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阅读与人生和谐
发布日期:[ 2007-09-04 ]
点击:[ 5033 ]
徐 雁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占地面积在出生的时候是很小的,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占地面积也很小,但是在生死之间,每个人所获得的活动空间却是大不一样的。每个人,其实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进入了人生百年的“倒计时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一个人拥有的唯一资本和最大财富就是百年人生的“时间”。
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中有一道是《人生:诗意还是失意》,这说明如何认识“人生”,是困扰发展中的中国国民的一个“心理问题”;而每年国民阅读率的进行性降低,更说明了“读书”也已成为多年来另一个困扰中国的“社会危机问题”。正巧我在去年冬天以来的教学和科研中,一直也在思考这两个问题,我的结论是:
也许,人生因无奈而要有所作为,否则就过于无聊了?
人生因无知而要不断求学,否则就过于愚昧了?
人生因无趣而要追求高雅,否则就过于庸俗化了?
或者,人以无依无助而易失自信,因此需要自强不息?
人以自暴自弃而易失自我,因此需要信念自立?
人以自高自大而易失自尊,因此需要不断地自我反省?
一句话,人生苦短而务须及时进取,不断提升自己,
否则青春就必然在得过且过之中蹉跎掉了……
因此,根据上述的人生本质性特点,我提倡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务必要将时间集中用于读书和学习,将求学求知、得识增智作为自己人生发展的首要命题。而这正是家庭和图书馆师长们“导读育人”的关键之处,是需要不断强化给莘莘学子们的一个核心理念。
“一本书主义”和“三种大阅读法”
今天,我在此首先向大家传播一个“大阅读理念”:阅读,包含读“有字书”和“无字书”两个概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一个人要善于从“无字句处读书”,善于把自己的人生,同自然山川、社会事物的知识与书本知识加以贯通、加以融合。因为书本所记录的,只是人类知识的一部分,而且往往是过去的知识;只有“观无字书,识有字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让人生的见解和见识,随着年龄与学识的增长,与时代俱进步,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
其中网络浏览和网络阅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掌握信息、获得知识的新的先进文化工具,已成为“大阅读理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先贤说:“一事不知,君子之耻。”如今信息爆发性增长,要想事事知已是天方夜谭的了,可是信息化技术完全有了让我们“上网便知”的可能性。谁能说从网上所知便不是“君子”呢?
有关阅读的况味,张潮有一段话总结得相当好。他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最后一句话尤为画龙点睛之笔:“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也就是说,当你有了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参与,也就是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了互动融化之后,一个人对读有字书就会有充分的把握。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他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也就是说,假如你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个人的阅历实践与书本知识结合到一起的话,也就能够写成自己的妙文佳章了,这个文章就有“思想力”了,其中包含着你自己的人生感悟和觉悟、见识和见解。
王安石诗中有一个名句:“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很有哲理,而且很适合用于我们的导读活动中。这里,我向各位推荐阅读学上最为经典的“一本书主义”法。其要领是,通过下功夫精读好一本书,让初读者获得“读好书”的体会,尝试到“好读书”的乐趣,培养起“读书好”的经验,从而不再将读书视为畏途。
一生博览群书的苏东坡曾经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说:“学者须精熟一两书,其余如破竹数节,后皆迎刃而解……”,无独有偶,当代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先生也曾说过:“精读一本书,深深挖掘下去,就能寻根求源,探得其中之奥妙,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读了好书之后,应当从中得到希望、勇气和喜悦,开阔视野”,他还认为,精深读好一本书以后,在心中往往会涌起想去再读“万卷书”的波澜!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部能够培养起一个人阅读爱好的书,同时推介第一种“大阅读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法”。
