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代慧:大爱无言搏光明
发布日期:[ 2010-07-05 ]
点击:[ 4903 ]
魏继新
人们常说,眼科医生是光明使者,杨代慧就是一位给人带来光明的使者。杨代慧在给人以光明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光明。杨代慧,民革党员,现任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眼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泪道病组委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杨代慧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谦让、好学、勤快,是老师对她童年时代的评语。然而,父亲由于文革中受迫害,家庭陷入困境;当她年满九岁时,慈爱的母亲又因病早逝,从此,她与父亲相依为命,挑起了家庭重担。
1979年,父亲获得平反,她也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当地一所省重点中学;1982年参加高考,成绩高出重点大学分数线18分,被当时的南京农学院录取。然而,就在此时,她唯一的亲人——父亲突患重病,为了陪伴父亲,报答养育之恩,她不得不放弃他乡求学的愿望,转到距离父亲最近的大学——遵义医学院就读,也因而与医学结缘,选择了医生这一职业。大学期间,她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努力学习,五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了遵义医学院附一院眼科,从此,成为一名眼科医生。
走向工作岗位,杨代慧深知,自己以前所学都将接受眼前实践的考验,没有过硬的技术,是无法做一名医生的,尤其是眼科医生,面对的是被形容为人的心灵窗户的眼睛,如何把病人眼睛擦净、擦亮,需要具备异常的耐心、精湛的技术和一颗善良的心。于是,她沉下心来,一边照顾年迈的父亲,一边认真钻研,勤于请教,勇于探索,很快就掌握了眼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疗技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995年父亲去世,在安葬好父亲之后,她收起那颗悲伤的心,化悲痛为力量,全力投入自己的科研工作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她主动申请到当时在眼外伤诊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河南医科大学附一院眼科进修学习一年。一年后,她率先在贵州省内开展了泪小管断裂吻合术这项新技术,大大提高了该病的疗效,使很多患者走出病痛,让他们能够欣赏云贵高原的美丽景色,也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术业有专攻
也许,杨代慧命中注定与南京有缘。1982年,因为父亲患病,她与南京失之交臂;但21年后,她落户南京,园了南京之梦。2003年,其爱人被南京医科大学作为优秀人才引进,她也调入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眼科。在这座古老而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里,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展泪道病诊治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并取得佳绩。
泪道疾病,包括泪道狭窄或阻塞,泪道排泄功能不全和泪道炎症。虽然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由于该病诊治麻烦,效果不佳,在眼科同行中往往不受重视,三级甲等医院很少开展此病的诊治。为此,她决定选择这一冷门专业,开辟新领域,寻找新的主攻方向,率先在省内开设了干眼专科门诊,开展干眼病和泪道病诊治新技术。2006年,医院引进了泪道内窥镜,她又率先在江苏省内开展利用这一世界先进仪器和技术诊治泪道阻塞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目前全国仅有五家医院拥有此仪器和技术,江苏省仅此一家。该新技术与传统方法不同,它是一种直视下的微创手术,虽然泪道细若发丝,但利用泪道内窥镜治疗,相当于在一个粗若一米的管道里疏通阻塞物,大大提高了成功率,病人也因此减少了痛苦。
现在,随着剖腹产小孩增多,新生儿泪囊炎患者也逐渐增多。许多家长听说杨代慧对泪道病诊治技术精湛,纷纷抱着小孩前来就诊。《现代快报》一名记者抱着其9个月大的儿子找到她,说孩子经常流眼泪,经她诊治后,第二天就不流眼泪了,当时,一家人就高兴得不能自已。一系列病例的成功治愈,不仅解除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也使她增强了自信,开始向更多的疑难病症发起进攻。她知难而上,率先在国内开展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术治疗复发性上泪道阻塞新技术,总结并写出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权威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上。
近年来,杨代慧全身心奋斗在眼科泪道病诊治专业上,在应用此新技术和新方法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该领域知名专家教授。2008年成为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泪道病学组委员;参编《泪道病》专著1部;多次在国际性和全国性眼科学术大会上作专题讲座和学术讲座,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技术;2009年应邀在江苏省眼科年会上作专题报告,并会同国内知名教授在省内举办了两次省级泪道病新技术、新项目培训学习班,不仅为学员授课,而且还亲自进行手术表演和示范讲解。极力倡导同行对泪道病进行规范化诊治,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从而扩大了医院和科室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将本科室创建成江苏省内知名的以泪道病为特色科室奠定了坚实基础。当然,个人也先后获得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1项,院内新技术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院内成果奖1项,获南京市优秀论文奖2项;2008年获得省级研究课题《泪道病规范化诊治的应用研究》;多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在“好大夫网站”上获得较多赞票。由于其学术成就显著,2005年被聘为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200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2008年获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
