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苏北情 拳拳报国心——-民革江苏省委赴宿迁、徐州调研侧记

发布日期:[ 2005-03-11 ]   点击:[ 5771 ]

  2002年10月16日至19日,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殷志强率领调研组赴苏北宿迁市、徐州市,就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进行调研。
  
  一、宿迁行
  
  十月的金秋,天高气爽,我们乘坐的汽车在苏北大地上奔驰,宽阔的高速公路联结着苏南和苏北,也联结着我们调研组全体同志对苏北大开发的深情厚谊。窗外的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黄灿灿的稻子在随风飘荡,硕大饱满的稻穗,把秸杆压弯,在风的作用下向人们摇头晃脑;玉米在地里歪着大穗子,成熟的果粒突破包壳的束缚,向人们闪耀。远处有几台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路边一片片杨树林枝繁叶茂,荡漾着翡翠般的嫩绿,池塘中几只鸭子在嘻戏,塘边一群白鹅在觅食追啄,此景仿佛使人置身于江南水乡。
  
  车内调研组的同志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苏北的发展,殷志强副主委说,苏北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不能抛开农业谈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抓住这个题目深入调研,向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来。章德基同志说,通过第一次苏北调研,我们形成了调研报告初稿,基本上是符合苏北现状的。这是我们第二次调研,在前一次的基础上,将调研的新东西充实到报告中使之更加完善。调研组的同志们谈笑风生,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汽车来到宿迁市。
  
  通过与宿迁市、宿豫县、泗洪县有关负责人的座谈,我们了解到,宿迁市现有四县一区,人口515万人,耕地面积675万亩,水面303万亩。地处洪泽湖、骆马湖之间,水资源十分丰富。宿迁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一致认为宿迁在发展农业方面,只有打生态牌,创品牌,农业才有出路。重点做好“一体三带,四区一网”建设,也就是以农业为基础,带动养殖、林业、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特别是宿迁的林业建设,已达到成片林120万亩,市里普遍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每一位领导和机关班干部都有植树任务。市政府对植树的要求是“白天不见光,晚上不见月”,可见其气魄不同一般。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该市的泗洪县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宿豫县是省级示范基地。
  
  在宿迁市,调研组重点考察了泗洪县的蟹园米业公司、宿豫县的龙嫂米线公司,同时还参观了沐阳县的蘑菇生产基地。每到一地调研组的同志们都要仔细询问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农民致富的带动作用。殷志强副主委还深入蘑菇生产大棚,察看蘑菇生产情况。在与农民的交谈中,了解到宿迁的蘑菇比其它地方早上市二个月,除了尽快占有市场外,还出口美国。每三个蘑菇生产大棚占地一亩,蘑菇生产全年扣除成本,每亩地可获利润4500元。殷副主委高兴的说,农产品也要抓机遇、找市场,要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农民尽快的富裕起来。
  
  二、沙河镇
  
  10月18日调研组来到徐州市丰县沙河镇,在沙河镇的陈列室里,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果都”二字竖立在门前,展厅里挂满了图片和奖牌。镇领导向我们介绍说,沙河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大沙河畔,面积128平方公里,辖8个果园分场,19个行政村,5.8万人口,可耕地面积12万亩,是江苏省最大的连片果园和全国最大的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拥有各类果品200个品种系列,其中红富士苹果、白酥梨最负盛名,迄今已获国家部、省市科技成果大奖238项,是全国五大果园之一。
  
  图片展览还揭示了沙河镇的过去,也使我们对沙河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沙河镇在旧社会非常贫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用一首民谣充分概括了沙河镇的过去,“风沙不把人情留,打罢麦穗打谷头,哥嫂逃荒郓城去,爹娘吊死在梁头。杨集村、真是苦,大人小孩刮盐土,会刮的刮点盐,不会刮的刮点卤,喝了卤水命更苦”。解放后,沙河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沙河镇立足水果搞开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一跃成为徐州市的十强乡镇。如今沙河镇人均年收入6000元,人均住房60平方米,出口创汇10亿元。为了将红富士苹果做大做优,还与日本富士苹果原产地日川县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还派出16人到美、日、澳、西班牙、俄罗斯、德国进行交流。中央和省里的领导同志也多次来到沙河镇考察,对沙河镇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在徐州市、丰县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调研组一行深入苹果园视察。远远望去到处是成片的果树,一颗颗苹果树结满了硕果。来到苹果树下,那驰名中外的红富士苹果,是那么红、那么鲜、那么逗人喜爱。果农还将一些吉祥的话语贴在苹果上,通过阳光和苹果自然生长,将福、禄、喜、寿等美好的祝福留在苹果上。调研组的同志们纷纷与果树合影,留住这丰收的景象。民革苏州市副主委章德基,情不自尽拿起一个苹果吃起来,连声说:“好吃!真是好吃!”,红富士苹果甜酸、嫩脆、水分充足,引得大家直咽口水。
  
  座谈会上,在听取县政府和农业部门的介绍后,殷副主委代表调研组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沙河镇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要保护好沙河镇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把绿色食品推向市场,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调研组一行还考察了丰县华山芦荟园、孙楼镇的江苏省芦笋基地。
  
  三、维维奶业
  
  10月19日调研组来到徐州市铜山县维维集团。维维集团的前身是县粮食局下属的一个小企业,只有40余名职工。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拥有30亿元固定资产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50.2亿元,利税5.4亿元,企业先后荣获“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中国10家最大食品制造企业”称号,并荣获国际“科学与和平”贡献奖。
  
  维维集团现有6个生产原料供应基地,30多个生产基地,100多条现代化食品生产线,拥有职工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豆奶生产企业。维维集团围绕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用国际先进的技术改造设备,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在食品行业处于领先的地位。维维集团目前拥有千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基地2个,百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场18个,同时还与一大批奶农签订供奶合同。铜山县由于维维集团的发展,带动了该县奶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企业每月1000万元的税收,成为铜山县的支柱产业,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农民年平均收入人均提高50元。
  
  在详细听取维维集团的汇报和品偿过维维奶制品后,调研组来到位于铜山境内的奶牛饲养基地,这里饲养着上千头乳牛。色彩斑驳的乳牛在围栏中,有的在吃草,有的懒洋洋的卧在草地上,有的悠悠闲闲的走动着。据饲养员介绍,乳牛非常温顺和听话,生活也很有规律,每天上午九时和下午四时,千头乳牛就会按时地、自觉地排成二行到奶房挤奶,其场面非常壮观也非常有意思。可惜的是,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未能看到。
  
  四、感受和建议
  
  通过几天的调研和所见所闻,我们深切的感触到,省委、省政府关于苏北大开发的政策是无比正确和及时的,苏北有很多自然资源需要开发,苏北的人民迫切需要加快苏北经济的腾飞,苏北的发展已牵挂着各级领导的心。苏北要奔小康、农民的负担要减轻,农民的收入要提高,这是需要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和奋斗的。回良玉书记说,没有苏北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对苏北的发展我们建议,一要政策倾斜,加大投入,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加大扶持一些苏北经济发展的亮点,给苏北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二要根据地域特点,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要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力争做大做强。四要抓住机遇,招商引资,找准市场,开拓市场,使农产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五要实行订单农业,增强农民抗风险的能力,自觉地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摘自《江苏民革》2002年第4期)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