第一部书是《推开文学家的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作家出版社2004年5月增补新版)。这部书是出身在台湾彰化县一个工厂宿舍里的女生写的。她名叫成寒,是当日台湾的“少女作家”,十四岁时就在《中央日报》上发表题为《山水》的散文了,十六岁完成处女小说作《那年的冬天》,虽然只写了八千字。现在已是知名的“自由撰稿人”。
成寒小姐由彰化而新竹而台北,再由台北而到德国、美国留学……她因为爱看书、爱旅行、爱看老房子,所以遵从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旅行于世界各地,寻访世界著名文学家的故居,终于写成了这部别具一格的随笔,也是出自她笔下的第一本书,所以《推开文学家的门》一书封皮上有一个副标题——“漫游全世界作家的屋子”。
她拜访了全世界中外文学史上有名的经典作家的故居,一家又一家地去推开这些故居的门,无论故居是在大都市还是在偏僻的小城市,她抒发走访这些地方的心灵感受,记录下自己阅读这些经典作家作品的体会,在2004年作家版的自序中回忆说:
“那些日子,一次又一次,带着一本笔记本、一台相机,肩背牛仔包,脚穿平底鞋,一个人就这样来到陌生的地方,推开一扇扇文学家的门。旅行时,边走边记笔记是习惯;从笔记而后成篇,刊登在个报和杂志上,最后竟成了一本书”。
成寒能够成功写作这第一本书,正是她喜欢读书的结果。她成名以后说,当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而不是“作家”的时候,正是余秋雨在台北尔雅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给我极大的启发”,也就是激发了她从事这一题材写作的“灵感”。因此,余秋雨为该书作序时推荐说:“这样的书,既是一种旅游辅助读物,又是一种文学辅助读物,我相信会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
成寒去过海明威的故居、惠特曼的故居、《乱世佳人》的博物馆、伍尔芙的房子、格林兄弟——德国童话的故乡、安徒生的故居、台北阳明山林语堂的故居、马克·吐温的故居、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地方,还去过霍桑、福尔摩斯等侦探作家的故居。这样的一个台湾女作家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步子走向世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让自己充满了想象和感悟。
与此选题相类似的,是杭州学者陈星写的《拜访文学的故乡》(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4月版)。这部书对中小学语文老师和中小学生的意义尤其大。作者是原杭州师范学院的教师,他专门将中小学国文课本中提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所去过的地方进行了实地采访。比如说去过老舍写过的趵突泉,去过梁实秋写过的青岛栈桥,也去过白马湖、鲁迅在绍兴的三味书屋、现在厦门大学边上的南普陀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长沙看枫叶的名胜——爱晚亭……走访“文学的故乡”同样让这位作家走遍了华夏大地,这部书由于和中小学语文课本之间形成了互动,据说很受海峡两岸师生的欢迎。
阅读图书,就是通往想象之路。活到老、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读书可以了解用语言来表达的思想、表达的见识,可以通过文字让你到达自己向往的地方、理想的地方,手捧书本阅读也是一种扩大学识的实践,是一种人与人沟通、人与世界沟通的经典方式,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发育是十分有益的。
而通过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的观看和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文艺鉴赏能力,提高对经典原著的认识能力和领悟能力。如通过《围城》和《长恨歌》的从影视剧到文学原著的导读,则可以成功实践第二种“大阅读法”——“看名著影视,悟文艺之道法”。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要说他的“命”是非常之好。有读者说他是“运气”差,是的,可是这责任全在于他自己的不惜时不惜缘不知福不奋发。“运”如“气”也,你不及时抓住它,它是要一溜烟似地溜走的!
方鸿渐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清代举人的乡绅之家,他的父亲不惜重资,让他求学深造,他也考上了当年全国年度录取名额只有数百人的“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虽然当时最俏的土木工程系(是那个时代的“工程师摇篮”)他读不了,但毕竟也读上了社会学系,没有兴趣;随后转哲学系,也没读出眉目来,最后只好转到中国语言文学系,当时的中文系名师如林,应该有朱自清、俞平伯、闻一多、浦江清等在任教,可他还是学得心不在焉。
方鸿渐在本科四年读了三个系,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扎扎实实地潜心研读过哪怕是一门系统的学识(专业知识)……临毕业时,却从上海点金银行飞来一个“大馅饼”,正中他的嘴里,原来他竟得到资助,有了到欧洲留学的机会啦!
