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杆四爱”人物

发布日期:[ 2025-05-20 ]   点击:[ 3661 ]

编者按:2024年12月28日,在民革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举行了第二届江苏民革“三杆四爱”人物表彰活动。这16位受到表彰的同志是江苏民革党员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三杆四爱”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民革党员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陈云梅,女,1968年1月生。民革江苏省委会文化艺术工作者联谊会会长、中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直雨花台委员会主任,苏豪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曾荣获全国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省文化旅游系统“劳动模范”、省妇联省国资委“巾帼建功标兵”、省委宣传部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在民革及现任单位数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考核优秀等次,提案被作为省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书面发言材料。她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文化活动,以总统筹、总导演、总策划的身份,高质量呈现了“华灿之夜”第九届华灿奖文艺演出活动;在去年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了以“‘中山博爱’送文艺暖基层 巾帼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为主题的丝竹音乐会,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省直雨花台委员会主任,她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善于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民革党员,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成长平台与发展机会,同时做实做细关爱老党员工作,让他们在温馨与关爱中感受组织的温暖与尊重。


葛志超,男,1977年12月生。民革江苏省委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省直鼓楼企业支部主委,江苏省软件园股份公司总经理。

常态化开展支部活动。2024年,他组织开展了调研南钢集团、参观李巷红色教育基地等9次特色活动,确保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全年可持续。带领支部班子成员上门慰问支部老党员,把民革的关爱送到老党员的“心坎”上。心系祖统工作,组织支部党员在参观南京博物院期间与台湾友好人士进行座谈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递反“独”促统理念。注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领支部党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民革纪律处分办法(试行)》《民革内部监督工作条例》以及省委会下发的相关文件,探索支部廉政体系建设。作为民革省委会企联会副会长、中山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他认真履职尽责,推动企联会与中山文化研究院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金邦建,男,1972年3月生。民革江苏省委会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民革南京市委会常委、建邺区基层委主委,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建邺区政协常委,南京东旭光电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自担任建邺区总支部主委以来,他在自身建设方面大胆创新,率先在支部设监督委员,在总支成立了参政议政小组、祖统工作委员会、监督工作委员会。他还倾心打造“中山博爱之家”,使其成为党员交流、服务社会的温馨港湾与坚实阵地。自1999年起,他每年都拿出二十万元扶贫助困奉献爱心,用于帮扶困难学生家庭、定期看望养老院老人、资助民工子女体检等。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他积极参政履职,每年撰写多项提案议案,其中《关于彻底落实“阳光体育”宗旨,增强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以及《关于加强我市食品监管的建议》等被列为市重点提案。


崔曙平,男,1973年6月生。民革南京市鼓楼区基层委主委,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市鼓楼区政协常委,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

带领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团队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嘉奖、2020年度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省级荣誉称号。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研究团队撰写的课题成果和研究报告荣获全国勘察设计奖一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省勘察设计奖一等奖1项,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二等奖2项,中共省委政策研究室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他的带领下,鼓楼区基层委2个“中山博爱之家”获评民革江苏省委会“优秀中山博爱之家”,基层委荣获“民革全国组织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他撰写的多份提案被评为市、区政协年度优秀提案,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民革省委会和省市政协采用,有些得到省领导批示。2017年,他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参政议政先进个人”。2018年以来,多次被民革省委会授予参政议政先进个人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陈瑜,女,1972年2月生。民革无锡市委会惠山区支部主委,无锡市政协委员、无锡市惠山区政协常委,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她作为支部主委,带领全体党员围绕“四位一体”自身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阵地建设,依托林陆巷社区的资源建设完成全新的多功能数字化中山博爱之家,成为民革知识展示、党员学习交流、社会服务场所和履职建言的阵地,共接待4批60余名党员参观交流。发挥“一人一案”作用,全年共提交3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围绕“中山博爱·法惠同心”普法品牌、“博爱惠台”祖统品牌、“博爱·向星力”慈善品牌、“同心惠家”家庭教育品牌、“同心乐业”创新创业品牌开展活动,全年共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余场次,累计参加人数700余人,相关活动被“锡望台海”、无锡电视台、无锡统战、民革无锡市委会、惠山统战报道。


蒋乐,男,1970年11月生。民革徐州市医疗卫生支部主委,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功能检查科主任。

作为徐州市眼病诊疗中心功能检查团队的负责人,带领团队每年完成20余万人次的医疗诊查任务,参编国内首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眼部疾病诊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4)》。发挥专业优势,多次带领支部党员常态化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服务,同时普及医疗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疾病预防能力和健康知识水平。2023-2024年度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关于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护理服务的建议》等3篇被民革省委会采用,《失智老人家庭照顾者照顾困境不容忽视》等3篇被市政协采用,《后疫情时代加强过期药品回收管理的建议》等3篇被市委统战部采用。同时,鼓励支部党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所在支部近年的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量,位列民革徐州市各基层组织前列。


高玉华,男,1970年10月生。民革常州市委会副主委,常州市政协常委,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作为司法从业者,从市仲裁委员会部长到市司法局副局长,再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的足迹遍布法治建设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不仅见证了法律的变革,更亲身参与了这一伟大进程。他推动《常州市法律援助办法》的出台,为弱势群体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作为民革常州市直属二支部主委,他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拓的精神,推动支部各项工作提优争先,提高支部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支部活动丰富多彩,制度建设日臻完善,支部中山博爱之家成为党员学习和交流的温馨家园。在社会服务的广阔舞台上,他牵头成立“常州民革中山博爱法律服务团”,将法律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认真履职政协委员职责,坚持听取民意、反映民情,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涉法需求,解决群众涉法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丁龙清,男,1978年9月生。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相城区政协委员,江苏省侨商会副会长,苏州侨商会常务副会长、相城区侨商会会长,苏州凉兴混凝土有限公司总经理、苏州金月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为市、区政协委员,他撰写的《关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生态圈的建议》《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新侨回国创业创新建议》等被列为区重点提案和市优秀提案;成立“苏州龙清爱心基金”,在定点帮扶、疫情防控、扶贫助学、抗震救灾上,累计捐款20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传递社会正能量;其引领的企业多次荣获民营企业纳税一等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作为相城区侨商会会长,他致力于搭建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组织各类考察、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姜俭,男,1974年3月生。民革太仓市委会委员,苏州市特邀建议人,太仓市政协常委,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科主任。

