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民革组织建设年,民革南京市委不仅以组织建设带动多项面上工作同频共振,还深挖基层组织潜力,致力于激活基层组织建设的“神经末梢”。我们大力弘扬“三杆四爱”精神,通过打造思想坚定、政治可靠、作风务实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团结进取、创新有为、能力突出的骨干团队,助力基层组织强筋健体,活力提升。
提升基层组织活力是党派自身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应的现实问题,是一部分基层组织活动开展得不够规范,导致组织能力、履职能力面临着弱化的风险。基层组织的活力从哪里来?答好这个问题,是组织建设年的应有之义。在南京,各区级组织、各支部围绕增强组织活力这一命题,涌现出不少先进做法,体现了基层的首创精神,激荡了基层组织的“一池春水”。这些主题统一但各有侧重的“答案”,鼓舞着更多支部、更多党员加入对标找差、比学赶超的行列。
一
溧水区基层委员会的回答是“规矩”。
作为今年新成立的区一级基层组织,溧水区基层委员会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究其原因,班子成员们坚决抵制了民主党派是“松散组织”“联谊俱乐”等错误思想,把组织生活作为一项严肃的工作对待。他们建章立制,考核监督,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格外注重思想教育,帮助党员建立参加组织生活的行动自觉,形成“肌肉记忆”。
“敢抓、善抓党员义务,基层组织的活力就有保障。”溧水区基层委员会黄安化这样说。在他看来,民革《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党员有执行组织决议、缴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等各项义务,因此出现个别不交党费、不参加活动、见不着人的“三不”党员,基层组织应该做的不是向上级组织要政策,而是切实肩负起管理职责,找到工作抓手,促其从“三不”转为“三好”。
市委会监督委员会赴溧水调研
溧水区基层委员会率先成立了内部监督工作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工作是谈心:找班子成员谈心,聊秉公用权;找体制内的民革党员谈心,聊廉洁自律;找“三不”党员谈心,聊党员义务。组长李立超不仅打电话聊,还和黄安化一道上门走访这些党员的单位,了解他们无法正常开展组织生活的原因。若是单位不好请假,就去争取单位领导支持党派活动;若是党员自身思想认识不到位,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开展严肃的批评教育。支部班子的积极走访,让溧水区基层委员会的“三不”党员数量归零,凝聚力涨满。
以“规矩”为思路破题的,还有经济支部等基层组织。这些支部制定了党员考核量化办法,对党员履职情况进行打分,作为鼓励与推荐的依据,得到了党员们的认可支持。
二
江宁区总支的回答是“榜样”。
在去年的民革示范支部的评选中,江宁区经贸一支部赢得了“全国示范”的殊荣,极大地鼓舞了全区各基层组织争先创优的热情。在组织建设年工作动员会议上,江宁区总支提出接力创建示范支部的工作目标,成立时间较早、基础较好的支部纷纷自告奋勇,新成立不久的南瑞支部也跃跃欲试。最终,光荣的任务落到了江宁区综合支部的肩上,支部主委翟启智作了激情洋溢的表态发言:“我们支部成立早、人数多,党员们代表性强、积极性高,别人能做到的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
翟启智知道,创建全国示范支部仅有热情是不够的,细化的评分、激烈的竞争,倒逼支部将工作开展的更细致、更规范、更突出。虽然第二批示范支部评选是明年进行,但各项准备必须以时不我待的劲头从现在就起跑;虽然有兄弟支部成功创建的经验在前,但全国各地的支部又何尝不是铆足了劲学习示范,争创一流?