然而,这个“不学有术”的方鸿渐,却没有吸取自己在清华求学的深刻教训,小说中写他“到了欧洲,既不钞敦煌卷子,也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留学最后的结果是自然成不了“正果”,只好到临回国前的春夏之交,买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假文凭了事——这也就种下了他回国后爱情、职业大失败等一切人生苦果的前因。
“书到用时方恨少”,《围城》中有一段从第87到101页的描写,钱钟书先生的用笔相当细致,把方鸿渐的无知无见无识,生动、形象、幽默而且还入木三分地揭示了出来。这一点,非“深阅读”者不能得其精髓。一般“浅阅读”的人,很容易把这一篇描写随意翻翻而过——其实作者写来是大有其刻画人物性格的匠心的,有着深刻的讽刺用意。假如把这段文字,与电视连续剧《围城》中的改编相对照着仔细比较看,那么电视剧对名著改编的浅薄苍白,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小说的最后两段,钱钟书先生对方鸿渐有这样的描写,他跟小孙吵架之后,冷锅冷饭,就躺在床上睡着了,钱钟书先生的用笔非常辛辣,“他睡着了,他的睡就是死的翻版”,然后小说很快就用过时的老钟声结束了。读《围城》,我们要读出钱先生为什么要写作《围城》,他的智慧和创意在哪里?
我想,他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方鸿渐这个人“好日子先过”、缺乏钻研精神,不能通过自己求知求学的过程,改良和改善自己作为“无毛两足动物”的本能本性,他对于人生毫无信念,对于社会不思贡献,只是眼高手低,调侃一切,自作潇洒。玩弄世界的人必然被这个世界所玩弄,“醉生”的方鸿渐最后必然走向“梦死”的人生结局,大概这就是小说《围城》给予我们的智慧,也是我们阅读这部现代文学经典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精髓。
上海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既有电影也有电视剧,值得广大女生去看一看,因为王琦瑶人生的悲剧就在于她作为一个中学女生放弃了阅读、放弃了自己的求知,用自己的青春赌明天,参与选美、做封面女郎,最终导致了人生道路上的侧翻。
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上海在1946年前后的一次“选美”,作品的女主人公王琦瑶经过选美获得了“上海小姐”的季军……她最后死于非命虽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关键因素是由于她自己没有走“知识女性”的道路,结果红颜薄命—— 一个女生假如贪图虚荣、爱慕荣华富贵的话,这样的红颜肯定是薄命的。因为“红颜”不是你一生的标志,青春易逝,华年易老,任何一个女性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到老态,这是自然规律。青春不能成为人生的依靠,人生的依靠应该是才华学识,是通过阅读让你成为“知识女性”。正如许多杰出女性所告诫于世的:“女子须自强!”
我认为不要一概反对中小学生看电影、看戏、看电视剧,但师长们应当注意引导和鼓励他们多看根据中外古今的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戏剧作品。因为借助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可以进一步深入推广阅读很多很多好书,读出作家想要在书中表达的种种人生智慧来。因此欣赏根据中外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应该成为阅读指导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爱好的一种方法。
第三种“大阅读法”,就是“读人物传记,获人生启迪法”。对此我们不妨以刘小蕙的《父亲刘半农》和郑丰喜的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船》为例。
同样是留欧的中国学生,我们通过《父亲刘半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和徐瑞岳的《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0月版),可以看到刘半农(江苏江阴人,1891—1934年)的法国留学生涯是多么艰辛,他在1920年至1925年间通过艰苦研读而终于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
通过这种比较性的“深阅读”,我们对于“方鸿渐悲剧”,自然可有更深入的观感和更深刻的见解。将刘半农刻苦留学成功的事例与方鸿渐相对照,可以发现,奋发进取是人的天职,但另一方面,“命者,运也;运者,动也;动者,人也”,只有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为“主观能动力”,把握好“时间智商”,修炼成“文化情商”,才会锻炼出一个人的“专业胆商”……果真如此,则“人定运命”(人以自己奋发进取的精神定力,来运动和改变自己的命途),心灵而福至。如台湾当代文学名著《汪洋中的一条船》中的主人公郑丰喜,就是努力“运”其“命”自求多福取得人生成功的一个楷模。
