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黄土和海洋——记民革党员、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郑洪波教授

发布日期:[ 2010-09-05 ]   点击:[ 4208 ]


                          文/黄 列

             
  
  20世纪80年代,在南京大学,一个青年怀揣着与“地球”有关的梦想;2000年,在悉尼机场,一位地质学博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归、报效祖国这片“黄土”的征程;2008年,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位侯德封青年地球化学家奖获得者,开始关注后哥本哈根会议的国际焦点——二氧化碳减排与二氧化碳封存的研究。

  他就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郑洪波教授。

                      读书研究之路

  与那个时代的很多幸运儿一样,沐浴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骄子”。1982年,郑洪波以全市前三甲的成绩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就读,1986年考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就读,师从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和古气候学家刘东生院士和安芷生院士。1989年,他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优秀青年奖学金,赴英国利物普大学地球科学系和地理系进行访问研究,1994年获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资助,在西澳大利亚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就读,199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正是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人人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时代,这种大时代的烙印即使在今天也很容易在这批60后身上找到,他们总自诩为是有使命感的一代。无论走到哪里,他们这批人谈论最多、朝思夜想的还是自己的祖国。在国外求学和工作十余年,他的足迹遍布五大洲,对发达与落后以及两者之间难以跨越的距离有很深刻的体会,深深感到国家的飞速发展,也感受到依然存在的差距。时至今日,他经常对他的学生,尤其对国外来的学生讲,上海不代表中国,北京不代表中国,真正的中国不仅仅只有大城市的繁华。农村广袤而贫瘠的土地,土地上寂寥的炊烟深深地烙印在他心里,他一直想改变它。读书,对这个贫苦农村孩子来说,可能是惟一改变自己改变现状的办法了。感谢一路走来,贵人相助,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小遇到的都是好老师。在中国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的导师刘东生,是备受尊敬的国际著名古气候学家,曾经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大奖,对他的人生经历和学术生涯有重要的影响。1989年,他被选送到英国利物浦大学进行访问研究,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优秀青年奖学金。1993年,获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奖学金,赴西澳大利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留校,从事气候变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1999年入选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每年回国工作三个月,与中国科学家进行实质性合作。岁月的时光匆匆流过,转眼到了2001年,尽管澳洲明媚透明的阳光和空气是那样地吸引他,他也持有了澳大利亚绿卡,但他还是决定回国了。说不清道不明是什么原因,像翱翔蓝天的风筝,一根线总在牵引他。

                     服务祖国:无悔的选择

  回国以后,他便投身于科研教学工作之中,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因为站在这三尺讲台,他就拥有了一片天空,天南地北天马行空,传道授业解惑。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是要解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科学之迷,这不仅是当今科学的前沿,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的砝码。在哥本哈根的谈判座上,政府首脑和谈判代表手握的是一列列沉甸甸的数据,这些数据凝聚的是科学家一滴滴的汗水,是无数的野外的跋涉,实验室的不眠之夜。2003年一次科研组考察长江源头,那是他第一次到西藏。飞机抵达拉萨后,头痛得要炸裂开来,就地休整后,就要赶往工作区域,途中还要翻越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垭口。身后的背包里背着重重的仪器和工具,呼吸着高原稀薄的空气。累了,搭帐篷休息,休整后,再继续前行。有一次,青藏公路的一段堵车,三天三夜堵了长长的十几公里,原来是前面的一座桥断裂了,只有雪域高原融化的雪水冰冷清澈,仍旧在河床里无声地流淌。没有什么能阻挡前行的脚步,一行数人当即将背包举过头顶,手牵着手淌过河水。上了岸后,拖着失去知觉的双腿,他们叩开了一户藏民的家门,围着炉火取暖,烤干衣服,喝着浓浓的酥油茶,竟然感觉到了澳洲葡萄美酒的芬芳。还有那些在海上科考的日日夜夜。有时候,那一望无际的湛蓝,让你收获的是科学探险的浪漫,但更多的时候,是没日没夜的天旋地转,工作和睡觉的时候需要把自己绑在床铺上。选择了这个职业,他无怨无悔,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使他对苦的承受力超过一般人。他坚信风雨过后才会现彩虹。

