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海弄潮 让书香流芳——记民革党员、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杨金荣博士
发布日期:[ 2005-01-26 ]
点击:[ 5881 ]
文/黄列
杨金荣,1964年6月出生于江苏泰兴。1983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1990年获硕士学位,2000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出版社综合编辑室主任,副编审,民革南京大学主委,江苏省第九届政协委员。
近年来,杨金荣同志力耕在精神文明的园地,成绩突出,并多次在国内获奖,去年在民革江苏省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先进个人。
一、学海寻道者
出版业是一个文化先行的产业,一个好编辑首先是一个好学者。笔者采访他时,恰逢他的博士论文由国内享有盛名的三联书店出版。我们的谈话由此打开。
杨金荣同志1983年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在南京大学这所著名的学府,度过了青春最美好的时光:1987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又以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陈得芝教授。蒙元史是一门国际性多学科交叉的学问,不仅要求深厚的史学素养,而且需要较高的语言学训练,包括古汉语和外语,素以门槛高,令许多学子望而却步。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机构,是中国元史研究会会址所在地,创始人是我国著名蒙元史专家韩儒林教授。该研究室以宏富的研究资料,开阔的研究视野,兼有乾嘉考据学派与欧洲汉学研究之长的学术训练,该研究室不仅有国内一流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元代历史的断代史著作《元朝史》,而且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出版有《中国元史研究通讯》等学术刊物。在一流的学术机构,有一流的研究导师,杨金荣同志开始了自己的学术之旅。首先接受的学术洗礼是涵濡于前辈大师留下的的优良学风,“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些既是学术规范又是学术风范的东西,日益沁入心脾,为后来的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牢记前辈的训导,沉浸于文献的丛林,行走于学术研究的大海边,拾贝寻珍。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比读境内外不同文献对同一历史的记载,整理海内外的研究目录,翻译介绍海外学术论文,编辑学术通讯等等,先后在《中国元史研究通讯》,《蒙古学资料与情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学术札记,学术通讯及翻译介绍学术论文等20多篇特别是将美国《哈佛亚洲研究学报》等海外学术期刊发表的最新论文及时介绍到国内来,发表在学会研究通讯上,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初步构建起自己学术研究的世界眼光或视野。1996年,杨金荣同志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尽管研究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但七年大学打下的坚实基础,为新的研究提供了动力。研究很快引起学界的关注,他的论文《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胡适》,《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分析》等,发表后就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2000年,他在获得博士学位的同时,又应邀赴美国格林乃尔学院历史系做访问学者,了解美国同行的研究,搜集了大量英文材料,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文献学的基础。
4年苦读,在新的学术平台上迎来又一波学术收获,他的近30万字的博士论文《角色与命运----胡适晚年的自由主义困境》,被学界认为是“首次对胡适晚年的学术和社会生活进行了考察和研究,许多观点和见解发前人所未发,资料翔实,立论公允。无论是研究的路径还是研究的方法,都有新意”。
几年来,他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对于一个学者,这已经称得上成绩不俗,而对于一位专职的编辑,则是至为难得!
二、书海弄潮人
作为一名专职编辑,在出版高度市场化的今天,能够青灯黄卷,做冷板凳工夫,取得学术成就,确实要比常人付出更多。事实上,他并没有因为学术而影响出版本职工作,相反,却在享受学术成果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品尝到出版工作成就的喜悦。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面对出版产业的市场化,杨金荣同志就提出出版人要具备三种素质,具体说来就是,出版人要能够与学者对话,与市场对话,与国际对话。
与学者对话,就是要既有专攻,又能了解知识界学术界的信息动态,找到与学者交流的平台和沟通的管道,尽可能多地找到共同的话语。这要求编辑有较高的学术素养,了解学界的动态,熟悉学术队伍,具备物色组织学(作)者的能力。
与市场对话,就是要有敏锐的市场意识,善于捕捉时机,把出版物适时合适地推向读者。科学研究的使命有两条路径,一条是普及,一条是提高。前者是面向大众读者,后者是面向精英读者,与市场对话,就是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定位明确,分清需求层次。
与国际对话,就是了解国际出版同人的运作与经营理念,善于把本土优秀的出版物推向国际,把国外优秀的适合国内读者的作品引进来,促进出版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努力这么做的。
早在1995年,他就参加《中国思想家评传》的审编和宣传工作。《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是已故著名教育家南京大学老校长匡亚明教授,根据毛泽东同志“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的指示,组织编写的大型学术传记丛书,被称为是20世纪规模最大的文化工程,被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工程,江泽民同志,乔石同志为丛书题过词。他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编辑小组牵头人之一,本着对学术负责,对读者负责的精神,对多部书稿在审核后,提出退改意见。而由他编辑的图书《左宗棠评传》和《黄丕烈评传》分获山东省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二等奖,由他编辑的《孙中山评传》获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