《汪洋中的一条船》(华夏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是郑丰喜的自传体小说,在台湾有李行执导、秦汉和林凤娇主演的同名电影,后来并有林清介改编的25集同名电视连续剧。作者一生下来就是一个畸形儿,在1975年因病去世时只有31岁,但是在生命结束之前他为世界留下了一个以“郑丰喜”命名的图书馆,还留下了这部被台湾《中国时报》评选为“四十年来影响我们最深的书籍”排行榜首位的好书。
我们看这部书,看他经历的时候,在受感动的同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悟呢?郑丰喜天生腿脚残障,他是自己坚持爬到村头小学去读书的,后来品学兼优成为了台湾的大学生,学的是法律学,他志在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更多的残障人士维护他们的权益,这是多么博大、博爱的一种仁义胸怀!他在书中说:
“别人的大学生活是甜蜜的、美妙的、多彩多姿的,像诗、像歌一样;但我的大学生活是艰苦的、枯燥的、悲惨的……我为了生活而再拼命,为了学业而再奋斗,为了婚姻而继续挣扎,终于在千辛万苦中,我吃尽了人间冷暖折磨,在坎坷人生路上,战胜了残疾,克服了逆境,勇敢地站了起来。所以我的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我的再奋斗、再折磨、再挣扎的阶段。”
最后他的人生成功了,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四个一”理想目标:(1)在台湾创立一个“郑丰喜文化教育基金会”;(2)建立一个以自己姓名命名的“纪念图书馆”;(3)设立一个“郑丰喜奖学金”;(4)成立一个“单脚鞋银行”,而且给予了我们这样一部好书《汪洋中的一条船》,因此我在各地所作的几乎每场报告都要把这部书推荐给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师长们:
郑丰喜在身体天生残障的艰难生存环境中,还通过求学读书成功地实现了人生价值。那么作为一个四肢健全的正常人,难道不是更有优越条件通过刻苦读书勤奋求知,让自己的头脑丰富起来,让自己的精神丰沛起来,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和谐起来吗?
因此,郑丰喜在1972年所写的本书自序中提示广大读者说:“当你拿到这本册子时,请别以欣赏小说或文学作品来看。因为……这本册子或许值得一看,因为它毫无掩饰,毫无美容的写下了一位残缺者,如何与恶运战斗,如何解决困难,以及信心、毅力的总表现。”而在出版社的推荐词中,有一句最令人印象深刻和人心震撼的话:“读《汪洋中的一条船》,您会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的劝学诗,对于信息世界中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仍然具有切要的意义。总之,“读人物传记,获人生启迪”,应该成为广大家庭,尤其是师生阅读指导活动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小说的“深阅读”旨在借鉴人生智慧
在当前中国,“读书风气要不要拯救”显然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在以读书为主要知识源泉的古典时代,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书与阅世如何互动作用……也是一个众议不决的话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民阅读率呈现持续性走低的危殆趋势,引起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知名教育家朱永新持续倡议并呼吁设立“国家阅读节”,作为全国政协提案得到了赵丽宏等著名作家的支持,说明在发展中的中国,如何“拯救读书风气,倡导读书精神”,已经到了动员全社会加以关注的危殆地步。
环顾我国现状,受急功近利的机制牵引,在有限的国民读书行动中,“人文阅读”人口已远低于“功利阅读”人口,“博杂阅读”人口远低于“专指阅读”人口,“经典阅读”人口远低于“时新阅读”人口,“深阅读”人口远低于“浅阅读”人口……它们组合而成的社会惰性,成为一种时代的非理性,严重牵累了人口素质水平的提升,制约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力的提升。
日本作家小泉八云曾说:“懂得如何阅读的人并不多。若要培养出文学趣味与辨识力,这之前,需要大量的文学经验,缺乏这点,学会如何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当开卷有益的理念和博览群书的习惯日渐远离国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公众有意无意地抛弃了求知益智、育美健神的文学阅读,还何谈培养“文学趣味”的养成和“辨识力”的建立?而一个缺失了文学美育和知识理性的时代,对于社会对于世界以及生活其中的人们,都是危险的。
当今社会,时代早已恢复了“知识至上”的科学价值观,书籍早已不再罕见稀有,然而有多少人还在真正地读书求知,以求修身养性呢?
除了“功利阅读”、“专指阅读”(如“应试性阅读”)、“时新阅读”和“浅阅读”之外,人们大概多已淡忘了读书与人生的辅成关系,把一个其实需要源头活水般的知识时时滋润的心灵,迷失在被商业社会包装成为时尚的形形色色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中了。那么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浅阅读”、“深阅读”和“娱乐化阅读”该如何把握呢?
