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鸿仙轶事
发布日期:[ 2017-11-21 ]
点击:[ 14956 ]
赵剑波 范晶晶 范牧者
1911年12月2日,南京光复!两天后,如及时雨般的喜讯传到了辛亥革命首义圣地武汉。此时,聚集在武汉的业已光复的十几个省的代表,从喋喋不休、议而不决的关于统一的中央政府组建和首都的设置中惊醒过来,齐刷刷地将目光定格到了南京,并立即做出重大决定:临时政府设于南京,各省代表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于南京。有十省以上之代表到南京,即开选举会……从此,南京拂尘入世,登上了近代中国铲除帝制、创建共和的政治中心的舞台,并在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建功立业,彪炳千秋。而南京光复第一人、民国南京奠定之父就是辛亥革命元勋范鸿仙。于右任称赞他为“经纬文武,凭陵霜雪;南京奠定,开国建勋”。
民主革命的舆论鼓吹者
范鸿仙,字光启,1882年生于安徽合肥北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的范鸿仙聪颖好学,博才多识,为人耿直,性情刚烈。他经常游走于芜湖、安庆、寿州等地求学,寻找变革现实的利器。尤其是在芜湖的安徽公学,范鸿仙与刘师培、陈独秀、柏文蔚、陶成章、苏曼殊、张通典、龚宝铨等鸿儒、学者、志士豪杰及同盟会的革命党人亦师亦友,互相探讨、相互激励救国救民的路径与真理。他还从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第一期上读到了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引起了思想激荡和共鸣,坚定了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救国、建立共和的民主革命的决心。
范鸿仙于1906年冬,在安庆经同盟会早期领导人之一、徽籍革命党人孙毓筠介绍加入了同盟会。此时的范鸿仙,既是位饱学四书五经、通晓天文地理的儒者,有一支如椽的铿锵尖笔;又是一位反抗封建满清统治,救国救民脱离腐朽政治的民主革命者,有激情满怀的坚强意志。受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的启发,范鸿仙认同并坚定了通过报刊舆论唤醒民众、启迪心智、嘲讽腐政、抨击时弊、传播思想、鼓舞斗志的革命之路。范鸿仙自1907年2月,应陕西志士于右任先生邀请赴沪参与《神州日报》笔政以来,先后创办或与于右任共同经营了《安徽白话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革命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短评杂文。据安徽人民出版社《范鸿仙》一书辑录到的300多篇范氏文稿中分析,范鸿仙的文章涉及国体弊政、官僚腐败、小民愚钝、宪政虚伪、列强贪婪、贸易伤国、军阀混战、袁贼复辟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以犀利之笔锋,博雅之文采”抨击一切腐朽、落后的制度世事,揭露域外帝国的侵略行径,令民众喝彩,让敌人颓败。范鸿仙的这些“宏论崇议”是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舆论战线上独树一帜的一面大旗,孙中山先生称赞为“范君一支神笔胜十万师”。
辛亥革命的历史命名者
1911年元月,一座如巨星般光辉的灯塔突现在范鸿仙的革命航程中,那闪着灵光的祥瑞之神,就是宋教仁坚毅而明确的共和思想和他杰出的“三策”革命理论。此前,范鸿仙与宋教仁虽然并不相识,但他与友人激烈讨论中国民主革命的未来时,对友人介绍的宋教仁的“革命三策”理论深刻认同、回应强烈。所以,元月中旬当宋教仁从日本回国的消息传到范鸿仙那里时,他就迫不及待地拉着于右任拜见了神交已久的宋教仁,三人相见恨晚,滴血为盟,结为生死兄弟。
宋教仁对范鸿仙说,“革命三策”之中策最重要,即要取得中国民主革命的迅速胜利,关键是武汉、南京等长江流域必须同时发动革命。“长江犹如一条龙,无论摇头摆尾均能带动全国。”宋教仁建议同盟会组织中部总部,作为统筹机关,领导起义,推翻帝制。1911年7月31日,借上海湖州会馆召开了中部同盟会成立大会,宋教仁任文事,范鸿仙任候补文事。总部事务采取合议制,公推谭人凤为总务会议长,陈英士、范鸿仙、谭介人等被推举为评议员。会议决定江、浙、皖、赣、鄂、湘、川、陕等八省联合大举,武昌首义。同时决定由范鸿仙赴安徽建立同盟会安徽分会,并负责南京的光复工作。中部同盟会成立后,《民立报》成了革命党的联络机关和机关报,上海牯岭路范鸿仙宿舍成了同盟会的机关部,机关部的具体工作由范鸿仙负责。
1911年10月10日,武汉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遵照中部同盟会的指令,向满清封建政权的捍卫者发动了仓促而坚定的袭击,旋即占领武昌城。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也闻风而动,分别于10月11日夜和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武昌起义的第三天,《民立报》刊出范鸿仙发表的短评《呜呼大江之上游》,文中有“天运辛亥,其诞生革命之岁乎?”论述,天才般地提出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概念,被历史记载下来。武汉首义成功,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中部同盟会的领袖宋教仁、范鸿仙、陈其美等,已经在谋划着南京、上海的起义和光复宏略。