作为一名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泪道病专家,杨代慧往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劳动。除了正常的每周三次专家门诊以及其他值班外,她在工作之余要回答无数病人和同行的电话咨询及手术预约,休息之时还要经常接诊从其他医院转来的泪小管断裂急诊患者,常常加班加点开展手术治疗。2008年农历年三十,当人们都沉浸在亲人团聚的热闹气氛之时,一个从镇江转来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住进了医院,急需手术治疗。病人家属着急的声音让她顾不得多想,迅速赶到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而此时,她的爱人也不在家,只有年幼的儿子一人在家,无人照顾。等她一头大汗地做完手术,又事无巨细地告知病人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才匆匆赶回家。病人及家属知道后非常感激,却只能在电话中向她连声道谢。而那一声声道谢,却让她觉得无比充实,无比幸福,犹如在新年到来时燃放了万盏烟花。
这些年来,经她诊治的干眼病和泪道病患者达数百人,宿迁的、苏州的、安徽的、上海的,他们或者通过当地眼科医生的介绍,或者通过身边人的口耳相传,慕名而来。对于患者,她都是先沟通,告之详情,在获得了病人的充分理解后再进行手术,病人也因此在手术中及术后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深受患者好评。《苏州日报》一位编辑患有泪道阻塞疾病,在当地治疗后又复发,经她治疗后,解决了多年的痛苦,后来特意在“好大夫网站”上投上赞扬一票并留言:我患了泪囊炎,苏州没看好,管子拿不出,到了杨医生那里,几下就拿出来了,服务态度又好,我相信她。而患者的信任也是她最大的快乐。
杨代慧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参加送医送药下乡,免费诊治患者,解决病人痛苦。1998年和2001年,作为主治医师,她先后两次参加省残联组织的“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到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主刀完成了两百多例手术,让贫苦的盲人重见光明,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领导好评,并被评为“优秀模范医疗队员”。
杨代慧是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做好诊疗工作的同时,也要教书育人。她备课认真,严格要求学生,理论课上经常结合临床中的实例进行生动地讲解;实习课上开展现场教学,加深学生理解,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欢迎和老师好评。撰写的教学论文《PBL与L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中的比较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并获南京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由于教学效果优秀,曾多次被评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优秀实习带教老师。她还悉心培养科室青年医师,毫无保留地传授和指导青年医师进行手术,促进其业务能力提高。
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奋起之志。杨代慧动情地说:南京医科大学这块土地培养了她,南医大二附院给她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她要以实际行动去感恩,这才能对得起自己所肩负的医生职责。正是这份感恩之心,给了她奋进的动力,让她充满爱心,做好自己的事业。爱别人,也被别人爱。正是因为她这种负责任的爱心,博得了众多患者的欢迎,她也从一个个微笑和感激的患者脸上,获得了自己人生价值的评判和成就感。
民革是我的一个家
杨代慧的父亲是一位老民革党员,并多年担任基层支部主委,她从小耳濡目染,对民革有着浓厚的感情。1995年,她在父亲去世后不久,也加入了民革,成为民革的一分子。2001年,在上级组织领导的支持下,杨代慧所在工作单位——遵义医学院成立了民革支部,她被推荐为支部主委,随后兼任遵义医学院行风监督员。她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调研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并多次组织为贫困山区农民进行大型义诊、捐助失学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和为灾区捐款捐物等公益性支部活动,受到领导好评。她负责的支部多年被评为民革先进支部,其本人也多次被市级民革组织评为先进民革党员,1998年被评为市级“三八”红旗手。
2003年,杨代慧调来南京工作后,她一如既往地参加民革组织活动,积极参政议政,多次参加单位中共党委组织的民主党派人员座谈会,为学校和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和临床老师的教学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关注。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除了积极捐款捐物外,还精心关照在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住院的灾区受伤儿童,组织支部党员一起献爱心。由于其工作表现突出,她被评为江苏省民革先进党务工作者,2009年被推荐为江苏省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委员,与省内众多女精英们共同交流,建言献策,为共创和谐社会奉献爱心。杨代慧说:我是民革的后人,民革就是我的一个家,我要为这个家的幸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杨代慧正以坚实的脚步,探索着眼科的光明,探索着人生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