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朵儿
发布日期:[ 2010-01-06 ]
点击:[ 6336 ]
文/江玲玲
在朵儿身上至今保留着这个民族淳朴、清纯的本色
第一次见到张朵儿,无论如何都无法把她与国家一级歌唱演员和当红大腕级青年女歌唱家连在一起,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到现代大牌歌星惯有的调儿和作派,质朴、平实、淡定,就象她的名字张朵儿一样。
在高新区一家恬静的咖啡厅里,我和她聊了起来,从她的出身成长到她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我们的话题宽泛、自由,无拘无束。随着话题的展开,我渐渐地发现,在质朴、平实、淡定的背后,这位来自青藏高原的年轻土族姑娘,更透着令人惊异的大气、率真和执着。
朵儿出生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她是个土族姑娘。说到土族,许多人往往把它和土家族混为一谈。其实,土族和土家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和四川一带,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有570多万人口;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吐谷浑、蒙古诸族有渊源关系,人口仅19万,是一个人数很少的民族。土族人数虽少,但勤劳刻苦、能歌善舞、朴实率真、古道热肠,堪称性情中人。在朵儿身上至今保留着这个民族淳朴、清纯的本色。
听朵儿的歌,既是生命的感应,也是心灵的关照
巍峨耸立、雄浑博大的青藏高原和烟波浩淼的青海湖孕育了朵儿宽博的音域,对生命和自然独特的领悟,使她的歌声中透着一股高原特有的深沉隽永,无论是演唱力度的扩展、颤音的效果,都显示出一种来自西部的天性与野性的和谐统一;作为土族艺术家,从小长于多民族聚居之地,又孕育了她空灵飘逸、风影变换的婉转歌喉;来到江南水乡后,又融入了南国丝竹细腻、缠绵的演唱风格,形成了西部粗犷豁达和南国委婉柔美完美结合的独特演唱风格。她的歌声,高音圆亮,中音甜美,低音丰满,听来让人回肠荡气。
说到青海,自然想起了名闻瑕迩的青海“花儿”。对“花儿”,张朵儿如数家珍:“花儿”的曲调称为“令”,有200余种;花儿的唱法,有尖音唱法、苍音唱法、尖苍音唱法;花儿的语法,大量使用倒装句和虚词、衬词;花儿的创作,多用比、兴的方法。花儿流传地域之广,传唱人口之众,历史之悠远,内容之丰富,曲令之众多,为中国民歌所仅有。
“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是记录整理“花儿”音乐的第一人。1938年,王洛宾在甘肃六盘山下记录整理了第一首“花儿”。1996年,中国“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在原歌词的基础上增补了两段新词,着重抒发了词曲中的离愁别恨,并命名曲调为“六盘山花儿”,由深得他真传的传承人张朵儿首唱。在朱老先生的口传心授下,朵儿把这首凝聚了两位大师心血的作品演绎得优美凄婉,动人心弦。她演唱的“花儿”,既保留了原生态唱法的特点,又融入了艺术唱法的技巧,把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诠释得淋漓尽致。她的专辑《花儿本是心上的话》全部采用了西北传统“花儿”的歌词,或优美艳丽,或婉约绵长,是当今“花儿”唱片中品位最高的一件精品。
听朵儿的歌,是一种享受,更有一种震撼感。天生亮丽的嗓音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果然是重要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她是在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演唱,每一首歌都是一次内心真情的演绎,无论是《花儿》还是《可可西里》,既是生命的感应,也是心灵的关照。当今歌坛,纵然华丽万端,流光溢彩,时不时还轰动一回,但细细品味起来,总觉得有太多的“假面舞会”。
成名的朵儿没有名人的架子,唱民歌的朵儿像民歌一样有情有义。
在朵儿看来,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时代的成功
她充满深情地说到了她的父母亲。
身为音乐教师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在声学上有较高的造诣,母亲不但给了她出色的演唱基因,也是她的声乐的启蒙老师和领路人,使她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和良好的培养。母亲的影响不但使她把音乐选择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而且在朵儿整个成长过程中,母亲都是她的人生和艺术的双重导师。
1995年,张朵儿从青海艺术学校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歌唱艺术家靳玉竹等专攻民族唱法。2002年,她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研修音乐学,在博士生导师乔建中先生的精心指导下,提高了中国传统音乐学术水平,其间,她又得到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中国“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的真传。在长达10余年的专业声乐训练和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执着努力,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业绩:
