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辉
金秋十月,适逢长假,与三五好友,扶老携幼,赴浙东南一游。驾车自宁始,沿长深高速,经常、锡、杭、绍,约千余里,抵嵊州中转。
嵊立郡千载,秦汉时建县称剡,其名约出自穿城而过之“剡溪”。剡溪乃嵊之母亲河,由澄潭江与长乐江汇流而成,历史悠久、景色怡人,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昔李白自广陵乘舟南下,游历此地,写道“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后“诗仙”梦游天姥,亦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之回味。遥想千余年前,与我等同路,诸多文人墨客入剡揽胜,曲水流觞中吟诗作赋,形成盛极一时的唐诗之路,着实令人艳羡不已。
嵊人文荟萃、底蕴深厚,以“越剧诞生地、千年唐诗路”闻名于世。谢灵运开创诗歌山水一派,以景入诗,把诗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出来,虽仍未回归文化传统之诗以言志的内蕴,但其扬弃魏晋“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思想,对唐代山水诗派的兴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东晋永和十一年,晋会稽内史王羲之辞官弃郡,携妻子隐居于嵊东金庭,七年后归葬于“道家二十七洞天”之瀑布山麓。今日途经圣地,若不游览,岂不遗憾?遂相约前往。金庭观是王家后人于清代所建之王氏家庙,经政府修缮已焕然一新。观前广场不大但颇洁净,左右两棵百年大樟遮荫洒凉,广场后山墙正中为屋宇式大门,匾书“金庭观”三个鎏金大字,两旁门柱有联“洞天福地怀墨叟,曲水丹山有金庭”。穿仪门而入,书圣殿、雪溪书院坐落于宽阔的二进院中,左右为书画长廊,墙上可见沈鹏、李铎、朱关田等多位名家的墨宝绘刻,书圣殿内有羲之雕像及诸多访贤拜圣者所余墨迹,游客在寻幽访古时可近赏书法、远思前贤,无不如沐春风、叹为佳景。金庭观右孤立一座古朴石坊,其横额上镌着“王右军墓道”,一条斑驳的卵石小道从坊后向瀑布山脚延伸。循道上行,穿石坊入谷,青山脚下的墓庐依然炊烟袅袅,不知何人还在默默地守候,依坡而下的溪流清透婉转,呜咽着书圣的往事,苍翠的塔柏静立于墓道两旁,护卫着幽径深处的墓地。踏过几十级石梯到达一处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单檐挑角的方形石亭,亭中竖立着一块刻着“王右军墓”的青色墓碑,青石板砌成的圆形墓体安卧在亭后,覆土上摇曳的青草透着三分凄凉。石亭前侧有一块已经有些风化斑驳的石碑,镌刻了“天下第一行书”《兰庭序》全文,多年风吹雨淋,许多地方已字迹洇漫,只能依稀辨识。史载王右军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其书法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书苑,成为中华书法史上无可逾越的巅峰。
如今之嵊州,承浙经济飞跃之大势,早已成为闻名内外的领带之乡、竹编之乡及厨具机电基地,百姓安居乐业,十分富足。夜宿嵊州,伴随着习习微风,漫步于剡溪桥头,思古阅今,甚是惬意。次日,自嵊出发,穿山越岭约一百余里,抵此行终点——天台。天台县处浙东丘陵地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时属瓯越,秦时属闽中,宋太祖时定名天台,其东连宁海、西接磐安、南邻仙居、北界新昌,界内有旅游胜地天台山,乃浙东南风光秀丽第一处,更因佛教天台宗及道教南宗祖庭均位于此,更成为后人文化寻根之最佳地。
