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华南社学坛、首届中国南社与辛亥革命后裔大会在苏州召开

发布日期:[ 2016-11-17 ]   点击:[ 1989 ]

      

    

  11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中华南社学坛、首届中国南社与辛亥革命后裔大会在苏州召开。今年会期恰逢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黄兴先生逝世100周年,孙中山、黄兴、陈去病、高旭、柳亚子、李烈钧、胡朴安、何香凝、秋瑾、李书城等150余位南社与辛亥革命人物后裔应邀参加此次盛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朱民,副市长、民革苏州市委主委王鸿声等参加了开幕式。

  中华南社学坛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江苏省南社研究会、苏州市南社研究会等联合创办。本届学坛大会主题是“南社与新文化运动”。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德、加、泰等的300余位海外代表共同参与。大会设有三场学术研讨会、四场后裔口述历史研讨会、一场青年南社学术研讨会、一场南社文化遗存保护联盟主席会议、五处观摩展览。大会收到论文近百篇,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活动。本届论坛上南社后裔与高校专家、研究学者、青年才俊一起,零距离口述历史,思维碰撞,首次将南社后裔与南社研究力量形成合力。

    

     

  修福金在致词中说,孙中山的一生是为国家、为民族不懈奋斗的一生,黄兴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我”、“笃实”之精神,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楷范。何香凝、李济深、柳亚子等南社重要人士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在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前,南社研究成果不断扩大,研究新人不断涌现,真正走向了学科化进程。以苏州为核心的当代南社研究,已经成为全国近代文化的重要领域。

  朱民在讲话中说,研究南社不是钻故纸堆,而是要在对历史负责的基础上,为现实服务。南社研究要弘扬南社先贤追寻“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情怀,要继承南社先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要发扬南社先贤锐意革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开幕式上,南社重要史料《南社社友录》举行了首发仪式。大会授予老一辈中国南社学倡导者郭长海“终身成就奖”;授予柳亚子先生长子柳无忌等三人“南研先锋奖”;授予高吹万先生孙高锟等六人“后裔楷范奖”;授予姚光先生子姚昆田等七人“传承奉献奖”;授予宋大章先生长孙宋煜等十人“杰出组织奖”;授予陈陶遗先生曾外孙女陈颖等五人“后裔学人奖”;授予中国常熟南社与近代革命史料馆陶保忠“突出贡献奖”。

      

      
  会议期间适逢中国南社雅集史志馆、孙中山与振东侨乡陈列馆开馆,代表们分组参加了开馆仪式、参观、座谈等活动。大会闭幕后,50余位港澳台和海外代表与全体参会人员一同瞻仰了李根源纪念馆、小王山摩崖石刻等。(陈放)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 履职能力建设年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履职能力建设年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