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府资源引领作用 着力将昆山打造成为台青就业首选地

发布日期:[ 2021-07-30 ]   点击:[ 8044 ] 作者:[ 胡 明 ]

4cd3d4c5bc7b6d21dc28a9835575818f.jpg

围绕打造台青就业首选地,昆山市政协领导到访南京大学,与台籍留学生、交换生座谈交流


多年来,昆山紧紧围绕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和惠台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立足昆山经济社会发展和昆台合作交流实际,积极推动昆台两地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着力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务实推进昆台两地经济社会深度交流、融合发展。随着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深入进行,两岸青年交流也日益频繁,昆山作为台企台胞扎根的集聚地,对台湾青年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围绕“发挥政府资源引领作用,着力将昆山打造成为台青就业首选地”这一课题,民革昆山基层委员会课题组密集走访了在昆众多台企、有关部门以及台籍学生和交换生较为集中的南京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通过前期调研,笔者认为,昆山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发挥政府资源引领作用,通过找准政策着力点和抓手,打造台青就业首选地应大有可为。


一、积极探索创新,吸引更多台青圆梦昆山


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要勇担重任,团结友爱、携手打拼。我们热忱欢迎台湾青年来祖国大陆追梦、筑梦、圆梦。”昆山作为大陆台商最为集聚、两岸交流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在对台工作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昆台两地经贸合作日趋深入相比,昆台两地青年交流仍相对薄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要深入了解台青就业诉求。在台湾岛内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势下,西进大陆正成为台湾岛内年轻人中的一种新的思潮和选择意向,广大台湾青年在大陆求学、工作、生活的数量越来越多。但相当数量的台湾本土青年对大陆并不熟悉,对昆山与台湾之间的紧密联系没有深入了解,对昆山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文化特色缺乏深入认识。我们要吸引更多高素质台湾青年来昆山就业,就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和对生活等的各种需求,采取多种措施宣传昆山对台优势,力争吸引更多的台青在昆山就业创业。


二要充分发挥昆山既有优势。2020年是昆台融合30周年。30年间累计有5300多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近10万台胞在昆山安居乐业。昆山作为对台工作的前沿,三十多年来创造了许多独到的工作经验,也从中摸索了许多做好对台工作的规律,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形成了对台政策优势、产业融合优势、人脉相通优势,尤其是两地民众心灵契合度高,不论岛内政局如何变化,两地交流都能保持长流水不断线的常态。昆山亦已成为两地人们的共同家园。这是昆山相对于其他城市的比较优势。当前,昆山已经进入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的新阶段。“十四五”规划的实施也将为有意愿来昆的台湾青年带来广阔机遇,为台胞在昆山追梦、筑梦、圆梦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特别是在与台湾青年专业优势相契合的服务业、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等领域,昆山有基础、有特色,应着力打造成为吸纳台青就业创业的“首选地”。


三要大胆创新,敢于先行先试。近年来,中央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惠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正确方向不断前进。但同时也要看到,2016年民进党执政以来,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给两岸交流、特别是两岸青少年交流交往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台湾当局极力阻扰、抵制大陆出台的惠台政策,给对台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和阻力。昆山在对台工作中具有特殊地位,面对台海复杂严峻局势,要倍加珍惜和运用好已有优势和经验,遵循中央对台工作的方针原则,把握大势,自觉消除模糊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扛起使命担当,在昆台两地青年交流交往上做出更多探索性、创造性、引领性工作,再创昆山对台工作新优势。


f5ebd1b51be4ccb6f20770d36a641307.jpg

2021年5月11日至12日,“华灿奖”组委会走访调研昆山市港澳台青年参与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二、坚持问题导向,健全完善台青就业支持体系


