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淮安市委参加中共淮安市委“季季谈”活动

发布日期:[ 2019-10-24 ]   点击:[ 1732 ] 作者:[ 谢青 ]

10月22日上午,中共淮安市委举行2019年度第三次“季季谈”活动,围绕应对高铁通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参加会议并讲话。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戚寿余主持会议。

民革淮安市委主委徐冲冲作《抢抓高铁通车新机遇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为加快全市高质量科学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主题发言。徐冲冲在发言中分析了淮安市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指出要在新时代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唯有充分认识、深刻把握高铁通车对人才工作带来的机遇挑战,精心谋划、超前应对,推出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全面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聚天下英才为我所用,为推动淮安高质量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民革淮安市委副主委孙蔚、王林高、张家欣出席会议。

姚晓东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指出,徐宿淮盐、连淮扬镇、宁淮等高铁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淮安铁路网络、提升淮安交通能级,使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货物运输更加高效、产业空间更加拓展、区域合作更加紧密,从而有力地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支撑和带动淮安加速崛起。

姚晓东指出,要提速路网建设,构筑交通新形态。秉持“适度超前、能快则快、兼顾效应”的原则,围绕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对外打通“大动脉”,对内畅通“毛细血管”,不断优化提升淮安路网布局结构,提升交通通达效能。对外加快构建以淮安为中心多向放射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对内打通县区快速通道,加快市域范围内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流动,推动市县经济联动发展,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要提升综合效应,激发交通新动能。在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交通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发展的先导作用,树立“交通兴则城市兴”的理念,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区域合作效应和民生服务效应,将综合交通置于城市振兴崛起大战略维度摆布。要提优枢纽经济,突显交通新优势。着力构建交通枢纽体系,以高铁枢纽建设为突破口,推动高铁枢纽和航空、港口、客运枢纽相关规划相互对接、有效融入。着力提升交通枢纽能级,突出以高铁东站为核心,统筹规划建设换乘便捷、环境优美的城市综合功能空间,促进枢纽功能由初期的交通换乘型向产业载体型和发展平台型转变,努力把高铁新区打造成淮安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和新兴增长极。

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戚寿余提两点希望:一是希望市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充分认清淮安高铁通车的重要意义和重大作用,特别是围绕中共淮安市委姚书记就构筑交通新形态、激发交通新动能、突显交通新优势等三个方面提出的工作要求,充分吸收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知联会同志的意见建议,立足单位实际,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抓好落实。二是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知联会进一步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组织优势,智力密集、内涵丰富的资源优势,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功能优势,紧紧围绕中共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彰显“法宝”作用。各单位要根据市委统战部制定的《季季谈专题协商成果采纳转化落实情况反馈表》,对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主动解决问题,并及时向党外人士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 履职能力建设年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履职能力建设年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