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弄潮披肝胆 斗士学者尽风流——记民革中央前团结委员谭熙鸿
发布日期:[ 2011-07-13 ]
点击:[ 11925 ]
蒋国振
谭熙鸿(1891—1956),字仲逵,汉族,出生于江苏省长洲(今苏州市)一普通市民家。父亲谭梅卿是上海茶庄职员。谭熙鸿四岁丧父,由母亲庄莲英抚养长大。因家贫,小学毕业即辍学。1905年,14岁的谭熙鸿考入上海电报局做练习生,工作之余自学英语和理化知识。
清廷腐败,列强欺凌,激发少年谭熙鸿挽救民族危亡的热血。1907年初,16岁的谭熙鸿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参加了攻打上海制造局之役。当年,因秘密工作需要,转入天津电报局任译电员。1911年辛亥“南北议和”,谭熙鸿担任南方代表团译电员,旋即被委任为孙中山大总统秘书,专司电讯,参与机要。不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孙中山卸任前,谭熙鸿与杨杏佛(铨)、任鸿隽、张竞生、吴玉章、萧友梅、宋子文等二十余人,不愿北上事袁,经孙中山先生亲自批准,由稽勋局首批派往欧美各国留学。1912年冬,谭熙鸿赴法国,先后于巴黎大学和图卢兹大学攻读生物学和农业科学。1913年,奉孙中山先生电召,回国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复返法国继续学业,获生物学、农业科学硕士学位。留法期间,谭熙鸿与蔡元培、李石曾等旅法元老一同进行中法文化交流活动,并成为华法教育会、旅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1919年夏,谭熙鸿回国,同年秋应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聘请,担任北大教授,讲授进化哲学和法文,兼任校长室行政秘书,成为蔡元培先生主要助手之一。1920年,受蔡元培先生委托,筹建北大生物学系,并于1925年建成。他讲授的“进化学说”,与李大钊的“唯物史观”和“史学思想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王星拱的“科学概论”、张竞生的“康德学说”等,在北大影响较大,受到同学欢迎。
北大倡导“民主与科学”,实行“教授治校”,谭熙鸿是产生极大影响的一位教授。1921年上半年,北京国立八所高校教职员为抗议政府拖欠教育经费和教职员工资,成立联席会议开展“索薪运动”,推选马叙伦、谭熙鸿为教职员联谊会正、副主席,李大钊为联席会议《半周刊》总编辑。6月3日,联席会议发动八校师生到国务院请愿,遭北洋政府军警镇压,马叙伦、李大钊等受伤,史称“六·三血案”。1922年11月,北京学生读书会成立,李大钊、谭熙鸿到会讲话,并一起被聘为导师。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举行,孙中山先生亲点谭熙鸿、李大钊为北京特区特邀代表出席大会。会后,在北京成立北京执行部,管理北方15个省市事务,李大钊为组织部长,谭熙鸿为农民部长。谭熙鸿为国民党改组、中苏建交及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动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合作,北方地区革命活动蓬勃开展。为此,北洋政府多次通缉国共两党北京地区负责人与进步人士,谭熙鸿名列其中。1926年3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反对八国最后通谍的国民大会”遭到血腥镇压,史称“三·一八惨案”。事后,北洋政府通缉李大钊、鲁迅、谭熙鸿等48人。1927年4月,李大钊遭军阀张作霖逮捕,惨遭杀害。谭熙鸿被迫离开北大,南下杭州,在杭州创立国立劳农学院,后改为浙江大学农学院。
1932年至抗战全面爆发,谭熙鸿曾担任林垦署署长,并兼任中央农业试验所所长、全国蚕丝委员会主任。“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邀请各界名流,在庐山紧急召开“庐山谈话会”,讨论国是,谭熙鸿坚决主张抗战,并举家迁至重庆沙坪坝,积极宣传抗战,影响了一些上层人士。
抗战胜利后,谭熙鸿仍任经济部技监,定居上海,兼任设在上海的全国蚕丝协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主编《十年来的中国经济》(1937—1947),共三巨册(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是抗战时期中国最完整的一部经济建设史料。1946年,谭熙鸿获国民政府颁发的“胜利勋章”。
1949年,蒋介石撤离大陆前,谭熙鸿的老友交通部部长曾养甫包专机离开上海去台湾,劝谭一家同行,被谭婉言谢绝。
新中国诞生后,谭熙鸿应周恩来总理之邀至北京,任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首席顾问兼顾问参事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特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会长、中国生理学会会长。在北京,谭熙鸿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被选为民革中央团结委员。1956年3月因突发脑溢血,于北京病逝,有关部门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