南京光复的策动缔造者
南京当时叫做江宁府,驻有重兵三万多人。分别是江宁将军铁良统率的八旗兵千余人,江南提督张勋亲率的江防军约两万人,总督张人骏的督署卫队巡防营两千多人,以及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的部队一万多人(其中有七千余人驻扎在南京城内)。这几股军事力量除新军归张人骏指挥外,张勋、铁良的人马都各司其职,因而相互间领属关系错综复杂、矛盾重重。但实力在保皇顽固派张勋、倾向革命的新军徐绍桢两人手里,因此策反徐绍桢部至关重要。
范鸿仙有许多安徽老乡在南京新军中任职,做新军的工作、策动起义有很好的感情基础。他向主持南京同盟会工作的南京上江公学的凌毅、李华侬传达了光复南京的使命,并亲自摸排新军第九镇下级军官的思想动向,晓之以情,动之以礼,宣传革命大义。范鸿仙还夜闯第九镇司令部参谋官沈同午宅第,开展对新军上层军官的煽动工作,凭借与江宁藩司樊增祥旧相识的关系,请他出面在新军中燃烧革命的火焰。新军第九镇第三十五标第三营管带吴忠信是同盟会的同志,范鸿仙请他直接面对徐绍桢开展策反工作。经过范鸿仙苦口婆心、呕心沥血、远攻近交、合纵连横的努力,终于迫使徐绍桢下定决心,举起了反清起义的大旗。范鸿仙不辱使命,从他1911年10月25日搭乘沪宁火车来南京策反新军起义开始,近代南京的开城奠基礼,便由范鸿仙亲手持锹掀起了第一铲风尘。此间过程曲折纷繁、惊心动魄,可以说非范鸿仙不能为。
一切安排妥当后,范则返回上海筹集钱款、弹药,为起义做军需准备。
1911年11月7日,徐绍桢以演习为名,将部队开到了南京聚宝门外十里之处姑娘桥宿营,于次日凌晨3点进攻南京城,打响了南京光复、迈向光明的第一枪。战斗异常激烈,火光冲天。当晚7时许,一路军队向雨花台方向发起冲锋,但终因敌人防守坚强,起义部队寡不敌众,攻城无望,被迫撤退。起义的第一场战役失败。之后,中部同盟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分析局势,研究新的起义策略。范鸿仙思路明确、气势非凡地认为,欲定革命大事,非速攻南京不可。按照这一想法,会议决定组建江浙联军,由浙江都督汤寿潜、江苏都督程德全、镇江都督林述庆,淞沪都督李燮和及南京新军徐绍桢残部共同组织五路联军,会攻金陵,范鸿仙举荐徐绍桢为总司令。
11月15日,参加会攻南京的各路人马齐聚镇江,浙江派朱瑞为将率领三千人马,上海以洪承点为将率一千人马,淞沪以黎天才为将率六百人马,江苏以刘之洁为将率三千人马,加上镇江林述庆的三千人马以及徐绍桢的第九镇残部,兵力约三万人。同时,范鸿仙组织江南制造局赶制弹药,从沪上商界招募捐款作为军费源源不断运往镇江。11月23日,徐绍桢发出命令,各路按统一部署开赴南京城外作战。经过一周的激战,12月1日,林述庆部会同浙军、沪军攻克了天堡城(即中山门外紫金山第三峰),并占据这一制高点,攻克富贵山炮台,摧毁太平门城楼和北极阁宝塔两处武装力量。12月2日早晨,清军残部于太平门处投降。下午,徐绍桢的联军总司令部由马群入太平门,苏军自雨花台入聚宝门,凇沪军入仪风门,其他部队也相继入城,南京光复。
民国南京的奠定开城者
南京光复后,在宋教仁、范鸿仙等中部同盟会领袖的多方斡旋、协商下,组建了以程德全为都督的江苏都督府,并把江苏省省会由苏州迁往南京(南京至此成为江苏省省会)。程德全主政的江苏都督府,邀请宋教仁出任政务厅长、范鸿仙出任参事会长。但宋、范二人志不在此,他们有更远大、宏伟的事业要做。宋教仁急赴上海,为组建统一军政的中央政府、保全革命胜利果实而奔走。范鸿仙则看到了革命党人手中没有自己的军队而仰人鼻息的被动、尴尬,决定赴安徽招募、训练勇士,组建“铁血军”。
与此同时,在民主革命滚滚洪流翻卷中相继独立的南方各省,呼唤成立统一的临时中央政府、巩固革命成果的呐喊声,逐渐汇集成了以旧军阀黎元洪为首的武汉派和以革命党人、上海都督陈其美为首的江浙沪派,双方僵持不下,形成拉锯情势。南京的光复,如寒冬里辟地一声春雷惊醒了各方,迅速形成了定都南京、建立共和的共识。历史总是在必然中,以偶然的方式呈现。这时,在革命党人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孙中山回国了。12月21日,孙中山乘“地云夏”号邮轮抵达香港,并于25日到达上海,受到同盟会领袖黄兴、陈其美、宋教仁、范鸿仙等人的热烈欢迎,举荐其为大总统人选。12月29日,已聚集在南京的十七省代表开会选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16票当选。随即,与会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名电告在上海的孙中山:“今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选举临时大总统典礼,先生当选,乞即日移驾来宁,组织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沪专车赴宁,于当晚10点在总统府大堂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那一刻,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民主共和的国家政体,均在南京得以承载、实现,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大旗、厚重的华夏历史上,从此深深地镌刻上“南京”二字。