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共镇江市委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中共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镇江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陈可可主持会议。
会上,民革镇江市委副主委施伟东代表民革镇江市委会作题为《以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催生镇江市传统街区的“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活”》的发言。
他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镇江市高度重视人文经济学的实践应用,通过打造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以街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形成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镇江样板”。但依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依赖政府投入,尚未充分调动企业和公众的社会力量,合力不足。二是资源活化利用缺乏体系,效率不高。三是历史文化资源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文化风尚、精神意蕴挖掘不足,潜力释放不够。
为此,他建议在传统街区建设中,提升发展好“三力”,打造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镇江实践,进一步繁荣“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活”。一是要完善传统街区资源活化利用的“全方位”联动机制,提升发展合力。大力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文化科技企业、文旅集团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与周边城市建立传统街区文旅产业联盟,共建宣传矩阵。鼓励周边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到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来。依托高校资源,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传统街区资源活化利用平台,以创新、创业推动传统街区文旅资源的创造性开发。
二是要构建传统街区资源活化利用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提升发展动力。完善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的街区资源开发机制,通过“何以镇江”等一系列文物活化利用工程,梳理出传统街区文旅资源总目录和数据库,深挖地域特色属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性宣传展示机制,对同一历史主题的多种资源进行分类聚合,形成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
三是要完善传统街区资源活化利用的“全要素”创新机制,提升发展潜力。结合“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两大战略的镇江实际,加强传统街区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新技术研发。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阐释西津渡丰富的文化遗产,将传统街区资源活化利用与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游戏、角色扮演相结合,培育新业态。完善传统街区文化资源与研学、娱乐、国潮的融合、创新发展机制,将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白蛇传等这些内容进行创意改编和场景再现,让游客在传统街区的互动体验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形成游客深度参与互动的新阐释方式,真正将镇江文旅产业打造成具有幸福感的民生产业。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5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643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