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 苦思 执言——记省政协委员、民革无锡市委副主委宋颂康
发布日期:[ 2005-11-03 ]
点击:[ 5614 ]
2005年1月19日下午,在江苏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组座谈会上,第一个发言的委员就“关注民生、落实民本,构建和谐”的专题发言引起了与会委员的强烈震动和共鸣,他在发言中直言“浓缩了的百姓原声,放大了的弱者原声,错位了的主人原声”,强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关注社会三大热点———上学难、买房难、看病难;扶持社会三大弱势———老年人、残疾人、外来人;摆正社会三大主体———纳税人、员工、农民”,他大声疾呼“是纳税人养活了公务员,是员工支撑了企业,是农民哺育了城市”,他认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三大要素是“政务公开、社会公正、分配公平”,必须倡导“理性、爱心、创新”三个品格。整篇讲话言简意赅,生动深刻,引起了与会者的阵阵笑声和掌声,在场的一位省领导在最后总结发言时特别指出:赞成第一位委员发言的很多观点。这位委员就是省政协委员、民革无锡市委的宋颂康同志。
永葆平民心态
1944年,宋颂康出生在无锡的一个普通市民家庭,自幼勤学好问,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出身和大哥客居台湾的原因,参加高考时因政审不合格而落选了。一连串的打击接踵而来,文革开始后不久,全家就被下放苏北阜宁农村,在这贫瘠的广阔天地里,他第一次尝到了生活的艰辛,也了解了农民的纯朴。几年的农村锻炼,使他对民间疾苦和三农问题初有体察。1976年,他从苏北调回无锡化工原料总公司,历经开票、记帐、采购、组长、科长、业务副总经理直至市商业局副局长,一路埋头苦干,跑南闯北,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常常付出多于收获。这段时间,为了工作需要和充实自己,他开始自学化工专业知识,尽管工作繁忙,工资微薄,还要养老育小,他仍坚持学完“有机”、“无机”、“分析化学”等课程,并取得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化学专业大专文凭。2001年他从无锡市贸易局副局长调任民革无锡市委驻会副主委,又开始了由经济工作到政党工作的转折。由于秉持勤学苦思的品质,积极参与政协和统战部组织的各种调研视察通报活动,很快实现了角色到位。站在参政党的定位角度,他对民革无锡市委的工作提出了“用包容代替分散、有为代替平庸、革新代替陈腐”的新理念。市委会的辛勤耕耘使无锡民革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近年来多次得到民革江苏省委、中共无锡市委统战部和政协领导的好评。
出身平民底层,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来的坎坷人生经历,使他始终保持着健康的平民心态。他作风平和、务实、宽容、好学,坚持平等待人、勤勉做事,不论是做企业业务老总还是商业局业务局长,他从不忘记自己出身平民这个本。生活上始终保持朴实无华的平民作风,不沾烟酒舞牌,仅保持一杯绿茶、一本好书的嗜好,看书和思考永远是他生活中的需要、追求和享受。在商业局分管工业品零售业务期间,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出入于商场、市场,以普通市民和顾客的身份深入社会基层倾听百姓诉求和员工意见,掌握了真实的第一手调查情况之后,他对当时的无锡零售市场需求进行了细分,把无锡八佰伴、商业大厦、一百集团三大百货零售巨头分别定位向高而雅(上)、宽而全(横)、专而深(下)三个方向错位发展,当时媒体报导无锡百货业零售三强联合的消息震动了沪宁沿线众多商界,无锡百货零售市场在三强合作的带动下取得了良性发展的巨大空间。三大商场从老总到员工为此都亲切地称宋局长是“我们的平民局长”。
在民革市委副主委这个位置上,他在参政议政工作中更是经常流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和深深的民本意识,他力行了做事先要学好做人的理念,并坚持“以善待人、以理服人、以德树人”的做人原则和“终身学习、终身服务、终身奉献”的做事理念。多年离散的民革老同志在他的关爱下陆续找到市委归队,并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平民主委”。
难舍爱民情结
出身平民基层和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了宋颂康的社会阅历,亦铸就了他的爱民理念。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民革成员,他更难舍爱民情结。在研讨“提高参政党素质和能力”的学习班上,他提出了“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作为参政党工作的一条主线,在“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中,他又提出坚决反对“官本位、钱本位、己本位”三种不良倾向,坚持倡导“民本位、德本位、他本位”,他是这样想的,亦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2002年他刚到民革机关不久,有位40多岁的民革成员钱正一同志身患癌症并进入晚期,多年的治疗费用已使家庭债台高筑,而家中尚有多病的老母和读中学的孩子,宋主委多次家访后决定发动全体民革成员献上一份爱心予以资助,他自己首先带动机关每个同志捐款,虽然民革成员不多,有些老同志经济也不宽裕,但每人都踊跃献上了一份爱心,当民革市委将一次募集到的7200多元捐款送到钱正一家时,全家人热泪涌动,场面感人。