我们读小说的时候,要牢牢抓住一部名著的核心理念。如《围城》警示一个男子汉要有真才实学,至少要学得为时代有用的一技之长,服务于社会;《长恨歌》则告诉少女们,美貌红颜不是人生的立身之本,爱慕浮华虚荣,用‘青春赌明天’者极易“命薄”;而先天下肢残障的郑丰喜自传体小说《汪洋中的一条船》,通过作者自己成材成名的故事,告示所有四肢发达、头脑健全的人,应该人人刻苦努力,有所作为。
因此,我们应当借助于“大阅读”(读“有字书”和“无字书”,通过“浅阅读”进入“深思考”……),让知识、学识、见识成为自己的终身名片。
虚拟的小说人物其实是生活真实的一种折射。因此男生男士们要特别吸取方鸿渐该求学的时候不好好求学的人生教训,女生女士们要重点吸取王琦瑶误把青春赌明天的人生教训。
著名的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在《青少年读书向导》(云南晨光出版社1998年9月版)的序言中说:“人在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烈,求知欲最旺盛的日子,莫过于青少年时期”,而这时期最不能错过的,是“不显身、不出声的好老师”——文学书籍。而钱钟书先生作为一个学者,他创作《围城》的秘诀,正是在于他曾经在留学期间大量地痴迷过小说阅读,有其丰富的积累。美国哲学家、作家爱默生说:“只有会读书的人,才能创作出好作品。”他的观点同杜甫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原理上正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提倡学生时代的读写战略设计,应当如当年金开诚教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学中所说:“读为基础,想为主导,落实到写。”
生存和发展是人生永恒的命题,因此进取和奋斗是人类的宿命,但人生碌碌无为和过度追求荣华富贵同样都可能“致命”,因为人的“本能”与“理智”的和谐平衡,才是提升人性,争取功德圆满的惟一正确方向。这中间有一个决不会受欺遭骗,绝不赔本的人生手段,就是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学识和见识,强化自己的教养、修养和素养,为自己营造一种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进而构建丰沛精神家园。年随学长,知天命之所在,颐养心志,不知老之将至……让自己的福寿人生洋溢出人文的气息,这中间充满了社会和历史的辩证法。
有关阅读的三个思想启迪
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明!原来有“命”的说法,后来又叫做“命运”,仔细体会思考就会发现,“命”和“运”其实是不一样的,不能将两者笼统地放在一起谈。“命”就像刚才讲的是投胎于什么样的母亲、家庭、时代和环境,这从一生下来就决定了不是主观能动选择的结果,这是由你的上一辈决定的;但是“运”恰是一个人主观能动性和主观能动力的表现,运者动也,运是可以动的,命是不能动的,动还是由人来决定的,你的命运还是有一个人自己主观努力可以影响和改变的成分的。
阅读的功能到底是什么?阅读本质功能是:阅读构建一个人的知识,知识造就一个人的文化,文化改变人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非常重要,不仅是天生的,还有来自于文化的,这种“文化”无声无息,但当你投胎于不同的母亲、生长于不同的家庭、受教育于不同的地域……,这些都构成了你天生的成分。但这些天生的成分、天生的资源,不管是优势资源还是劣势资源,仅仅构成了你人生的一小方面,更大的部分取决于你的启蒙和受教育状态。我们应让知识来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性格决定命运,知识改变性格,这中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阅读,知识应该可以改变人的性格,然后由性格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关键就在于你能不能受教育,能不能掌握阅读这样一种人生腾飞的工具。
人生须得阅读,已经是没有争议的了,于是我重新衔接起了这样的一条链来:阅读积累知识—知识造就文化—文化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经过如此解析,则我们已不难解读人生百年、百年人生的本质性的“诗意”——它不仅仅是一个自出生之日起就同步启动了的“倒计时”游戏,其积极意义在于:通过每个人的奋斗和创造,尽量大地以有限的生命时间换取无限的生存质量和无限的发展空间。个体只有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为主观能动力,切实把握“时间智商”,不断修炼“文化情商”,才会培养出自己的“专业胆商”……果真如此,则人也许真的是可以运动并改变自己的宿命的。
首先,阅读是一个人求取知识、造就学识、增长见识的方法,因为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立足现代社会、当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成为我们人生最有利的提升自己的方式。
