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艺林有良材 方寸雕刻写人生——记民革党员、雕刻艺术家王良

发布日期:[ 2012-03-13 ]   点击:[ 4033 ]


                        林小达   
  
  对王良的第一印象,是他温文尔雅的外表和炯炯有神的双眸。面对他,你不仅能感受到他对创作的谨严与深情,更能感受到他喷薄而出的创作欲望。走进他家,饭桌上、冰箱上、书桌上、陈列柜中,到处摆放着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让你仿佛置身于根雕艺术展厅;迈进他的工作室,一帧帧篆刻作品,一枚枚印章,刻刀、印泥、古书……甚至于一桌一椅也都沾染了灵气,艺术气息飘袅盈屋。
  
  “美是到处都有的,贵在发现。”这是从事雕刻艺术近三十年的王良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生的乐趣,不在起步的水平,而是在于他的奋斗精神。”这是王良根雕、篆刻艺术成功的精神动力。

                    名师指路 勤学苦练

  王良出生苏州,质朴憨厚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追求那些华丽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他自小就喜欢书画篆刻。其书工篆隶,刚健婀娜,端庄匀净,受益于篆刻名家矫毅、张寒月、程质清;而富于灵动之姿、清润之气,则是承郭仲选、王学仲等名家技法。他博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深悟、活用古玺印形式美之规律。从他手中出来的一枚枚印章,雄浑、酣畅、阳刚,既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形成了古朴率真的独特韵味。

  “对篆刻的兴趣,要从小学三年级说起,那时有一种三分钱的香水橡皮,我就喜欢用它来雕刻橡皮图章。”王良说。那时,他渐渐开始自己进行书画创作,然后再刻出来。上初一时经人介绍,王良被著名篆刻家矫毅看中。矫毅每周三下午都会去西园寺喝茶,王良就跑去接受他的指导。一年后,矫毅终于正式收王良为徒,让他到工艺美术服务部学习。

  开始的时候,矫毅并不教王良篆刻,而是让他锯石料,将一块毛料锯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打磨,这基本功一练就是半年。半年后,王良单凭眼看就能把一块石料磨得方方正正,根本不用尺子量。“看到别的学生都在学习篆刻,我一时感到不平衡。但是现在想想,正是当初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才有了后来烧制青花瓷印的功力。”王良语气中流露出对矫毅的感激。

  石料磨到令矫毅满意后,矫毅才开始教王良篆刻,并对他提出要求:“你要从汉印开始学,从古代的篆刻学起,不要学现在的流派。只有学习古代名家的作品,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才能创出风格,自成一家。”在矫毅的教诲下,王良的篆刻功力与日俱增。

  艺术求工,需耐得住寂寞。篆刻是件挺枯燥的事,光是用刀就要练上很久。王良笑言他都用刀30多年了,至今每天还要在家“用”上一个多小时,就是为了提高篆刻的线条质量。论起勤奋来,王良说自己与王羲之、智永、怀素等人相去甚远,可对艺术的那份恋情倒是一致的。

  就个人而言,王良尤喜白文印章,厚实凝重,拙中见巧。结字方中寓圆,线条变化多端,边框残破天成,章法虚实相映。起刀、收笔、转折处无不显现其功力与匠心,深得秦汉印之神髓。作品中有好多看似无意,实经悉心推敲和选择,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

                    天道酬勤 终有成就

  王良曾在花木盆景工艺社工作,伺弄得一手绝妙树根造型。入苏州美术瓷厂后,听人说起青玉堆花瓷这一失传技艺,工作之余便常眼望瓷瓶入神凝思。虽然当时他的工作是在盆子和花瓶上绘画和设计图案,但出于对篆刻的热爱,他很快想到了雕刻瓷器。

  所谓的青玉堆花瓷印就是在阳山白泥制成的坯上,用瓷器青花颜料绘出图案,然后进窑加热烧制而成印方,再在其留白的一面雕刻成印。但是,要制成一方瓷章十分不易。尤其是在放入隧道窑内烧制时,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如果不能掌握其火候,那么印坯不是炸裂就是半生不熟。这种作品清代尚见生产,以后逐渐失传。

  于是,王良到模型车间学翻石膏模型,到成型车间学习造型,到滚道窑、烤花窑、遂道窑与工人滚在一起,掌握窑变规律。几年下来,王良的试验记录数据记了厚厚一本子,天道酬勤,他终于摸索出一套烧制青玉堆花瓷的技艺。

  接着,他利用业余时间,凭借自己扎实的美术、书法和篆刻功底,开始创制瓷印。酷暑之日,没有电扇,便端一盆井水,双脚浸入纳凉刻作;寒冬夜半,刻得入迷,母亲见灯亮,起身干预,他钻进被窝,佯装入睡,母离即起,借手电光,继续练习……