台湾青年在大陆发展,关键是就业。昆山市于2015年7月就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同年,昆山两岸青年创业园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从2017年起,连续三年累计有近500名大学生来昆山开展实习活动。昆山在全省率先创新增设司法、环保、社区服务等基层实习岗位,并将实习岗位向台企、民企、国企、银行、基层单位延伸。实习学生在上交台湾电电公会的实习总结报告中,均表达了来昆发展的意愿。组织台湾大学生暑期来昆实习得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时任会长陈德铭的专门批示,建议在全国推广昆山接待台湾大学生实习的经验。但有关惠台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一要提高政策针对性。针对台湾青年对昆山的认知度和知晓度不高的现状,要充分发挥在昆台企、台胞作用,选择在昆山的台生、青年台商等为研究对象,结合海峡两岸青少年所处时代背景、地域特征等,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台湾青年在政治、文化、学习、创就业、婚姻家庭、社会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特征,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要清除台青就业创业障碍。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台资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简化办理手续,明晰各项管理规定。尽快建立高效、快捷的审批机制,为台青实习、就业开辟“绿色通道”。本地企业也要适度增强对台方面的业务拓展,与台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创造条件鼓励两岸青年共同创业、联合研究。通过技术的合作、开发,对创业商业模式的共同思考、探索,达成优势互补,推动两岸青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合作的契机,为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三要提供更多实习交流机会。有调查显示,有过大陆旅游或学习交流经历的台湾青年赴大陆发展的意愿显著高于未有大陆经历的。为此,一方面,昆山要为台青提供更多的交流观摩机会,将实习实践作为台青赴昆山就业创业的前置工程。目前,在大陆有9万多家台资企业,昆山有5000多家,每家台企每年若能接纳3~5名台生,加之持之以恒地推动这项工作,假以时日,在昆山就业台青的数量和规模必将大幅提升。要加快青创园建设。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完善服务平台、举办交流活动、聘请创业导师、就业培训指导、技术支持等方式,为台青就业创业培育优良土壤。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台商作用,吸引台生来昆实习和就业。与此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区等设置实习岗位,吸引台湾青年参与,通过实践了解昆山,增强对昆山认同感,为其就业创业创造认知条件。


三、做好组织保障,发挥政策资源最大效应


积极吸纳台青来昆就业创业,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既要加强统筹,又要突出重点,在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坚持找短板、破难题、创亮点。


一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加强台青就业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台湾青年来昆就学、实习、就业、创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工作方案,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形成工作合力,把昆山打造成台湾青年在大陆追梦、筑梦、圆梦的首选之地。设立“台湾青年就业专项基金”,通过政府拨款、企业捐助、民间捐款等多种渠道筹集经费,用于资助各类两岸青年就业创业交流活动,资助专家学者开展对台湾青年群体的学术研究,奖励为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等。


二要做好服务保障。加强政府各部门与各类涉台组织的协调整合,开设针对台湾青年的人才市场,举办两岸青年创业论坛,为台湾青年到昆山就业提供就业推荐、政策咨询、职称评定、台湾学历认证等服务。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大陆企业招收台湾青年实习和就业。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在增强招聘信息多渠道传播的同时,完善就业指导中心线上和线下基础设施。加强信息核心网站建设,保证招聘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并有专人负责给予咨询与答疑。大力发挥台青会的组织力量,收集工作信息,鼓励成员相互帮扶,帮助在昆台湾青年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三要落实“同等待遇”。发挥政府资源引领作用,试点开放更多非涉密事业单位供台湾青年报考。推动两岸证照互认,扩大开放台湾青年在大陆参与各类证照考试,参评各类专业技术职称。推动有意愿在昆山长期发展的台青享受居民待遇,让惠台政策切实帮助台湾青年,解决他们在昆发展的“在地化”或“本地化”问题,对昆山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促使他们加速从“异乡人”到“一家人”和“命运共同体”的转变。继续研究出台便利台湾青年人来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措施,让台青切实感受到在昆山“就业领域更加宽泛、门槛更低,生活和出行更加便利”。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进入新时代,完成祖国和平统一仍是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两岸青少年不仅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群体,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力量。他们身上担负着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民革昆山市基层委员会还将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关注,做好调查研究,宣传落实政策,及时反映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民革的界别特色和优势,积极献计出力,为昆台两地融合发展和祖统工作作出新的积极贡献。 (作者为民革昆山市基层委员会主委,昆山市政协副秘书长、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