  他作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和主要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开展学院的“海洋地质”学科建设也成绩斐然。“海洋地质”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获得国家“211”工程和“985”学科建设计划支持。2003年,研究团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支持,这是中国海洋学界第一个“创新群体”,也创造了同济大学的第一个唯一。2005年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升格为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个人获得的奖励也多不胜数。比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也曾获得第四届中国第四纪青年科学家奖、第十届侯德封青年地球化学家奖,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入选上海市学科带头人计划。

  2008年,郑洪波因为工作关系调到南京大学,任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他所研究和关注的领域又有了新的内容——哥本哈根会议后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二氧化碳减排与二氧化碳封存。站在学术的最前沿,他关心的是国家的利益,也胸怀整个地球家园。

                    民革:永远的精神家园

  2007年,郑洪波加入了民革。加入民革以后,郑洪波进入了一个对他来说是既神圣又陌生的空间。他开始认识民革,并且,开始逐渐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他加入民革后不久被选为民革上海市委委员、民革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这些头衔后面都代表沉甸甸的责任,而他从来都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作为一个民主党派成员,如何在政协的平台上发挥作用,积极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如何把参政议政与自己的学术专长起来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2008年前后,正是政府决策层酝酿国家海洋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时期,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桥头堡,如何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郑洪波从尝试着写提案,到负责上海市政协“关于上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若干建议”的课题,参政议政工作一点点地挤进了他的日程安排。2008年下半年他正要调离上海,“海洋”课题正在调研阶段,他上海、南京两头跑。课题报告初稿完成后,11月初,在郑洪波的热情邀请下,课题组成员齐聚南京,共同研讨进一步修改课题调研报告。夜晚,南京的夜色格外沉静,深秋的凉风吹拂着秦淮河水,河面泛起阵阵涟漪。大家伙也心潮起伏,既为了课题进展顺利,也因为整个过程虽然一波三折,却十分完美,在大家的记忆中,做课题还从来没有这样融洽、愉快过。

  2008年“海洋”课题报告完成后,被选为2009年上海市政协会议的大会发言。郑洪波的专长在民革参政议政领域得以发挥,对此自己也深感自豪。2009年下半年,上海市成立了以副市长挂帅的海洋工作领导小组,上海将发展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上升为战略规划,上海临港新城的战略布局也将有重大推进。看到自己的研究为这些战略规划多少起到一点推动,同时也明白了参政议政工作也可以实实在在去做。

                    情系黄土和海洋

  郑洪波原来从事的研究工作是黄土,在同济大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海洋,对一般人而言,很难想象如何将黄土与海洋联系起来,郑洪波的一席解释令记者豁然开朗。地球形成已经几十亿年了,它的演化历史写在了不同的地质记录之中,地球环境变化的最近的一段历史就被写在了三本天书之中:一本是深海沉积,一本是极地冰芯,一本是中国的黄土。我们关心未来的气候会怎么变化?我们人类如何适应未来的变化?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地球的气候在过去是如何变化的?它是怎样演化到了今天的状态?地球过去气候变化的历史,就保存在那三本天书之中,但需要科学家耐心去解读。

  记者问郑洪波,地球总共有三本天书,你就在解两本?他笑着回答道,只能说我在黄土中弄脏了一下衣服,又到海里弄湿了一下鞋子,还肤浅的很。

  如今,全球变暖不仅成为一个科学的前沿,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国际政治外交的筹码,各国政府和科学界都在为应对这一问题绞尽脑汁,中国政府面临的压力尤其之大,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的纷纷嚷嚷,必定会在今年的墨西哥会议上重演,关键是我们要寻找应对的措施。郑洪波最后对记者说:“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更不是当代人独有的。比起历史长河和宇宙万物,我们实在是渺小。我们有责任把更蓝的天,更清新的空气,留给子孙。”这就是一个地球科学家的胸怀和人生感悟,也是他领衔的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面对的课题。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