自县城西北行约二十余里,俊秀神峰拔地而起,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为天台山。羲之好友、东晋诗人孙绰在其《登天台山赋》中写到“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诗仙”李白曾两次踏入天台,写下了“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的传世佳句来歌其壮美。李白来此既是为了探望隐居在此的好友司马承祯,更是为了体悟天台“山水神秀,仙源佛窟”之神秘,虽然没有长住于此,但诗仙毫不保留对天台的喜爱和眷恋之情,桃源、赤城、沧岛、国清等名词不时在其诗作中出现,“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安得生羽翰,千秋卧蓬阙”,这些诗句无不表达了“谪仙人”想在此羽化飞仙的梦幻。后刘禹锡、杜牧、元稹等一批杰出诗人,都曾为礼佛问道而寻访天台,《全唐诗》收录的约2000余名诗人中,有近500位诗人游历或栖居天台,形成了诗人足迹、自然景观、佛道文化交相辉映的“唐诗之路”。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用三十年时光,走遍了神州大地,“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留下了流芳千载的《徐霞客游记》,书中记载其三次造访天台之所观所想,相隔二十载两次落笔而书,《游天台山日记》亦赫然成为其呕心巨著之开篇,天台在“游圣”心目中地位之崇高可见一斑。
俱往矣!观乎历史之厚壮,何如亲临之体味?历史之天台,早以“六地”而名扬内外,即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诗人寒山隐居地、唐诗之路目的地、活佛济公降生地和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今日之天台,政府挖掘地方文化、推进全域旅游、实现融合发展,打造了以琼台仙谷、国清古刹、石梁飞瀑为主体的三大景区,彼此交通顺畅,虽金秋十月,游人如织,却依然往来顺畅,可尽情把玩。
天台景区西南,一道峡谷自台顶逶迤而下,即是天台三大景区之一的琼台仙谷。谷内山壁对峙、奇峰峥嵘、植被繁茂、怪石错列,一道清溪随山势扭转,飞流成瀑、漫石成滩、汇聚成湖,奔腾兮若猛虎啸林,静谧兮若明镜无波,俯瞰幽深不见底,仰望日月照高台。北宋张紫阳曾居此修道,撰写了道家经典《悟真篇》,开创道教南宗紫阳派,此处遂被认作道教南宗祖庭。琼台仙谷有上下两处入口,上口位于台顶裂隙上端,下口位于裂隙出口,人们在此筑坝蓄水,蓄能发电。车行入谷,天工斧劈而成的峭崖迎面壁立、定海神针般的奇峰直插入天,“琼台仙谷”四个摩崖大字跃然在上,龙飞凤舞,耀眼夺目。摩崖下方,一道大坝横跨两山,拦阻流水,其外绝壁百尺,其内一汪碧潭。传说八仙每逢中秋月圆之时,会飞临此处赏月沐足,此潭得名曰“八仙湖”,与台顶之“仙人座”遥遥相对。来自环湖九峰的山溪日夜不绝、汇流至此,沿坝而下,凝成凌空一道飞虹,又似飘飘洒洒的巨幅绢绡,十分秀丽。坝顶架起一座飞檐廊桥,颇有“程阳”的味道,人工之精巧与天工之神奇相得益彰,毫无违和之感。娴步过桥,扬首观山,只见风烟俱净、秀峰连绵,隐隐约约仿佛仙境;俯首观水,只见碧波澄澈、游鱼嬉石,逍遥自在荡涤烦俗。晋孙绰赋云“过灵溪而一濯,疏烦想于心胸”,余谓之:九峰绕碧潭,灵溪出洞天。举目金庭远,回首杜鹃繁。漫步湖畔,奇石异景跃入眼帘;问路石阶,凌空栈道悬壁而上;登高修行,挥汗如雨拔步艰难;立步赏景,先哲妙语摩崖可见。凌云栈道三百米,徐徐送客上青天。水花喷溅、激湍追逐,高山知音、流水鸣琴;翠壁峭立、奇石嶙峋,神鹰欲飞、仙人品茗。