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 回馈社会——记省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委员孙达华

发布日期:[ 2006-01-09 ]   点击:[ 6010 ]

 
                     黄 列  

  孙达华同志是江苏知名的民营企业家。十多年来,他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艰苦创业。从开办餐饮到商贸经营,从汽车修理到房地产开发,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事业有成的孙达华同志积极回馈社会,奉献真情,特别是他加入民革组织、当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后,更加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积极履行职责,参政议政。
      
              锐意进取 艰苦创业

  孙达华,1967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盱眙县。当时农村经济非常落后,吃了上顿无下顿,常言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孙达华同志中学毕业后,因家庭困难,便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走上了学徒工的求生之路,拿他自己的话说:“没有苦中苦、哪有今日甜”,话虽如此,但有多少人能理解这其中蕴涵着多少哲理,又有多少人了解到他付出了比常人多多少倍的汗水和勤奋。

  1988年,他已是一名有两年工作经历的基层交管员,由于他勤学好问,吃苦耐劳,能言善语,在当地处理交通事故已小有名气,被人们爱称为“宁淮马坝段交通事故高级调处员”。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一个铁饭碗,是非常令人羡慕和敬重的。他长年在宁淮公路上巡逻、执勤,洪泽湖大堤是弯多、路窄的事故高发地段,常常由于交通事故一堵就是半天,甚至更长时间,长途旅客渴了只能喝路边沟里的水,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吃,有的还病倒在路上,疲惫不堪。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想办法解决长途旅客临时就餐问题,他向领导汇报,同时也与家人商量,决定脱掉制服,辞职开一家长途旅客饭店。想法一出,单位不支持、家人不理解、朋友不明白,许多人都想不通他手捧着一个多少人都在艳羡的“铁饭碗”,却为何要自己扔掉它出来单干。执着、理智、敏锐的秉赋支持着他,他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离开了心爱的岗位,开起了一家饭店。饭店免费供应开水,饭菜既卫生又便宜,还帮助刷洗汽车,受到旅客的好评与肯定。饭店经营的成功使他更加自信了,视野更加开阔了。

  1993年,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大办乡镇企业,他主动承包面临倒闭的镇办企业――汽车修理厂,他认真分析集体企业难办好的原因,多次召开职工会议,统一思想,改变管理模式,落实责任制,他提出了更新服务理念的想法,改过去在家等车修为主动上门服务,贷款买了一台吊车和事故抢修车,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及时撤除事故现场和抢救伤员,挽救了不少伤员的生命,得到了交警队的多次表扬,也收到了数十面锦旗。1993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因雾大,6量大小车辆追尾,造成3死12伤的大事故,接到事故通知后,他迅速召集工人,火速赶到现场,他一边输导交通,一边组织救人,当交警赶到时,部分伤员已被送到了医院。由于他的科学管理,诚信经营,该厂当年就扭亏为盈,还缴了12万元的税金,100多名集体制职工个个都说老板好。该厂在他手里经营了3年,累计缴纳管理费30万元,缴纳税金40万元,得到了省、市政府的表彰,被评为“省明星企业”、“淮阴市十佳乡镇企业”、“诚信服务单位”等称号,个人被评为“市十大青年创业标兵”,在《淮阴青年》杂志上,以“勇立潮头孙大刀”为标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1995年,他来到了南京,先后投资创办并担任南京国贸商城总裁、江苏省弘惠工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地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江苏润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等。为了积极配合河西大开发,他在兼顾其他工作的同时,自己又在河西独家投资5000万元新建汽车检测线。从土地征用、规划、图纸到施工,共花了6个月的时间,一家现代化的汽车安全综合两条检测线投入市场运营。在投产仪式上,南京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建邺区政府等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该检测线的投入运营,大大缓解了全市汽车检测难的问题,方便了群众,为市区交通安全作出了贡献。当谈到工程进度如此之快有什么秘诀时,工程队队长笑着说,“当初我们自己也未想到这么快,主要是孙总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效率激励着我们,他天天到工地来,夜里也陪着大家加班,我们工人再苦再累也没什么说的”。确实,孙达华同志锲而不舍的毅力,爱岗敬业的精神,幽默风趣的谈吐,豁达开朗的性格又让他颇具亲和力,营造出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
      
              关注民生 善于参政

  孙达华同志在做好自己事业的同时,非常关注社会、关注民生问题。他于1999年9月加入民革,2002年6月在民革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第八届民革江苏省委员会委员,2003年担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和南京市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也好、人大代表也好,都是人们心目中的代言人,是为人民说话和做主的。孙达华同志,是一位非常热心的人,时刻关注着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担任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之后,他更理直气壮地为老百姓说话,自愿当好人民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用他的话说:“我是一个普通的私营企业主,老百姓选我当代表、委员,这是对我的信任,不是荣誉、而是责任,我必须花精力做好这项工作,否则,我怎能对得起群众呢”。

  深入基层,注重调研。好的建议来自于群众和生活中,孙达华同志,经常深入社区、农贸市场,倾听群众的呼声,主动与不同层次的人接触、交流。2003年冬天的一个早上,他路过工人新村“南昌路农贸市场”时,看到许多菜农都站在雪地里卖菜,环境太差而且混乱,他下车便与菜农、购菜市民聊了起来,听说政府也准备改造,但一直未能实施,老百姓苦不堪言。他回家后,立即着手起草《关于尽快改善工人新村地区城市面貌》(九届一次会议第576号)的提案,引起了市政府的重视,第二年春天就进行了改造。