1998年,张朵儿参加了文化部主办的第24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暨98全国声乐新人新作大赛,她的原唱《放歌江河源》获全国声乐新人新作“演唱文化奖”(大赛最高奖);1999年在南宁国际艺术节暨第九届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上获民族唱法“孔雀奖”,2000年原唱《安召索罗罗》获中央电视台《中国音乐电视—西部系列》“十佳新人演唱奖”;2002年由上海唱片公司出版发行首张演唱专辑《西部谣》;演唱的《西部谣》获得江苏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节声乐大赛一等奖、《西部谣》作词奖、江苏省首届艺术专业教师技能大赛演唱一等奖。2004年她原唱的《高原小江南》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国家级、与“文华奖”并列);2006年,我国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同时推出她的两张西部色彩浓郁的演唱专辑精品版《可可西里·无极生命的旋律》和《花儿本是心上的话》;2008年,在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国唱片总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中国金唱片奖评选中,张朵儿与金曼、廖昌永、谭晶、刘和刚、王力宏、凤凰组合等歌坛大腕一并荣获被誉为“东方格莱美”的中国金唱片奖。在这些眩目的成绩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耕耘。
在朵儿看来,这一切不能算是她个人的成功,她认为,这是一个文化发达时代的成功,一个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体制的成功,也是东部文化和西部文化交流、碰撞的成功,她为此感到骄傲。
“你是怎么落户常州的呢?”我好奇地问她。
“也许是缘份吧。”朵儿笑了,“2003年,当时的常州市文化局把我作为高级艺术人才,从青海省民族歌舞剧院引进到常州艺术分院,任专职民族声乐副教授,文化局和艺术学院领导的热情使我深受感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我个人来说,发达的江苏常州不但可以给我一片广阔的艺术发展天地,还更能圆我多年来的一个梦,这个梦就是成为一名艺术教育家,常州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你喜欢当老师吗?”我问。
“你忘了我妈妈是做什么的了吧!”朵儿反问。噢,我恍然大悟。
作为一名多次获奖的当红歌星,朵儿没有像其他某些获奖选手一样,用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去从事商业演出,更不像有些人那样去制造浮浅的轰动效应,而是以母亲为榜样,把一腔真情投入到艺术创造和教育耕耘中去,把努力成为“艺教双馨”的艺术教育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当今这个对商业诱惑和利益躁动顶礼膜拜的演艺圈里,实在是难能可贵。凭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功底,她在教育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她教的学生在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有的还考入音乐学院或部队文艺团体,前不久,“和谐颂”首届中国艺术特长生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组委会授予张朵儿教授“全国优秀辅导教师奖”。
朵儿对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公益事业倾注着最大的热诚
她是常州市青联委员、常州市民族团结促进会常务理事、民族之花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长期以来,她率团活跃在社会的基层,用自己的歌声和真情,宣传民族和谐团结和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她还在许多出现矛盾困难的场合,凭借一名有声望的少数民族艺术家的影响力,帮助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促进民族团结。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这是北宋著名词人李之仪的词。对朵儿来说,长江之源的青海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东海之滨的江苏是她展示事业的第二故乡,对“共饮一江水”的青海和江苏,朵儿有着同样的挚爱和真情。作为定居江南的高原女儿,她非常希望通过自己,把西部和东部更紧密地连在一起,通过更多的交流和往来,互相取长补短,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发展和民族的共同繁荣。
《眼泪的花儿飘远了》、《安召索罗罗》、《藏羚羊的诉说》、《江河源水》、《青海湖》、《昆仑月》、《故乡正春天》、《格拉丹东》,一首首、一曲曲,朵儿用她深情的演唱,为你揭开了西部神秘的面纱,翻开了西部传奇的书卷,唱出了歌谣里长满的不老传说,唱出了祁连山落脚西征的战马,唱出了随着欢乐的轮子旋转着的安召,唱出了土族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听朵儿的歌,感受的是广博和真情,找到的是自信和激情,营造的是圣洁的心灵。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朵儿——来自青藏高原的百灵鸟,歌声永远嘹亮,艺术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