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在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布日期:[ 2012-09-13 ]
点击:[ 6646 ]
赵 凯
支部是民主党派组织的最基层单位,也是民主党派成员融入党派活动的最直接平台,卓有成效的支部工作将对民主党派职能履行和自身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基层支部主委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头人,支部建设的水平与支部主委的素质和能力密不可分。2007年民革常州市委率先以“一支部一调研,一党员一建议”为抓手,进一步强化支部建设和履职能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当前民革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目标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尚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有些问题也已成为了当前各民主党派基层支部的通病。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对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在职能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一、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在履行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政党意识淡薄。目前,不可回避地是民主党派成员中还有不少人政党意识和政治意识比较淡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性质、职能及优良传统认识不够,对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民主党派成员甚至把今日的民主党派等同于群众团体或艺术团体,更有甚者存在“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依附”或“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下属组织”的错误混乱思想。
功能定位模糊。支部本是联系民主党派成员的纽带,是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的基本单位,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主体和目标,搞好支部职能履行工作,对于提高本党派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着重要作用。但不少民主党派成员将支部功能仅仅定位于组织支部成员开展活动,一部分认为支部只是个组织形式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在认识上还比较模糊,尚未统一思想认识,导致支部职能基本被空置。
组织活动单一。随着民主党派成员的年轻化和多元化,支部原有的活动方式越来越缺乏吸引力,集中表现出质量不高、出勤率低、主题单一、内容缺乏等现象。有些支部为了吸引支部成员参加活动,多把聚餐、出游、联谊等项目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虽然支部成员愿意参加,但却偏离了学习、教育、调研、社会服务等民主党派支部活动应有的主题。
整体履职能力偏弱。民主党派成员多为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人是单位的行政领导或业务骨干,但因工作繁忙,投入到参政议政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发展建设大局知情不足,本身具备的参政议政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体现不大。少数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积极性较高,但因其自身能力限制、调研不深入、知识欠缺等原因,导致参政议政的政策层面、前瞻性、建议深度和可操作性并不强。
支部制度建设滞后。当前大部分民主党派支部没有健全的支部制度,多数是从成立之初就忽视了制度建设,也鲜有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发扬。通过对比发现,那些获得民主党派全国表彰的优秀支部,基本上都重视支部制度建设,能够贯彻执行支部不成文的规定(多数是支部传统),如支部主副委责任分工、主副委沟通习惯、支部定期活动、支部集体学习,等等,这对支部组织建设成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支部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展开、落实党派中央、市委、区委、统战部布置的阶段工作和任务。
支部空心化趋势明显。随着民主党派支部发展,越来越多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年轻成员进入支部领导班子,他们的新思想、新观念给支部工作带来新的活力,但由于他们党龄较短、对党派工作不太熟悉,加上本职工作比较繁重,没有太多的时间过问党派工作,极易致使支部工作出现真空状态,支部凝聚力越来越弱,出现所谓“班子是散的、活动是空的、职能是白的”空心化现象。
二、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做好履行职能工作的途径分析和对策思考
走访发现,不少民主党派成员认为民主党派基层支部不是一级政权,不应以履行参政议政为主。这是一种明显错误的观念。200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民主党派、无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和形式做了明确规定。民主党派也均在党章中将“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特色事业的参政党”、“致力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致力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等作为本党派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以上可见,基层支部作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履行民主党派职能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也证明,基层支部和成员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职能履行的力量之源,其履行职能有利于集中党派群体的智慧,有利于促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
然而,多数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对于支部履职途径和形式的认识还很模糊,部分更是知之甚少。通过学习多党合作制度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可知,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参政议政的途径和形式具体有:一是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政策咨询报告上报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供决策参考;二是在各级政协中,以党派的名义在政协会议中发表意见、提交集体提案,或党派成员以政协委员身份提出个人提案,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三是应邀参加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召开的各类通报会、协商座谈会,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四是支部或成员,对所在单位的相关工作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本单位工作的良性开展;五是民主党派成员受聘为各级政府的特约检察员、监察员、监督员、行风评议员等,代表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六是民主党派成员个人将生活中了解到的事关大局和民生的信息,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向上反映;七是集中力量开展有特色、有主题、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为此,笔者认为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应结合民主党派职能、履职途径和支部实际,深入研究职能履行和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支部的履职能力。一是要求基层支部和成员自觉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法律和法规,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时事形势,掌握国情和区域情况,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二是明确支部组织生活主题,要从如何围绕参政议政来引导成员围绕地区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表达意见和建议,提高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三是要积极提高成员对参政议政的认识, 尤其要加强年轻成员的再教育工作,帮助他们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提高政治敏锐性,强化参政议政责任意识,提升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四是要引导基层支部和成员勤于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微观扩展到宏观看问题,形成有深度、有参考价值的议案、提案、建议或意见。五是鼓励基层支部和成员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用创新精神,深入研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自身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
三、民主党派基层支部主委在履行职能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民主党派基层支部自身建设和职能履行的好坏,支部领导班子是关键,尤其支部主委必须要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对于民主党派基层支部主委如何提升自身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强化支部主委素质培养,从而发挥其主委的带头和引领作用。
一是“打铁先得自身硬”,要勤于学习。支部主委虽然是处于党派工作中最基层的组织,却是支部工作的“领头羊”,必须要勤于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文化修养以及工作能力,拥有开阔的思路、开放的心态以及强烈的使命感,成为支部的标杆,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支部成员的信任和支持。
二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遵章守纪。支部主委在组织支部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并带头执行和维护好民主党派党章、上级组织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以律己,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组织和成员的监督,才能让支部成员心服口服。
三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心系成员。支部主委除了要热心党派工作,还要经常保持与成员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成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帮助成员解忧解困。同时,要根据每一位成员的情况和特长,合理分工,人尽其才,积极履行支部的职责和任务,发挥支部的整体作用。
四是“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要凝心聚力。民主党派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单位,成员之间接触和了解较少,不利于组织凝聚力的提升。支部主委要熟练运用“收口又收心”的巧技,提高组织能力,在每次支部活动和组织生活前,支部主委要与支部班子事先进行认真的筹划,确保支部组织生活有主题、有形式、有内容、有吸引力,提高支部工作的凝聚力。
五是“愿为他人做嫁衣”,要甘愿奉献。支部主委要有奉献精神,主动关心成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反映成员的意见和要求,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处处为成员着想,懂得顾全大局,以维护支部的团结与和谐,真正把支部建设成为“自我教育的学校、团结互助的集体、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
总之,加强民主党派基层支部履职建设是加强党派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长期课题,最关键的是要鼓励基层支部和成员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只有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真正把基层支部建设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参政履职的基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