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5日,第三届中华南社学坛、首届中国南社与辛亥革命后裔大会在苏州召开。今年会期恰逢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黄兴先生逝世100周年,孙中山、黄兴、陈去病、高旭、柳亚子、李烈钧、胡朴安、何香凝、秋瑾、李书城等150余位南社与辛亥革命人物后裔应邀参加此次盛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朱民,副市长、民革苏州市委主委王鸿声等参加了开幕式。
中华南社学坛由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江苏省南社研究会、苏州市南社研究会等联合创办。本届学坛大会主题是“南社与新文化运动”。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德、加、泰等的300余位海外代表共同参与。大会设有三场学术研讨会、四场后裔口述历史研讨会、一场青年南社学术研讨会、一场南社文化遗存保护联盟主席会议、五处观摩展览。大会收到论文近百篇,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活动。本届论坛上南社后裔与高校专家、研究学者、青年才俊一起,零距离口述历史,思维碰撞,首次将南社后裔与南社研究力量形成合力。
修福金在致词中说,孙中山的一生是为国家、为民族不懈奋斗的一生,黄兴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我”、“笃实”之精神,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楷范。何香凝、李济深、柳亚子等南社重要人士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在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斗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前,南社研究成果不断扩大,研究新人不断涌现,真正走向了学科化进程。以苏州为核心的当代南社研究,已经成为全国近代文化的重要领域。
朱民在讲话中说,研究南社不是钻故纸堆,而是要在对历史负责的基础上,为现实服务。南社研究要弘扬南社先贤追寻“国家梦、民族梦”的伟大情怀,要继承南社先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要发扬南社先贤锐意革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
大会开幕式上,南社重要史料《南社社友录》举行了首发仪式。大会授予老一辈中国南社学倡导者郭长海“终身成就奖”;授予柳亚子先生长子柳无忌等三人“南研先锋奖”;授予高吹万先生孙高锟等六人“后裔楷范奖”;授予姚光先生子姚昆田等七人“传承奉献奖”;授予宋大章先生长孙宋煜等十人“杰出组织奖”;授予陈陶遗先生曾外孙女陈颖等五人“后裔学人奖”;授予中国常熟南社与近代革命史料馆陶保忠“突出贡献奖”。
会议期间适逢中国南社雅集史志馆、孙中山与振东侨乡陈列馆开馆,代表们分组参加了开馆仪式、参观、座谈等活动。大会闭幕后,50余位港澳台和海外代表与全体参会人员一同瞻仰了李根源纪念馆、小王山摩崖石刻等。(陈放)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5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308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