民革党员还为青海玉树、甘肃舟曲两地灾区捐款7万多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民革党员的大爱和真情。
(三)办学工作走在前列
江苏民革办学工作继续保持领先优势。目前全省民革组织和党员个人办学共7所。苏州、徐州、镇江等市的中山进修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找准社会需求热点,探索办学新思路,开拓办学新领域,培养了一批批实用型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民革组织办学特色。2010年南京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建院十周年,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为校庆题词“发挥金肯办学优势,服务江苏经济发展”,何丕洁副主席专程来宁祝贺。
(四)书画活动影响广泛
开展书画活动是民革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一大特色。全省民革书画社和党员书画家积极参加民革中央画院工作,参与民革中央举办的各类展览,捐赠作品,受到中央的好评。一是在抗震救灾中,民革党员中的书画家,除了捐出善款,还捐出了自己的作品。二是举办有影响的画展,活跃我省的文艺创作活动。民革苏州市委与民革上海、杭州市委联合在苏州举办三地书画展,纪念民革成立60周年;民革省委在江苏省美术馆主办“第二回青蓝画展——冯健亲师生作品展”;在南京博物院举办“金虎神骏——旅美艺术家方书久绘画展”,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为画展题词。三是积极推动民革中央画院创作基地落户苏州。2011年8月,民革中央画院苏州创作基地在苏州揭牌,成为全国第二家民革中央画院创作基地。2012年5月,协助民革中央画院在苏州举办第二期书法培训班。
经验和体会
五年来,全省民革党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努力推进高素质参政党建设,参政能力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真总结五年工作,我们积累了一些十分重要的经验:
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始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政治准则
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和行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具有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和复杂现象的政治理解力和政治鉴别力,才能使我们在多党合作的总体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增强参政党意识,服务发展大局,始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
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作为民革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立足江苏建设事业的大格局履行职能、开展工作,为实现江苏“两个率先”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提高全体党员对参政党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执政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始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障
加强自身建设,不仅是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需要,而且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需要。我们按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体现政治联盟特点、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探索参政党建设的规律,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五年来我们通过坚持不懈地抓自身建设,全省各级民革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政治上更加成熟、思想上积极向上、组织上坚强有力、行动上规范有序、履行参政党职能上奋发有为。
四、大力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发挥民革与台湾和海外联系广泛的传统优势,始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资源
继承和弘扬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是民革的优良传统,也是民革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坚持这一特色,有利于我们发挥比较优势、拓宽工作领域、履行好参政党职能,也有利于我们保持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特点,增强组织凝聚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氛围和工作环境。各级民革组织与台湾和海外各界人士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广泛联系,已经成为我们在参政议政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一个重要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传统优势,对于民革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坚持学习型参政党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
随着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参政党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五年来我们加强了对中共中央和国家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同时,我们始终不渝地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使江苏民革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充满生机和活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工作中还有不少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我们在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方面还需要加大力度;组织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还要从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和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民革特色和优势的发挥还需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还需要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和改进作风。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分析研究,努力解决。
总的来说,过去五年江苏民革的工作有了很大进步。这是全省民革党员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共江苏省委、民革中央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民革江苏省第九届委员会对关心支持江苏民革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为民革事业作出贡献的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民革党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后五年的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在中共江苏省委和民革中央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努力开创民革工作新局面。
加强民革自身建设,要着力实施思想建设同心工程,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要着力实施组织建设质量工程,确保民革的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特点不变;要着力实施能力建设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能力,积极发挥参政党作用,努力提高民革各项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着力实施制度建设保障工程,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形成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的制度体系;要着力实施作风建设素质工程,加强民主作风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发扬优良传统,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增强党内生活的纪律性和纯洁性,努力把民革建设成为适应21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
做好民革工作,全面履行参政党职能,要更加关注民革特色与优势的发挥,更加关注建言献策的质量与水平,更加关注基层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更加关注骨干党员的进步与成长。
在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民革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全力以赴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思想建设