作为一名学者型的编辑,出版优秀的学术图书是他始终不渝的追求。在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图书陈列室,我们可以看见由他组织和编辑的多部有影响的学术著作。近日刚刚传来消息,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会上,他组织编辑的图书《中国抗日战争史》,《太平天国战争全史》荣获一等奖,《中国抗日战争史》还同时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由他任责任编辑,由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等编译的外国传教士目击南京大屠杀的学术著作《天理难容》,出版后,在美国、日本引起广泛关注。他编辑的另一部学术图书《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更始被美国耶鲁大学选为研究生用书。
杨金荣同志不仅仅是学者型的编辑。他在策划编辑畅销图书,取得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自1999年以来,杨金荣同志在抓好学术图书的策划、组稿、编辑的同时,主动请战,承担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图书的策划、编辑工作。针对近年来图书市场的不景气和图书“民营渠道”对国有主渠道冲击的不利因素,他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研究和开拓潜在的市场,陆续开发出在全省及全国有影响的畅销图书。例如,为庆祝建国50周年,由他策划的国庆50周年系列图书,先后荣登北京市新华书店最畅销图书排行榜和全国新华书店最畅销图书排行榜,该系列图书成为当年全国同类题材最畅销图书,在当年所有10万种图书中,畅销图书全国排行(非文艺类)第3名。据不完全统计,自1996年以来,他先后开发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有十多个品种或系列,产值达700多万元,利润200多万元,个人平均每年新创产值近200万元,新创利润50余万元;以南京大学出版社为例,同期编辑个人的工作考核指标为利润3万元,杨金荣同志平均每年新创利润超出考核指标十多倍,成为江苏高校出版社的编辑个人创利税大户,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也为同行进一步面向市场,开发出更多更适销对路的畅销图书起到了示范和牵引的作用。
三、以书传情、心系统一
杨金荣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关心时政,积极致力于参政议政工作。他除了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祖国统一方针政策,还利用工作机会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99年,既是建国50周年的大喜之年,又是澳门回归祖国的大庆之年。经过与澳门教科文组织的联系,杨金荣同志策划了在澳门举行“庆国庆、迎回归”活动。1999年8月30日至9月2日,活动在澳门教科文中心如期举行,向澳门各界赠送了国庆50周年系列图书,引起反响。新华社澳门分社、澳门日报、澳门电视台等澳门主要媒体纷纷报道,给予高度评价,称该活动让澳门的同胞在回归之前,能够与共和国一道分享五十华诞的喜悦,让澳门的同胞加深了解了南京大学,也加深了解了江苏,活动本身也是推动江苏澳门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早在2000年,杨金荣同志利用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前往夏威夷,拜会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博士,并约请她在江苏南京——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的地方——出版她的新书《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纪念集》,2001年辛亥革命90周年前夕,该书如期与大陆读者见面。图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反响,很快再版,美国和台港澳地区的读者纷纷前来函购或征订。《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世界日报》、台湾《联合报》、日本《读卖新闻》以及中国大陆其他一些强势媒体,都给予报道。2002年11月和2003年3月,他又先后邀请孙穗芳博士来祖国大陆,分别在广州、深圳、杭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为读者签名售书,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加入民革后,特别是成为民革支部的主委和省政协委员后,杨金荣同志感到自己出版人身上的责任更大了。他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本职工作与民革的工作特别是与祖国统一大业结合起来,从而能够立足本职,更好地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现在一幅图像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了,一个以出版民国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项目已经摆上了日程.。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张宪文教授主编的国家九五重点项目多卷本《中华民国史》,已经由他编辑完成,不日将面世;由陈诚先生的女婿,原台湾中央大学校长余传焘先生担纲的大型史料系列《陈诚回忆录》也即将问世。而在此基础上的一个由海内外学者参与的,特别是由海峡两岸学者参与的学术图书与资料编辑出版委员会即将启动工作。杨金荣同志认为,民国首都在南京,民国研究在南京,民国历史文化的出版也应当在南京。在今天,出版民国历史的资料与研究成果不仅是一项学术工作,对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增加对一个中国的体认,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