  他作为一名房产开发商,对土地问题非常敏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土地需求量成倍增长,但个别地区存在过量供应土地或供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了地区性和结构性的房地产过热问题,房地产发展存在泡沫的隐患,甚至孳生了腐败。2003年两会期间,他提出了《关于尽快建立我省房地产预警体系,统一规划土地出让》的建议,得到了省政府和国土厅的重视,省政府于2003年5月连续出台了《江苏省国有土地储备办法》、《江苏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江苏省国有土地租赁办法》等,并对全省经营性土地特别是房地产用地进行了一次调研,对一些违规用地予以纠正。

  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蓬勃发展的力量,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民营企业的政策,尤其是近二年兴起的“招商引资热”、“工业园区热”等现象,有些地方政府及部门只注重外地来的老板,而忽视了当地民营企业的重要性,一些优惠政策只倾向于外地老板。针对这一现象,他走访了很多地区及企业,也有许多地区的主要领导登门要他去投资,并提供难以理解的优惠政策,他认为这只是短期行为,不能盲目追从,2004年他写了《关于给本地民营企业更加宽松发展环境》的提案(省政协第286号),得到了省政协和省经贸委的重视,省有关部门专门派检查组赴各地检查,即时遏制了一些不科学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上传下达,注重沟通。委员、代表是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孙达华同志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首先他对政府政策、文件感悟深、吃的准,能从正面引导老百姓支持政府工作,如河西近几年开发任务大,拆迁涉及面广,群众矛盾较多,他都能主动为政府解忧,做说服、疏导拆迁户的工作;其次广纳众言,把群众的呼声即时报给各级领导,让领导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如河西新城已初具规模,不少房产拔地而起,配套设施较为齐全,但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城运会后的河西发展态势,民间传说奥体中心城运会开后将冷下来,房价也要下跌,针对这一说法,他及时起草了《关于举全省之力打造河西新区》(九届三次会议第221号)的建议,引起了省、市政府的重视,引起了老百姓的共鸣,目前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加大河西建设的力度,将出台一些政策支持和保持河西的繁荣与稳定。

  2004年高考之后,南京市民议论纷纷,人们对南京的所谓“素质教育”产生了质疑。孙达华委员主动走访了一些学校、老师及学生家长,他直接给市政府有关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南京教育总体情况是好的,条件不断改善,质量不断提升,培养出了一大批各级各类的人才,但南京人民对南京基础教育始终不满意,他分析了南京教育存在的配置不公、导向跑偏、家教盛行、管理尚不到位等“四大顽症”,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分散优质资源,师资力量全市一盘棋,市区内教师可以互动,实施福利待遇“阳光工程”;对教师实行评议,推行“末尾淘汰制”等等。

  敢讲真话,注重效果。苏北地区是我省经济欠发达区域,省委、省政府提出:“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在“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如何发展苏北,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很多人提出“人才、科技是振兴苏北的好路子”。2004年,孙达华委员提出了《关于改变苏北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建议》(省政协第287号),得到了省政协和省人事厅的重视。2004年夏季,省有关部门领导在苏北召开部分市、县领导参加的经济发展座谈会,邀请了部分省政协委员参加,其中一个议题就是有关苏北人才发展战略问题,当领导请各位参会人员发表见解时,孙达华委员第一个举手,他说:“苏北人才并不少,关键是流失较多,客观上讲是环境条件不行,但主观上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有几位把自己的小孩大学毕业留在了苏北工作?不是到南京,就是去北京,甚至出国就职”。一席话,说得参会人很惊讶,认为“这个毛头小伙子,胆子真不小,竟敢如此不留情面”。但他的发言,切中要害,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正如领导评价的那样,“我们就需要这样的委员和代表,敢于说真情、讲真话”。

  2005年,全国范围内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是一件大事、好事,但在学习阶段,有部分机关人难找,出现“学习型缺位”。针对这一现象,他及时给省委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写了“先进性教育不能误了老百姓的事”的建议,得到了领导的重视。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心直口快,敢讲敢说,不怕报复,因此,他吃过亏,但也得到大家的尊重。

  据统计,孙达华同志三年来已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提出了近20多个提案和建议,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

  回馈社会,奉献真情。孙达华并不满足于自己富裕,他热诚地回馈社会,奉献真情。近年来用于帮助乡亲的费用就不少于20万元。他还捐款20万元为盱眙黄花塘镇的一个村办小学新建一幢二层教学楼,在当地农村非常醒目。2003年,他积极响应省政府“关于为农村办实事”的号召,带头捐款,先后两次共捐了38万元道路建设资金,为个体私营企业主捐款修路带了个好头。2005年初,他与其他股东共同投资4000万元兴建“江苏苏源米业有限公司”,计划推出“公司加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积极支持农民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模式生产,给农民定保护价,确保农民收入;同时还可解决当地近千名劳动力就业。

  孙达华同志平时个人生活非常简朴,但近几年来他个人累计向社会捐款达150余万元。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生长在农村,我的根也在农村,党的政策让我们先富裕了,我们怎么能忘记生我养我的农村呢。我没有其他目的,只是尽自己应该尽的一份责任。”

  多么好的回答,多么高尚的情操!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