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讲座
一番分析后,总支和支部制定了创建计划:先学习、再消化,最终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总支委派宣传委员高洁担任“创建大使”,全力支援综合支部筹备创建事宜。选择高洁,不仅因为她热心党务工作,更看重她承担了第一轮创建示范支部中的许多具体工作,如台账整理、资料收集等,她都“门儿清”。
高洁归纳的几条创建心得,很快就转化为综合支部的具体行动:规范党建工作和活动记录,按类立卷归档;按“六有”标准,将党员活动阵地升级提档为“中山博爱之家”;进一步激发党员参政议政的热情,比谁的选题更契合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比谁的文字更规范准确,比谁的建议更专业具体切实可行……
示范支部是学习的榜样,是赶超的目标,是基层活力的“加油站”。
三
鼓楼区总支的回答是“关爱”。
在南京,鼓楼区被称为“首善之区”。鼓楼的民革组织把“向善行善”作为行为准则,把对同志、对社区、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激发支部能量的精神力量,谱写出一曲博爱之歌。
民革中央万鄂湘主席指出,开展好社会服务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困难的民革党员,民革组织是大家庭,要“把每一位家人关爱好”。鼓楼区离退休二支部的主委蒋书秀,就是这样一位把支部成员真正当成家人关爱的民革党员。支部里,谁家里有喜事,谁遇到了难题,谁老毛病犯了,她都清清楚楚,一得空就上这家走走、去那家看看,为退休党员们送去组织的慰问。今年,支部里81岁的党员胡老因病去世。蒋书秀心中难过,更理解老人家属的悲痛之情,时常开导他们,每“逢七”都联系关心。胡老的儿子感叹,就连亲戚都做不到这样,民革组织对党员的关爱真是情暖人心。
有组织关爱,更有家国大爱。鼓楼区经贸二支部党员郭韬,自2012年起前往四川大凉山义务支教,后主动要求调去藏区最偏远的山区。支教至今,他克服语言沟通、饮食习惯、交通信息等一系列困难,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为援藏教育做出了贡献,树立了民革党员的模范形象。
郭韬分享支教故事
在郭韬假期回宁期间,支部上门看望慰问,并请他主讲“中山博爱讲堂”,让更多党员得到熏陶。今年的民革新党员培训班上,郭韬分享了他的支教故事,让新党员们感受到心灵的涤荡。民革党员杨金保在培训班结束后,萌生了资助藏区学生的想法,他联系了即将返回支教的郭韬,希望把更多爱心送进藏区。
郭韬对藏区孩子们的关爱,成为鼓楼民革“首善”精神的最佳注解,鼓舞激励着更多民革党员建功立业、回馈社会。在关爱的传递中,党员的心更齐、组织也更有力。
四
建邺区综合支部的回答是“创新”。
石建军担任支部主委的时间不长,可他关于支部管理的办法还真不少。他制定了党员管理考核办法,在支部中选举了一名监督委员记录党员们的履职情况,相关的量化打分定期在支部群里公布。党员们不想“吊车尾”,就必须拿出干劲来主动履职。
“一日主委”组织支部活动
可是光这样,也解决不了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怎么办?石建军思前想后,既然民革党员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何不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力?他创新了一套“一日主委”的管理办法,让支部20多名党员每人轮流当一天“主委”,负责制定一次支部活动计划。这样一来,党员们各展所长,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就大大提升。体校老师胥锐组织了一场防身术培训,书院负责人颜漫丽开设了一堂甲骨文与中华文化的讲堂……这些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党员们高涨的参与热情。
石建军还学习中共的“政治生日”做法,在民革党员入党日当天寄去纪念卡片,鼓励大家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更多贡献。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收到纪念卡时,不禁热泪盈眶、豪情满怀。
肯琢磨、会探索,石建军这位“新人主委”用成绩说明,加强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守正与创新缺一不可。
结语
南京民革各基层组织,在激发活力上都有各自的“绝活”:玄武区总支写好“担当”答卷,在主城区努力开辟了多层次的“中山博爱之家”;秦淮区总支唱响“风采”之歌,打造了“中山博爱之声”合唱团特色品牌;栖霞区总支绘就“扶贫”画卷,助力对口帮扶的纳雍县参展南京农业嘉年华……
基层组织是民革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一线阵地”,是广大民革党员履职尽责的“坚强堡垒”,它们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直接影响到民革的履职能力和形象。在组织建设年激活基层组织建设的“神经末梢”,形成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将长期为基层组织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确保民革参政党事业根深叶茂、朝气蓬勃。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36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