  1985年,王良的青瓷印章终于制作成功。他的瓷印作品上描画的都是悠悠塔影映照下的虎丘山、古朴凝重千年钟声萦绕的寒山寺等苏州园林景观和旅游名胜。浓郁的地方特色使王良的瓷印作品别具特色,大受欢迎。这一切皆来源于上海画家王西野对他的启发:“王良,你的创作需要融入苏州元素,因为你是苏州人,应该把苏州园林推出去,人们会更喜欢。”在王良的妙手之下,频临失传的青瓷印章终于重绽光芒。

  “王良治印得秦汉规范,近赠余‘霜屋老人’瓷印一方,刀法苍劲浑厚与石章相仿,瓷刻奏刀不易,此印可称佳作。”这是苏州著名书画家张辛稼老人对王良青花瓷印的评价。王良制作的青花瓷印,得到书画界朋友的一致赞赏。著名画家吴(羊夂)木先生还赠送王良一幅水墨梅花,取意梅花香自苦寒来,赞誉王良治印的辛劳付出。
 
  匠心能独运,着手自成春。经过多年浸淫与苦练,王良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1992年,在中、美、英、法、日等10多个国家、地区联办的书法篆刻大赛中,他的青玉堆花瓷印在3.5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由此获得了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在中国苏州名书画家画廊首届大奖赛上,他的篆刻作品荣获优秀奖;2006年,在苏州工艺美术精品展上,他的作品荣获苏州工艺精品美术精品银奖。2010年9月,在由中国文化艺术界联合会与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民间第五届艺术博览会上,他的青花瓷印《姑苏园林一组》荣获金奖。他的名字被列入《中国当代集藏家集藏人物辞典》、《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多部辞典。

                   德艺双馨 不断进取

  观王良的篆刻作品,法度严谨而不乏灵气,线条凝重而富于张力,刀法爽利而精气内含。这一如他的为人,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志在广结鸿儒,砥砺学问,接人待物如其印文所铭“坦荡荡”“处其厚”。

  王良的性格内向,内心却嫉恶如仇,当遇到以强凌弱之事,路见不平时,他那颗刚直正义之心就会爆发出无穷力量,化作见义勇为的果敢行动。有一次,在饮马桥附近,他见到两个人正在拉抢一位妇女的包,他一步跨上前去,大喝一声:“干什么!”吓得两人连忙放手溜跑。那位妇女告诉王良,她在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包里有重要资料,亏得他危机之时出手相援,非常感激,并要去了王良的电话号码。后来,这位妇女每年感恩节都给王良来电,向他表示问候和谢意。

  王良是个热心人,做过多少热心事,他自己也说不清。他曾自费购买醋饮料为公交公安分局反扒队队员送消暑品;拨打“110”和“120”,协助将弄内一户煤气中毒的单身男子送到第三人民医院;不惧持刀歹徒的威胁,奋力夺回被抢人钱包……1999年,他加入民革后,在汶川地震、莫拉克台风、贫困群众关爱基金的捐款中,王良总是冲在最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良坚信,艺术应为大众服务,才有真正的价值。传统艺术需要一代代传承,自己何不担负起一份培养艺术幼苗的责任。最初,他在办公室为职工子女免费教画、刻章;后来,有人接二连三来找王良,请他培训孩子。因为办公室不许可也容纳不下许多孩子学习。于是,王良决定,每逢双休日,让孩子到他家里上课。最多的时候,王良要教十多个孩子,每个双休日,家里人进人出,把房间、客厅挤得满满的。寒来暑往,年复一年,不少孩子一学就是十多年,他们在那小小的课堂里留下了一条难忘的艺术进步轨迹。王思雨从八九岁起,就得到王良的言传身教,上十中后被学校选派参加了世界联合书院全额奖学金的面试,她带去的那充满中国古老艺术韵味的篆刻作品,引起了面试官的兴趣。去年,她在奔赴加拿大就读前夕,特意给王老师写了一封信:“我得以录取,要归功于这些小小印章和王老师的循循善诱,无论是在学艺还是人生道路上,老师的金玉良言将会是我一生的宝藏。”

  王良乐于为民众作书,致力弘扬书法艺术。每当看到人们拿到他的作品时流露出来的惬意神情,他就感到莫大的欣慰,觉得自己的辛勤汗水没有白流。每当有人索字,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体现了他对人真诚、对艺术负责。有一次,他为地方公益事业书写近千字的碑记,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虽然得到的只是声声由衷地道谢,他却无怨无悔。他说:“我把我的理念、情趣、思考和记忆通过篆刻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掘和深化篆刻艺术展的功能和效果,让喜爱篆刻艺术的观众更多,扩大篆刻展览的适应性和影响力,让观众在了解篆刻艺术的同时,也能获得篆刻之外的收获。”

  艺术之路无止境,需要人一辈子的孜孜以求。王良常常感慨道:“现在更觉得字愈写愈难了!”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不满现状,期待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迫切愿望。我们衷心祝愿,王良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收获更多的精彩。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