在文明社会,无论中外,人类作为地球上高等级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身份名片”中的知识含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学识状态,往往标志着他的生命价格乃至生命价值,决定着其个体生存环境的优劣,发展空间的大小,乃至社会寿命的长短。
我们知道人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我最近在思考,“性”是隐藏在内在的部分,要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转化为我们的“主观能动力”,从隐藏的转变为随时能够成为人生武器的外在力量,那你的人生就走向了成功的一半。一个人的知识要渊博、学识要系统、见识要精湛,这三个“识”都离不开阅读。再加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个人的见识就会不断增长。
最大的见识就是在惜时、惜缘、惜福之外,明白改变命运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做一个对时代有所贡献、对社会有所良用的人,以保障整个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之链的良好运行,乃是人类每一个个体的天职。惟其如此,时代车轮才能向着“和谐、幸福和美好的社会方向运行,否则所有苦涩的果子还是要由人类自己来品尝的。
其次,阅读可以让人趣味高雅、让人心灵和谐、让人的精神家园与年俱长,日益丰沛……阅读让你跟不阅读的人不一样,通过阅读能够知道古今中外许多的人和事。
从我的经验来看,积累丰富以后再来做自己的专业、著书立说就会显得易如反掌,写书如探囊取物,这个“囊”就是你通过阅读积累在大脑中间的知识。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都有一个误区:一个字一个字的记多难,还不如上网查查,这其实是错误的一种学习方式。
“深阅读”让人的大脑成为“智囊”,那当我们遇到很多事、很多人、面对紧急情况的时候才会急中生智、灵机一动,如果像方鸿渐那样让自己的知识支离破碎,结果害的还是自己。他演讲稿忘记带了,就不会讲了,所以再急也无法生出哪怕是一点“智”来。
第三,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浅阅读”中迷恋太深,而要寻找自己的阅读兴趣,发展自己的学习爱好,并逐步将它发展成为自己职业和事业上的专长。
每个人都是靠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有此认知,那么,在当下的阅读问题上,我们发出的预警是:是在“浅阅读”,还是在“深阅读”?
“浅阅读”跟这个时代的状态是分不开的,但我们在无奈之余要保持足够的警觉。我们身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时代,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的时代,同时还是个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深阅读”,所以我们将“深阅读”的功能分解给“知识分子”。
随着社会学科越分越细,应该有代表大众去阅读的人,比如我将阅读了很多中外名著的经验在这里介绍给大家,我所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各位听了之后就成为阅读学上所谓的“知道分子”,这个“知道”对于你人生的意义很重大,你知道了阅读学中的一些阅读原则、知识、技巧,知道阅读学对于人生的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这种传播就实现了知识的增值,对整个社会的提升都有很大的意义。
2007年春,我应江苏教育报刊社《成才导报》的中学师生读者的要求,写了“我对中学生所说《〈论语〉心得》的心得”一文,也贴在我的博客《秋禾话书》(地址: http://hi. baidu. com/nj-xuyan)上。其中说到,我曾建议门内的研究生都去买一本《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版)在寒假里看看,也把它推荐给了我那从南京外国语学校入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女儿在春节期间一读。
那么,我们为什么需要通过于丹,通过南怀瑾,通过邹牧仑等等来进入孔子的儒学天地呢?那是因为相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他们“读的书多”,毕竟是“专家”,是这个特定领域的“先知”,因而他们的知识、学识和见识,以及他们的著作,是我们走向经典的路标,进入经典的桥梁。正如于丹在《〈论语〉心得》扉页上的题记:“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她所关注的是一个人的“成长”,而这“成长”首先是心灵的“成长”,她认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讲《论语》,有七个题目:一是“天、地、人之道”,二是“心灵之道”,三是“处世之道”,四是“君子之道”,五是“交友之道”,六是“理想之道”,七是“人生之道”,所针对的语境纯乎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共同“烦恼”。