民革还有一位黄埔18期老同志许文祥,抗日战争中他参加过长沙大会战等著名战役,被日军的子弹穿胸而过,1949年随部队起义,解放后虽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却从无怨言。宋颂康同志多次去他家慰问,由于许老已瘫痪多年,很久未参加民革活动,在2003年社会支部赴寄畅园活动时,宋主委和机关的同志一起把他抬上汽车,并带上轮椅畅游公园,和多年未见面的民革老友合影留念,临分手时,许老泪流满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没多久,民革机关又为他家免费安装了电话,他从心底里觉得民革领导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宋主委为民革全体成员在爱民方面做出了表率。
一心为民执言
对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切感受和对当今社会发展的深刻关注造就了宋颂康委员强烈的爱民情结和忧患意识。不论是他平时的发言还是他撰写的文章,都充满了爱和忧的主旋律以及对当今浅薄浮躁社会浊流的鞭挞。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为发展中的问题把脉开出应对良方,并站在民本位的高度大声为民执言,这是他平时勤学苦思的薄发,亦是他爱国爱民的力行。
2003年“非典”爆发以后,他一直苦思如何防范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对百姓造成的巨大伤害,从“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的古训得到启示,结合国外发达国家的应对案例,他提出了尽快建立全社会安全综合预警系统的建议,通过对江苏省和无锡市预警机制现状的调研,他首先剖析了认识上的几个误区和操作上的几个难点,并就初步建立可操作的预警模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此份调研报告曾在市政协大会上作为党派代表发言,并在省政协大会上作为书面发言材料,市委书记和市长都作了首肯的批示,并要求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办理。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他始终与中共肝胆相照,坚持做诤友,讲真话,做实事,解难题,挑担子。在2004年省市政协大会上,他就“富民工程”直抒己见,从社会的失地、失房、失岗谈起,抨击了失真、失察、失衡等弊病,指出富民必须摈弃传统的“厚官薄民”、“嫉富爱贫”、“恋公避私“等思想认识误区,解决企业、社区、农村三个扶贫难点,并提出积极培育市场、扶持企业和关爱百姓这些良策,发言结束时他又一次大声为民疾呼:“把企业的合法权益还给员工,把土地的合法权益还给农民”,赢得委员们一片掌声,与会的市委和市政协领导也为之动容并给予充分肯定。
作为一个民革成员,祖国统一和台湾问题一直是他不能忘怀的心结。台湾百姓和大陆百姓同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民革的大部分成员有亲属好友在台并保持联系,他们是一支重要的祖统力量,为此,他积极呼吁有关部门批准民革组团赴台交流做祖统工作,至今已有三批30多人成行。他还经常组织民革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的成员学习孙中山著作、中共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民国史台湾史,并订阅了厦门大学编著的“台湾研究集刊”等多种专刊。在深入台湾本土调研体察民情基础上,2003年市委会完成了对台调研工作首篇报告———“发挥优势,探索民革对台工作新思路”,今年又完成了对台调研工作思考之二———“危机、转机、良机”的专题报告,建议真正把国家利益和民族百姓福祉落到实处,抛开历史恩怨、党派利益和意识形态分歧,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所言“以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为自豪,也都应该为振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为己任”。
爱之深深,其言切切。正是因为他深深地爱着这块哺育他成长的土地和朴实的人民,所以他用勤学苦思直言来履行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能。忠言逆耳有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评论,有人说他政治上不成熟,也有人说他有越位添乱之嫌,听到这些劝告,他直言以答“本人已过耳顺之年,亦无欲无求。只要没有坏心,更无野心,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不忘记百姓,总会走向到位,走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