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江苏省直企业二支部成立于2012年9月12日,由民革江苏省直工委中的青年企业家组成。支部现有党员55人,平均年龄44岁,中级以上职称党员13人,具有民革特色党员23人。2019年,支部被评为第一批“民革江苏省示范支部”;2021年,支部被评为第二批全国“民革示范支部”。
一、以思想建设为根本,锤炼政治高度
思想政治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支部致力于在思想建设上下真功夫、求真实效,不走过场,不务虚功。根据民革中央、民革江苏省委主题学习部署和年度工作重点,支部每年制定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使政治学习常态化、制度化。
2019年6月,支部组织党员赴遵义会议会址,开展“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七·一’红色文化教育活动”;10月支部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展集中学习研讨;2020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支部邀请戴安澜将军之子戴澄东给青年党员讲座《我的父亲戴安澜将军》,共同追忆抗日英烈;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支部联合民革江苏省直机关三支部、民革上海市长宁区一支部开展跨地区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先后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四行仓库纪念馆、民革前辈朱学范故居,重温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和民革历史;活动还邀请谢晋元之子谢继民和党员座谈,“沉浸式”情景教学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
在自主开展主题活动之外,支部还积极参与民革江苏省委主办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如中山博爱讲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扎扎实实筑牢了支部党员的思想根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参政履职的建言人、肝胆相照的同路人成为支部党员的普遍共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
二、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凝练情感深度
组织有温度,党员有“黏度”。支部党员90%以上是“创一代”——自主创业的青年民营企业家,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普遍拥有留学经历、国外工作经历和拓展海外市场经历,工作中他们敢闯、敢拼,有强烈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部还深入了解每位党员的基本情况,确立打造“服务型支部”目标,找到凝聚组织力量、发挥党派作用的突破口。
一是建立走访机制,加强情感联系。支委会成员定期走访党员和党员企业,准确掌握每位党员的个人情况和企业情况,及时为党员排忧解难,让党员时刻感到支部就在身边,让支部成为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坚强后盾。2020年防汛期间,支部了解到党员施工企业承担了南京三座河堤的防汛抢险任务,支委会积极联系河海大学水利专家协助巡查河堤,排除河堤隐患,为党员企业胜利完成防汛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组织建设年,支部尝试工作创新,为每位党员送上“政治生日卡”——在每位党员的入党日送上一张生日卡,卡片上写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章程》其中的一句话,不仅让党员牢记自己的政治生日,更提醒党员时刻不忘学习党章、牢记民革党员身份,不断增强党员的政治认同感、使命感和组织归属感。2021年,支部之歌——《博爱之歌》MV制作完成。这首歌由支部党员作词、作曲、编曲、拍摄,支部全体党员共同演绎,进一步厚植了支部党员之间的情感深度。
二是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既抓“走出去”,又抓“请进来”。青年企业家既有发展事业的需求,又有服务社会的愿望。支部积极利用党派资源为他们搭建平台,引导他们走出去,与全国各地优秀民革企业家学习交流,同时邀请兄弟省、市民革组织和企业家来宁为青年党员传经送宝。2019年3月,支部与中共南京市青年民营企业家联合会支部开展共建交流座谈会。2020年6月,支部组织沪宁两地民革企业家就长三角区域内民革基层组织如何进行跨省联动、搭建区域联动合作平台进行交流探讨。截至2021年10月,支部已与民革中央直属第四支部、民革北京市海淀区十一支部、民革河南省直八支部、民革遵义市第四支部、民革上海市长宁区一支部等16个支部开展共建,结为友好支部。
三是组织活动常态化,以活动促发展,不断提升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热情。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支部共开展各类活动19次,其中,集中学习6次、集体调研活动4次、基层支部共建交流活动5次、帮扶慰问活动4次,基本做到月月有活动、次次不重样。支部要求支委班子成员每次活动都参加,其他党员视情参加。因为活动频率高且类型多样,能满足党员的不同需求,支部每位党员每年参加活动都在3次以上,“有困难找支部”已成为支部所有党员的“习惯”。支部成立9年多来,先后6次获得民革江苏省委、省直工委授予的“先进支部”荣誉称号,15位党员获得民革中央、民革江苏省委、省直工委的先进个人表彰。
三、以参政履职为核心,淬炼能力强度
参政履职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支部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民革重点分工领域问题,积极开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
2019年6月,支部组织党员前往纳雍县猪场村实地开展调研工作,走访村里贫困家庭、老兵家庭、失学家庭,并在和猪场村村委、村民代表在座谈会上就村干部和村民提出的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2020年11月,支部组织党员对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古邳镇、高党镇调研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实地考察生态农业示范区、村民大舞台、新型农民聚居区、稻蟹共作示范区、万亩薄壳核桃示范区等新农村建设情况。2019年至2021年,支部共提交社情民意信息70篇,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民生等多个领域,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省、市、区相关部门采用。
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议政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支部突出党员企业家特色优势,把社会服务作为展现民革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自成立至今,支部向纳雍地区累计捐款212000元,支部党员企业针对纳雍贫困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开展招聘,第一批招聘600多个岗位,目前已全部到岗。2020年,面对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支部党员积极响应民革中央、民革江苏省委号召,自发向各级防疫部门、居民社区等捐赠现金36万元,捐赠防疫物资折合人民币200余万元。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被有效控制,支部工作重点转向帮助支部党员企业有序复工,紧急联系防疫物资采购渠道,联系采购五批次医用口罩25万只提供给党员企业复工使用。2021年7月,南京疫情爆发,支部党员再次向社会各界捐赠38万元现金和物资。
2019年,支部社会服务工作被人民网、民革中央网站等媒体以《开启省直基层组织定点扶贫新探索》为题进行报道;2020年支部获得民革江苏省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称号,5位党员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区县级人大政协换届中,支部有5位党员担任人大代表,10位党员担任政协委员。党员们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在更大、更高的平台上参政履职,树立了民革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精炼价值广度
促进祖国统一是民革的工作重点之一。支部充分利用党员多有海外求学工作经历、联系广泛、思维活跃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组团出访、主办活动、亲友接待、文化交流等方式扩大与台湾人民以及海外华人的交流往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来年,支部先后参与接待了洪秀柱、郁慕明、郝伯村等台湾政党领袖,以及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林上元等。2018年支部组织党员赴台湾考察交流,时任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郝柏村、蒋万安出席欢迎晚宴。2019年支部党员参与接待来大陆参访的王文爕上将、胡琏孙女胡慧珍女士、吉星文幼子吉民立先生、张铸勋、韦家庆两位台湾退役中将。2020年支部积极协助因疫情无法前来大陆的台湾高雄刘德文里长落实老兵骨灰回大陆事宜,刘德文十七年来往返两岸200多次,护送在台大陆老兵的骨灰回大陆老家安葬,被国台办、央视称为“灵魂摆渡人”。2021年元宵节,支部与两岸青年孵化器联盟共同承办了“经典浸润人生 书香伴我成长”两岸青年读书交流会,活动由《团结报》文化周刊发起,得到南京市鼓楼区台办的大力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加深了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同时支部党员对台湾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加坚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示范支部创建是起点不是终点。民革江苏省直企业二支部将继续围绕民革中央、民革江苏省委工作重点,持续加强思想建设,稳步做好组织发展,着力提升履职能力,打造社会服务和祖统工作品牌,大力弘扬“三杆四爱”新风尚,把支部建设成为有思想、有温度、有高度、有广度的“博爱之家”。(作者:冯小梅为民革江苏省委组织处四级调研员,曹薇为民革江苏省直企业二支部宣传委员)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1089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