以一个人的“成长”为着眼点,站在二十一世纪的立场,对《论语》作尽量入她情、尽量入她理的解读……请看于丹在该书“后记”中所说:
“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顶礼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我认为,正是于丹的讲座,在国学意识复醒的过程中,激活了我们这一代人那种潜伏着的情绪,燃起一种对先圣往哲的经典思想神往的情绪,让我们对高深精湛的儒学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直至进入对现实的反省和批判,这就够了——总之,读于丹的《〈论语〉心得》,假如能够得到一点启迪一点感悟一点见识,那么就真的是“开卷有益”了。
最后顺便说一下阅读好书或阅读经典的问题。
我们须得明确:读好书或阅读经典,就是在跟无数历史上有智慧的人在对话、在沟通、在谈心,也是在跟无数的杰出人物在交换信息和思想。在过去出版条件那么差、文化传播条件也有限的情况下,是什么人在写书?肯定是中外最有知识、最有智慧的文化精英在写书,著书立说、传诸后世。一部新书出版以后如何上排行榜、如何走俏、如何成为畅销书、媒体报道如雷,那都是暂时的,而当这部书的喧嚣被沉淀了以后,如果还有被继续阅读的价值才是一本好书,这就是一部部书走向经典的必由之路。
假如有兴趣阅读甚至有读经典名著的爱好,这绝对是人生的一件好事。也不要觉得自己是“浅阅读”好像不上档次,其实,只要打开书本,你这个人就进入了自我提升的过程之中。假如还善于“悬疑解疑式”的“深思考”,进而主动进行“结网式阅读”,那么开卷所得之益,就不可预计和估量。
须知,唯有“深思考”和“深阅读”,才能为人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唯有“读旧书读经典”,才能鉴别“时新书”的质量,拒绝“畅销书”的诱惑。人生苦短,我们要警惕“娱乐化读物”的投怀送抱,要警惕“功利性读物”的眩目迷神,要警惕“稀知类读物”的百媚千娇,更要重视经典名著、重视学科基础著述、重视专业辅助读物、重视杰出人物传记的阅读,不仅要阅读,而且还要“深阅读”。
“读书方恨知识浅,观海乃觉天地宽。”深思考”和“深阅读”贵在体验情境、获得学识、汲取智慧,只有经历了“深阅读”的深沉和深厚,才能彻悟“浅阅读”何以肤浅何以浅薄。假如说“时间就是生命”的话,那么唯其有所鉴别和有所拒绝,才能有效地阻遏来自于逐利的图书市场对个人有限的求学时光的侵袭和分割——要警惕任何可能“谋财害命”的企图啊。
阅读关乎人生,关乎一个人的命运。据2007年5月30日的《中华读书报》报道的英国文化协会资助的一项调查反映,英国“儿童升入中学后,自述爱读书的人的比例大幅下降”,有研究者指出:
在孩子们本该打下良好阅读基础的时候,电脑游戏和电视挤占了书的位置……大多孩子们长大后,都从“好读”者变成了“一般”读者,也就是说,偶尔才会有兴趣读读书。“阅读对教育和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当下,也许孩子们在业余时间有了更多别的选择,电子游戏和电视这类东西无疑造成了巨大冲击,还有互联网。它们不一定都是坏东西,但我觉得孩子们还是需要阅读。”“家长们应该更坚定地鼓励各种年龄段的孩子们多读书”,“政府和学校图书馆都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拉夫堡大学萨丽·梅纳德)
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我编集了一册《书里闲情》(青岛出版社2007年1月版),该书荟萃了四十篇海内外有关文人学者谈读书的当代美文,翻开此书,可倾听他们有关读书的人生故事,分享有关读书的见解,对于读者建立有关“人文阅读”、“经典阅读”、“博杂阅读”和“深阅读”的价值观,认清读书对于人生进取、完善人格的重大作用,乃至拯救现时代不断下滑的读书风气,有其特有的现实意义。
“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这“唯一的神话”其实就是“大阅读”——无论读书也好,看报也好,阅览刊物也好,网上浏览也好,“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阅读尤其是读书,是我们百年人生中珍惜生命、提高趣味、和谐心灵、充沛精神的一条有益之路,它让我们的百年人生、人生百年,在生物学的基础上更洋溢出人文的光华。
总之,阅读既能影响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百年树人之计,在于当下。大学、中学、小学乃至更早的学龄期,关键在于识字以后的读书行动的起步,走好一、二、三,那么“三岁看老”,也许读好书读名著经典的文化基因,也就植入了孩子的肌体和头脑——这关键的一着,家长、老师、图书馆工作者职责重大,而能否成功地引导和营造一种“读好书,读书好,好读书”(冰心语)的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如今看来,任重而道远,一切都需要我们艰苦而扎实地作持久不懈的持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