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军书记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 2014-01-18 ]
点击:[ 9442 ]
汇聚起改革创新的强大正能量
——在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月1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按照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总要求,深入实施“八项工程”,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1%,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分别增长9.6%和11%,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党风政风焕发新的气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回首2013,我们在困难中砥砺奋进,在继承中开拓创新,不仅实现了良好开局,而且积累了应对困难挑战的新经验,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自觉。
过去的一年,在宏观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汗水。一年来,全省各级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生动地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示了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我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向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委员,同志们!
去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号角。中共江苏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改革开放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变革,永远都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进步,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只有改革,才能激发生机活力,才能推动发展更上一层楼。我们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着力破除头脑里的“深水区”,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举措和办法,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开创江苏“两个率先”新局面。
2014年,是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突破经济社会发展难点,抓住改进作风关键点,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点,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更加富有成效。新的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世界风云变幻,竞争更趋激烈,矛盾困难不少,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最重要的是急流勇进,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我们要使改革、创新、实干成为引领全省上下合力奋斗的关键词,成为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鲜明特点。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改革统领全局。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一招”,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还是增进民生幸福,无论是加强社会治理还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无论是繁荣文化发展还是改善生态环境,无论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还是加强党的建设,都要坚持从改革入手,在制度建设上下力气,在解决问题上求突破,最大限度打开社会创造活力的“闸门”。 “八项工程”是各项工作的主抓手,也是推进改革的主战场。要把改革作为推进“八项工程”的一条红线贯穿始终,找准全面深化改革和“八项工程”的“结合部”,进一步丰富内涵、提升要求、完善举措,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推动各项工程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万事开头难。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落到实处,放开用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管住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形成江苏强市场和强政府的正向叠加优势,让全社会感受到市场环境和创业条件在不断改善,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用创新推动发展。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展也好,工作也罢,都从不眷顾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们。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江苏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如何在转型升级中稳定经济增长,如何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何在改革发展中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如何利用倒逼机制改善生态环境,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改善民生,等等,这些问题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需要在实践中作出回答。守成没有出路,创新才是正道。我们要主动顺应新形势新变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发展理念,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不留后遗症的增长,使江苏发展行稳致远。要积极创新发展路径,坚持不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把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向前推进一大步,早日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创新是江苏精神的“灵魂”所在,只要我们秉承不畏困难、勇于开拓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在实践中铸就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激情和勇气,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就没有翻不过去的坡。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靠实干成就事业。事业总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道路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注重实干、不事张扬,正是江苏干部群众的鲜明特质。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全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都要行动起来,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逢山开路的闯劲、抓铁有痕的韧劲,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争取干一件成一件,努力把改革的愿景化为现实,把创新的思路变成行动,用奋斗的汗水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实干,反映的是精神状态,体现的是工作作风。去年以来,我省按照中共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开展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折不扣贯彻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一系列制度规定,紧扣“四风问题”,突出“四查四治”,推动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要求,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活动成果,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级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以优良的作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老百姓更多地得益受惠,使江苏的发展成为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
各位委员,同志们!
人民政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囊团、统一战线的粘合剂。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强调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这赋予了人民政协更重大的责任、更光荣的使命。希望全省各级政协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贴近中心大局、密切联系群众、锐意改革创新,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坚定政治方向,就是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与党委政府团结一心、同频共振、合力奋斗。贴近中心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聚焦深化“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开展协商讨论,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使履职活动更加契合中心任务和决策需要。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坚持民本理念和为民情怀,把群众路线贯穿于政协履职的全过程,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纾解群众情绪,及时向党委政府传递真实的界别民意,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做群众的贴心人、知情人、代言人。锐意改革创新,就是要发挥人民政协的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引导广大政协委员研究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同时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丰富拓展协商民主形式,加快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各级党委要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局工作来谋划和部署,把政治协商纳入党委政府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切实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为各级政协履行职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们相信,在中共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一定会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更大进步,以优异成绩迎接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改革才有活力,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不懈奋斗,共同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图/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