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1日成立,至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职让位于袁世凯,整整持续了90天。期间,清帝宣布退位,南北统一,战事告终,中华民族和国家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全新时代。在这90天里,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机构,前后制定的法律法规有上百项,包括宪政立法、法规,以及行政性的、保障人权的、发展文化经济的法规,都是亘古未有、光耀史册的。如改国号,改纪年。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申令颁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1月2日,临时大总统孙文向各省都督发出改历改元通电:“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如整饬吏治,任人唯贤。3月2月,临时大总统下令明确规定:“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明确提出了公仆的概念。如改革教育。临时政府教育部提出五主义新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代替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性的教育制度,为教育近代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等等。而这些都归结于南京的光复。
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及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宣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建立,确立了建设现代中国的基本原则,开辟了中国走向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纪元。虽然它的存在只有短暂的3个多月,许多制度与政策都未及实践,但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国近代历史与南京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捍卫共和的模范捐躯者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由于革命的不彻底,同时也埋下了袁世凯褫夺革命果实、阴谋复辟帝制的隐患,范鸿仙睿智地看到了这一点,与后期改组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人一起开始了二次革命、三次革命的征程。1914年初,范鸿仙受孙中山派遣,冒险回到上海,谋划夺取上海镇守使公署的战斗。不幸的是,同年9月20日,范鸿仙被袁世凯指使的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暗杀身亡,英年早逝,年仅32岁。孙中山在范鸿仙殉难后告诉同志说:“其(范鸿仙)死与宋教仁相类……革命不患成功之迟早,而患死事之无人,有此模范,有此影响及于各省,则革命之成功当甚近耳。范君流血以种将来之果,断非徒死者也。”后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见范鸿仙夫人、亦是同盟会会员的李贞如时说:“鸿仙身后事,就是我党事,他日革命成功,一定为鸿仙举行国葬。”
1915年11月,蒋介石协助陈其美刺杀了上海镇守使郑汝成,算是为范鸿仙报了仇。1928年6月5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第122次常务会议,批准了蒋介石、于右任提议范鸿仙烈士附葬中山陵区议案。1935年4月13日,国民政府明令表彰先烈范鸿仙,追赠陆军上将,以崇报忠烈。1936年2月1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暨国民政府,于南京第一公园烈士祠,为范鸿仙举行国葬公祭大会并安葬于中山陵。
范鸿仙墓,现位于南京中山陵园东马腰东坡处,原墓的规模很大,有牌坊、墓道、祭堂、碑亭等,抗战中被毁。1972年,国务院指示江苏省人民政府修复范墓。同时,将范夫人李贞如的遗骨由汤山坟头移来合葬。范鸿仙墓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范鸿仙因辛亥革命而名垂史册,也因光复南京之第一功臣,成为近代南京的奠定之父、开城之父。自范鸿仙以后,其家族、后人均在南京繁衍、生活,为现代南京城的建设、发展建功立业。其孙女范烈孙女士,曾为南京市档案局领导干部,为弘扬先烈革命精神、传承民主爱国思想不遗余力。其孙子范毓虎先生,身前为全国政协委员、政协江苏省委员会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为统一战线工作、祖国统一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