悟真台前,紫阳真人悟真道,望仙桥上,秀谷隐仙现真身。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瀑泻龙谭,贯雷振耳;人临绝顶,极目四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轩辕台上,四野平阔、白湖如镜;仙人座旁,薄雾轻浮、飘飘欲仙。古人云,登高可怀远。站立台顶,清风拂面,感世事之悠悠,叹人生之渺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出谷下山,日已西斜,漫步山道,回味无穷。宾馆民宿折射暖光,餐厅酒肆饭菜飘香。村居鳞次,屋舍俨然,稻花香里神仙府;梯田金黄,袅袅炊烟,琼台顶上善人家。带着一身的疲惫,满满的回味,在梦游中沉沉睡去。
国清寺,始建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初名为天台寺,后取义“寺若成,国即清”而改名为国清寺,与济南灵岩寺、南京栖霞寺、当阳玉泉寺并称中国寺院“四绝”。唐代以后,国清寺因战乱屡有兴废,现存建筑为清雍正年间奉敕重建。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学法,回国后创立日本天台宗,尊国清寺为祖庭;一行、寒山、拾得、济公等历代高僧大德均在此求法修行。如今之国清景区,以古刹为中心,构成一个以佛教文化为主的人文胜迹。在国内众多古迹以昂贵的门票大肆敛财时,千年古刹却以“零门票,三炷香”的宽厚,为诸多游客香客,展现出佛法普渡众生之慈悲,虽游人众多、熙熙攘攘,却都虔诚肃穆、静心礼佛。踏入景区,在百年古树的浓荫中缓步前行,暮鼓晨钟中已感受到了千年古刹的神韵。煦暖的秋日透过浓荫,在石板路上洒下点点白斑,自枝叶间望去,但见影影绰绰一座高塔忽隐忽现,似一柱高香矗立在四面环山的谷地。“丹丘迥耸与云齐,空里五峰遥望低。雁塔高排出青嶂,禅林古殿入虹蜺” 唐代隐居于天台的寒山曾如此写到。此四面方形砖塔建于隋开元年间,至今已一千三百余年,历史的尘烟早已风化了高塔四角的木质飞檐,只留下斑驳的残痕和高耸的塔身。树林阴翳中绕塔仰望,日晖下的高塔古劲沧桑却奕奕有光,顿感人之渺小、佛之宏大。转过“寒拾亭”,跨过丰干桥,直到木鱼山下,方可初见古刹真容。未近山门,一道宽阔的照壁跃然眼前,壁上“隋代古刹”四个大字宣告着不朽的历史。与一般的南开庙门不同,国清寺山门在照壁后东向而开,门后有甬道直行折转,才可见大雄宝殿,蔽日浓荫下修竹夹道,平添了深幽肃穆的气氛。国清寺以四条纵轴为主体,其中包括四殿、五楼、四堂、二亭等屋宇六百余间,是现存最完整的大型寺院之一。寺内香火旺盛,信众教徒燃香在手,叩拜四方,嘴里念念有词,祈求国泰民安、人畜兴旺。在大雄宝殿右侧有“隋梅”一树,由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至今依旧葳蕤静立、生机勃勃。“剪取东风第一枝,半帘疏影坐题诗。不须脂粉绿颜色,最忆天台相见时。”诗人邓拓的描写最为传神。沿各殿堂楼亭一一走过,品味着古庙建筑布局之起承转合,感受着高僧大德的静空禅灵,“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问道千般愿,意诚百道通。”功名利禄、世间俗务此刻均已放下,只余一片清静之心。
是矣!不入仙谷,怎能体会天台的逍遥醉美。不拜国清,怎能体味佛教文化之厚重广博。正所谓:毓秀东海有灵峦,“诗仙”一梦天下传。佛宗道源清凉地,弘祖落笔著开篇。国清古刹立千载,仙谷琼台碧玉环。龙楼凤阙不肯住,怀梦直上天台山。(作者为民革江苏省委机关干部)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52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