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心田(1903-1998),河南南阳县人,1921年投入冯玉祥的“模范军”,此后长期在冯玉祥将军身边工作,是西北军的历史见证人之一。1926年随冯玉祥将军访问苏联,入苏联基辅军事学院留学4年。1941年任第33集团军少将高级参谋。淮海战役前夕,协助张克侠、何基沣策动59军、77军前线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尹心田加入民革,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贡献了自己的积极力量,后在南京师范大学离休。
成长蜕变:从农家子弟到革命战士
一、农家启蒙,志存高远。1903年,尹心田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尽管家境贫寒,但父亲作为读书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尹心田自幼便接受了良好国学启蒙。在会考作文《人贵有恒》中,他便展现出“人生要有志气、做事业、择善道、持之以恒”的立人信念,为人生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石。
二、五四洗礼,投身革命。中学时代,尹心田关心国事,积极投身“五四”反帝运动,参与反对在巴黎卖国条约上签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等爱国活动。他在日记中写下“国家兴亡,人各有责”,救国信念自此深植心中。1922年,他怀着对冯玉祥“模范军”的景仰,弃笔从戎,投奔冯玉祥,踏上革命征程。
三、留苏锤炼,思想升华。在冯玉祥的带领下,尹心田快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革命战士。1926年,尹心田随冯玉祥赴苏联考察,期间被派往苏联基辅军事学院学习炮兵专业。在苏联留学的四年中,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潜心研究马列主义,思想得到了极大地锤炼和提升,为日后的革命工作积蓄了强大力量。
淬火成钢:抗战烽火中的英勇担当
一、凝聚力量,打造“红色据点”。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隐居山西汾阳创办军校,委任尹心田为军校教育长。尹心田以此身份为掩护,在校内宣传进步思想,将汾阳军校打造成白区内的“红色据点”。他收集情报、联络进步人士、培养革命力量,抗日同盟军二师地下党组织由此建立,同盟军五师、六师、十八师等的主要营、连级以上骨干也多由中共地下党员担任。汾阳军校成为山西乃至华北地区积蓄和输送抗日力量的重要基地。
二、奔赴前线,英勇抗击日寇。全面抗战爆发后,尹心田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1933年初,热河沦陷,察哈尔告急,冯玉祥在张家口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尹心田任第一团团长率部参战,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两个月鏖战,同盟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光复战略重镇多伦,用鲜血捍卫了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首次从日军手中收复失地,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1941年,尹心田在张自忠将军领导的第33集团军晋升少将,参与指挥武汉保卫战、鄂北会战等重大战役,取得辉煌战果,仅襄河战役就歼敌4.5万人。
三、坚守后方,助力持久抗战。在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尹心田不仅在前线英勇作战,也注重后方的建设与稳定。1940年前后,他任冯玉祥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通过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联络,亲自动员、护送亲戚、朋友和100多名进步青年奔赴延安,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走上革命道路,为抗战后方输送人才。同时,他牢记冯玉祥教导的“真爱民,不扰民,誓死救国”的誓言,经常帮助驻地百姓收庄稼、挑水、劈柴、修路、挖渠等,深得民心,动员了大批民众参军参战,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平凡铸伟:教育与统战的双重贡献
一、投身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新中国成立后,尹心田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南京军事学院及南京师范大学等校从教38年。在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尹心田勤恳工作、生活朴素、乐观开朗,深受师生的爱戴。他常以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自勉,注重培养学生品德情操。此外,他还参与多部书籍的编辑整理工作,为近现代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二、心系统一,凝聚爱国力量。尹心田积极投身爱国统一战线事业,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利用自身影响力和人脉联络各方爱国力量,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尹心田与夫人黄续汉在南师大校园结缘,两人伉俪情深,对学校有着深切的感情,捐出了大部分积蓄用于支持南师大金陵女子学院的恢复工作。
三、遗体捐献,彰显大爱无疆。1998年11月30日,享年96岁的尹心田先生在睡梦中安然辞世。临终前,他留下两件令人动容的遗物:一帧遗照,他幽默地对镜中的自己说:“老朋友,时间不多了”;一份遗嘱,他郑重声明“遗体捐献给南京医科大学,用于医学教育事业”。这位忠肝义胆的老人,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在国家安定时为教育和统一事业费尽心血,捐献遗体更彰显其大爱精神。
尹心田的一生是英雄主义精神的生动诠释,先后荣获由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联合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和8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追求真理、坚守信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这些优秀的品格成为历久弥新的精神坐标。
八十年岁月沧桑,山河已无恙,硝烟散尽处,忠魂永长存。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让我们铭记这位跨越世纪的爱国者与教育者的光辉事迹,让他的精神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文章来源于南师大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5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86 位访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