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大气污染 守护蓝天白云——记民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主委盖鑫磊

发布日期:[ 2022-04-25 ]   点击:[ 3186 ] 作者:[ 民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 ]

82f76119922ab171a93d556733bbdf80.jpg


“我觉得这段你可能理解有错误,你把文献原文找出来,我们一起分析分析。”在每周一次例行召开的课题组会议上,盖鑫磊教授一如往常一般,就学生阅读文献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详细认真地与课题组内研究生进行着讨论与分析。纵使在他看来这些问题,可能只是一些初学者遇见的小问题,他仍旧极有耐心地解释,恰如学生对其处事态度的评价:和风细雨,温文尔雅。而当如砚的夜色愈加深沉之时,结束了组会的他,又快步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继续处理其他业务。


勤奋而不怠惰,井井有条而非杂乱无章,盖鑫磊,这位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江苏特聘教授,正以自己的方式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上不断散发着灼灼热光。


勇于挑战,不懈前行


2013年1月,一场严重的空气污染侵袭北京,紧接着大半个中国都未能幸免于难,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世所瞩目,也不禁令国人深深反思:究竟何时,诗歌里“无边蓝锦俯山河”的景色已离我们远去。


为此,从最初的全国范围内开展的PM2.5浓度实时监测,到“大气十条”的实施,再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央和地方政府也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各部门的科研人员也为此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试图寻找到解决我国大气复合污染的科学方法与可行路径。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带着守护祖国蓝天白云的使命和责任,2014年暑假,盖鑫磊毅然举家回国,受聘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并紧跟国家需求,将研究方向锁定在大气环境领域,在大气细颗粒物(PM2.5)外场观测、形成演化、污染机制及控制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助力解决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


翻开盖鑫磊教授的履历,可以看到:他在国际上首次对大气有机胺进行了系统研究,创建了热力学数据库,这项成果从2011年发表至今已被SCI引用600余次,其中包括世界知名学者在《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化学综述》等顶尖期刊上多次正面引用,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国际影响。如此成果,很难令人想象他在学术生涯伊始,却并不是从事大气环境研究的。提及此事,他本人更是幽默地说到:“我以前就是个烧炉子的。”


盖鑫磊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随后考取了该校物理化学系公费研究生,2005年免试提前攻博,后奔赴瑞典皇家工学院深造。攻读博士期间,因表现突出,他获得了2008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金,其成果还获得了英国材料、矿物和采矿学会颁发的Mann Redmayne奖章。2009年6月,盖鑫磊分别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的两个博士学位,彼时他还未满27岁,已经在“烧炉子”的道路上小有所成。但此时,面对同时收到的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博士后邀请,他却勇于迎接挑战,选择了后者,进入了对他来说几乎全新的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领域。他的博士后导师曾在推荐信中用“incredible(不可思议)”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他融入新领域的速度。前面提到的有关大气有机胺的研究,就是他在进入这个领域仅半年内即投稿发表的成果。逐渐地,他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2015年底,他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健康影响与应对机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资助,并成为当时该计划中最年轻的项目主持人。2016年以来,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通讯》《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论文SCI被引>3600次,获得发明专利8项,并获得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南京大学紫金全兴环境基金青年学者奖等。


创新求索,潜心科研


2014年8月,青奥会在南京举行,为实现“绿色青奥”的理念,主办方对空气质量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盖鑫磊刚一回国,即参与到了此次空气质量监测保障工作中。他利用国际上最为先进的在线黑碳气溶胶质谱仪在青奥会前后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不间断连续观测,为活动期间空气质量的保障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撑。会后,盖鑫磊与其团队其他专家一起,收到了南京青奥会保障与应急指挥中心的特别感谢信。


“人生的路,既然只有一次,那就没有错与对,你走过的路就是对的,相信自己,就这么简单。”盖鑫磊说。自回国以来,盖鑫磊带领团队进行了多次类似的观测活动。例如,2015年5-7月,与兰州大学、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展开合作,首次在我国西藏纳木错地区开展了高时间和化学分辨率的气溶胶观测,特别针对黑碳的分布、浓度水平、迁移变化规律及其对冰川、气候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2016-2017年参加了在北京开展的“中英联合观测”大型实验;2018年参与了首届上海市进口博览会空气质量保障观测;此外,还在南京城区、青岛等地开展了多次针对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强化观测,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十篇。他在环境大气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结果,为我国主要城市群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大气复合污染的应对和治理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科学参考。


与此同时,盖鑫磊带领的团队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也大大拓展。目前,已吸纳了从东京工业大学归国的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研究的沈亚飞教授,从香港科技大学毕业从事环境毒理研究的毋赟教授,从事环境催化、污染控制研究的香港理工大学李海玮副教授,以及从法国萨克雷大学毕业的从事大气环境观测的张运江博士。人才加持下,盖鑫磊团队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1年,盖鑫磊团队在大气环境领域持续取得重要成果,尤其在大气重霾形成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发表论文,揭示了化石燃料排放有机气溶胶可在高湿云雾条件下经液相氧化转化为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新机制。这一机制的提出,解释了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情境下,二次有机气溶胶含量和占比仍然上升的原因;对于未来有效控制大气二次污染生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削减重污染天数具有重要价值。


近年来,盖鑫磊还积极推行科研成果的落地与应用,与国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环保部门和公司等开展广泛紧密的合作,参与江苏多地大气污染监测、污染防治策略制定等,并于2017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以及生态环境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为国家和地方空气污染治理作出了贡献。


格物以致知,立己亦立人。在学生培养上,盖鑫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因为自己较为“特别”的教育背景和科研经历,他在培养学生上也颇有耐心,并且对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也不是十分在意,常常与学生一起通宵达旦地调试仪器,分析数据,逐字逐句修改论文,为一张论文中的插图反复核查,精益求精。他也常常鼓励学生,即使跨专业攻读研究生,只要肯努力、肯钻研,坚定地走下去,不负时光,完全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他在工作和学生身上过于用心,以致于牺牲了大量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他的家人也偶有抱怨。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这些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成效。其培养的学生汪俊峰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后入职通知,并在国外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绩;所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有3人次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资助,2人次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


结缘民革,服务社会


除了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外,盖鑫磊也从2015年11月起担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职务,从事大量行政管理工作。


2017年9月,经由有关部门介绍和民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党员推荐,盖鑫磊加入了民革这个大家庭。迄今,他仍记得在南京中山陵宣誓时的激动。自加入民革后,他还参加了由民革中央在成都举办的首届青年论坛;参加了由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和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第23期党外干部培训班,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包括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重要论述,同时完成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江阴沿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近万字咨询报告;受聘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特约环境监察员。


“大家都是单纯地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良性发展、经济腾飞和国民幸福而积极建言献策。”盖鑫磊说。2021年6月,盖鑫磊当选为民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部主委。之后,他组织党员开展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研讨,集中观看了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并就如何提高履职能力、积极发挥参政议政职能进行了讨论。他还积极举荐高层次人才加入民革,壮大了支部队伍,并荣获2021年度民革江苏省委组织工作先进个人。


他说,他一直铭记着回国的目标,那是他和祖国蓝天的约定。作为一年青年科技工作者,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他要用详尽的规划、极大的魄力、艰辛的努力,不断地解答更多的科学问题,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尽一份心力。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