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聚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基层支部 ——民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部履职实践

发布日期:[ 2025-11-20 ]   点击:[ 72 ] 作者:[ 沈 捷 ]

民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支部成立于2011年,目前共有党员22人,平均年龄48岁,其中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学历7人,硕士学历9人,分布在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各个关键岗位,是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年龄梯次分明、业务能力突出的骨干队伍。自成立以来,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四新”“三好”要求,以“政治引领、组织筑基、履职增效、服务为民”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在实践与创新中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发展之路,展现出新时代基层支部的蓬勃生机与活力。2024年,支部被民革中央评为“民革示范支部”。


以思想铸魂为核心,构建政治学习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建设是支部工作的生命线。支部始终把强化理论武装、坚定政治信念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支部定期召开专题学习会,及时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最新精神和民革上级组织的工作部署。不仅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还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确保学习内容既符合政治要求,又贴近工作实际。


除了常规学习,支部还创新学习形式,组织党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让党员们深刻感悟多党合作的光荣历史,增强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支部鼓励党员业余时间自主学习,撰写读书心得,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思想建设工作,党员们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高,进一步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更好履行参政党职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以人才强基为导向,锻造高素质党员队伍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支部发展的根基。支部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质量并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代表性强的人才队伍。在发展新党员时,严格标准程序,注重考察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和社会影响,特别关注发展那些在本专业领域有突出成就、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的中青年骨干,为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奠定基础。


支部高度重视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党员培养体系:对于新党员,开展“入门教育”,帮助他们尽快了解民革历史和多党合作制度;对于青年党员,实施“成长计划”,通过压担子、交任务,促进他们快速成长;对于骨干党员,搭建“展示平台”,推荐他们参加各类培训、调研和协商活动。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支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专业领域和服务社会中取得了突出成就,成为支部发展的中坚力量。张嘉、刘梅红为深切护理、急诊护理做出了许多创见性的工作;于炎、张薇玮在眼科疾病的科研与临床治疗方面取得突破,多次获得各级各类表彰;路华夫妇长期坚持参与公益事业,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卢凯华积极投身健康科普工作,荣获“全国十佳科普个人”称号;沈捷撰写的论文被全球最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全文Review及Diabetes发表,他担任第十三届欧洲糖尿病年会主席,显著提升了中国在该领域的话语权。


以履职尽责为使命,提升参政议政质量成效


参政议政是民革的主要职能。支部坚持“问题导向+专业优势”,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发挥党员专业优势,深入调研、积极建言,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意见建议。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支部党员展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当发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颜真卿故居因道路扩建面临拆除风险时,沈捷第一时间通过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等多种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兼顾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可行性方案。如今,魏源故居得以留存,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参观者上万人次,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支部党员提出了许多专业性意见。2018年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发生后,支部党员立即行动起来,深入调研疫苗研发、生产、流通、接种等各个环节,提出了要重视疫苗生产监管、加强自主开发疫苗、保护国人生物资源利用的建议,为推动我国疫苗生产监管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促进祖国统一方面,支部党员也作出了独特贡献。沈捷长期从事大陆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人群遗传一致性研究,通过遗传发生树和遗传相似性比对研究,用大量科学数据证明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遗传渊源,为驳斥“台独”分裂言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擦亮医疗卫生特色品牌


作为以医务人员为主的支部,始终把服务人民健康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自身专业特长,持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形成了具有医疗卫生特色的社会服务品牌。


支部定期开展大型义诊活动。每年或单独、或联合,深入基层开展五至六次大型义诊活动。选派党员专家赴泗洪县天岗湖乡等经济薄弱地区送医送药,组织党员专家赴泗洪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支援,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诊疗服务,还通过教学查房、手术示范、专题讲座等方式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有效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支部还密切关注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组织党员赴淮安工地为筑路工人进行健康咨询和检查,到各级学校为青少年和教师开展医疗健康指导和免费体检工作,深入社区为居民普及医疗知识和提供专业医疗服务,这些活动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也扩大了民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支部党员总是冲锋在前、勇担使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体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王茜主动请缨参加江苏省援鄂医疗队,在武汉奋战两个多月,抢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荣获“民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韩笑、沈捷等党员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多方筹措防疫物资,捐赠给抗疫一线;支部还有许多党员坚守在本院疫情防控最前线,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健康。疫情期间,支部三次组织特殊党费缴纳活动,募集资金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支部党员用专业和奉献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展现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的责任与担当。


荣誉既是动力,更是责任。“民革示范支部”称号,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支部将以此为新起点,团结带领全体党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建设高水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基层组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系民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部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移植免疫与HLA检测中心原主任)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 履职能力建设年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履职能力建设年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