要全力实施思想建设同心工程,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共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今年将要召开的中共十八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上。要认真学习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积极贯彻引导广大党员统一思想和认识,坚定“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开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民革党员的思想道德水平,进一步巩固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继续抓好理论学习和研究,紧紧围绕民革的基本特色和工作重点,争取在参政党理论研究、参政议政理论研究、对台工作研究和孙中山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和亮点,进一步提高民革的思想理论建设水平。
二、以促进组织健康发展为重点,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大力抓好领导班子建设。以换届为契机,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全力实施作风建设素质工程,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民主作风建设,把省市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过硬、能团结带领广大民革党员不断进步的坚强领导集体。
大力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的工作机制,更加关注骨干党员的进步与成长,努力为后备干部和骨干党员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
大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学习为动力,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思想认识水平;以制度为保障,健全工作运行机制,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以创新为手段,丰富自身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活力。
大力抓好机关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机关各项制度,提高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强理论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素质和能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和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机关。
大力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建立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培养更多政治坚定、专业突出、群众认同的高素质代表人士,为推进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大力抓好党内民主监督能力建设。党内民主监督是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完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营造有利于党内团结民主的良好氛围;要积极探索开展党内民主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与形式,创新党内民主监督工作的机制和内容,不断提高党内民主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以服务科学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认真实施能力建设提升工程,更加关注建言献策的质量与水平,要以“贴近社会、关注民生、突出重点、发挥特色”为指导,围绕中共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借助“提案和信息”两个抓手,全面加强参政议政工作,为开创江苏科学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首先,注重科学选题。结合民革以“三农、涉台、民主法制”为参政重点的要求,认真研究确定调研视察课题。同时,把加快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着力点,拓展议政建言的广度深度,加快推进经济强省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做好文化建设领域里的参政议政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围绕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问题参政建言,为增进民生幸福作出新的贡献。
其次,注重机制建设。着重加强“参政议政机制、专题调研机制、专委会工作机制”三个机制的建设。参政议政机制要着力制度建设,要形成学习、交流、表彰等系列制度,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机制是参政议政的基础,要增强选题的前瞻性、针对性、全局性,加强调研的力度、广度、深度,强化调研成果的独创性、科学性、可行性;专委会工作机制是参政议政的助推器,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作用,优化专委会组织结构,改进专委会工作方法,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或提案。
再次,注重突出特色。“涉台”参政议政是民革的特色和优势,“涉台”参政议政课题要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苏台两地经贸交流合作;要与台海形势的最新发展相结合,加强苏台两地沟通与联系;要与自身独特资源相结合,发挥江苏民革对台工作的组织优势和人脉优势。
四、以推进和平发展为主题,积极开展对台工作
要认真贯彻民革中央祖统工作“四个转变”精神和“三个深刻理解”要求,密切跟踪和关注两岸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结合江苏开展对台工作的实际,更加关注民革特色与优势的发挥,积极推进对台工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受两岸人民共同景仰,江苏尤其是南京有着众多与中山先生相关的资源,民革要借力“中山”资源,加强与台湾各界人士的联系交往,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认同以及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认同。
苏台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开展对台工作具有历史、文化、经济、区域等诸多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在吸引投资、服务台商、交流联谊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实工作,不断提高两地经贸合作水平。
着力加强苏台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借助各种文化交流平台或方式,“请进来、走出去”,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使两岸同胞联系更紧密,感情更贴近;积极打造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发挥品牌优势,不断增进台湾民众对祖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五、以树立自身形象为依归,不断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把社会服务与参政议政结合起来。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民主党派服务国家建设事业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工作要积极关注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促进发展、促进和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开展工作,提出建议,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的工作成效。
把社会服务与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积极发挥民革人才优势、智力优势,以“文化服务、科技服务、扶贫服务”为重点,结合实际,创新工作形式,拓展工作空间,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推进江苏民革社会服务工作上水平、见成效。
把社会服务与树立自身形象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统一战线“同心工程”,加大对贵州纳雍县的帮扶力度,加大江苏沿海开发的服务力度,通过“三个一”工程,做响“同心·博爱行”服务品牌。以品牌树形象,以品牌提升江苏民革影响力和美誉度。
总之,我们要一如既往地贯彻“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务求实效”的工作方针,继续抓好扶贫、办学、服务非公经济、书画等工作,关注民生,塑造品牌,推动社会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各位代表、同志们: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倍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弘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在中共江苏省委和民革中央领导下,在即将产生的新一届民革省委的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