他身兼数职,成绩斐然。作为急诊科主任兼学科带头人,他奋战急诊一线,兼顾科研教学,成果丰硕,为推动地区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作为政协委员,他关注民生,积极建言献策,涉及医疗、经济、社会综合治理等多领域,提案调研报告获领导批示及部门采纳,获评太仓市优秀政协委员。作为支部主委,利用所在支部医生党员多的特点,带领支部党员走进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参与“三下乡”送医活动、举办“心手相连——走进德企”急救技能公益培训活动,支部多次被民革苏州市委会、太仓政协、太仓市委统战部表彰。他本人获评民革江苏省委会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革苏州市委会基层工作先进个人、太仓市十大同心人物等荣誉称号。


胡磊,男,1971年9月生。民革江苏省委会文化艺术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民革连云港市委会文化艺术工作者联谊会会长,连云港踏歌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专业特长,他热心公益事业:一是利用业余时间开设了“踏歌行歌唱养生班”“中山合唱团”,开展识谱训练、发声练习、歌曲教唱,长期免费为市民服务,赢得市民的尊重和喜爱;二是发起组织香海阅读俱乐部,主要开展各类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组织举办有关培训、联谊、爱心活动及公益讲堂等;三是利用公司地处闹市、公园核心区,常年坚持免费为市民播放露天电影,是连云港市硕果仅存的固定露天电影场;四是连续八年坚持开展公益巡演活动,进入社区、乡镇、机关、学校、军营等免费演出近300场;五是率先挂牌成立了全市首个“中山博爱之家”,现已成为民革连云港市委会和中共连云港市委统战部联合打造的同心圆广场并被民革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党员之家。2024年,胡磊被民革连云港市委会授予民革榜样人物和博爱之家建设有功人物。


林中正,男,1985年10月生。民革淮安市委会直属一支部主委,江苏省律师协会乡村振兴业务委员会主任,淮安市律师协会理事,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高级经济师。

自加入民革以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他积极建言献策,共撰写上报40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多篇被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等部门采用,如《谨防环境公益诉讼修复执行“三个了之”》被全国政协单篇采用,《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助推法治乡村建设》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连续两年被市政协授予“委员履职年度优秀提名人物”称号。积极参与淮安民革博爱义工联的公益活动,带领特殊儿童和留守儿童参与社会活动、为农村提供法律服务、开展公益科普讲座,传递关爱与温暖。注重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升,拥有1个农学硕士学位及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2个本科学位,经济师、农艺师、审计师、统计师等中级职称,以及教师资格证、高级健康管理师等资格证书,形成了跨领域的专业背景。


王其标,男,1974年12月生。民革扬州市广陵区基层委委员,江苏省级非遗项目(文人香制作技艺)传承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扬州中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以文人香为工艺基础建成非遗体验基地,以展览、笔会、雅集等方式交流传统文化,连续三年策划举办“香·扇”书画精品展,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得到央视、学习强国、江苏卫视等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与专题报道。联合本行业专家学者,整理和研究运河文化特别是用香文化,出版《扬州香事》《东方香学》等专业著作,填补了大运河研究的空白。走入南京审计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多次为留学生们展示中国特色工艺,让他们直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中共扬州市委统战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以传统文化交流为纽带,积极参与在扬台胞的联谊交流活动,并送非遗文化进台资企业,助力祖统工作。


柏林,男,1981年11月生。民革镇江市京口基层委副主委、一支部主委,镇江市京口区政协委员,镇江市行政复议协会会员,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与信息化处副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商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援疆)。

作为民革党员,他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先后撰写多篇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多次被民革江苏省委会、镇江市委会评为先进个人。在担任支部委员期间,积极组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促成支部和市农业农村局第二党支部结对共建,为乡村振兴积极发挥党派作用。在援疆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商务局办公室副主任期间,他切实践行“一线工作法”,把下团场、进连队当成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和分内事,3个月里他走了2700多公里,跑遍了四师的18个团场,足迹遍布伊犁河谷的草场、农田、山区。成功推动镇江对口援疆产业扶持项目——“‘润疆情’消费助农项目”立项,截至2024年11月,在“润疆情”消费助农项目的支持下,四师所属的各类农产品产销主体实现疆外销售近亿元。


童宁,女,1971年1月生。民革泰州市委会副主委,泰州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和城乡建设工委主任。

19年坚守环境保护工作执法一线,致力于环境保护执法研究,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制作从环评审批到行政执法的一系列法律文书,办理行政处罚和行政复议案件六百多件,无一案件被撤销或败诉。2014年,代表市环保联合会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起诉非法倾倒危废的六家化工企业,终审判决获赔1.6亿元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金,是迄今国内单次获赔金额最大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央视《今日说法》和《新闻调查》进行专题报道。积极参政议政,撰写的《加强三产规划 促进环境管理》《关于加强我市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等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获市领导批示;参加民革中央关于长江大保护的课题调研,撰写《长江江苏段环境风险防控的调研报告》《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建议被民革省委会采用,并转化为全国政协常委会发言材料。


仲崇浩,男,1981年9月生。民革宿迁市第二总支副主委,宿迁市政协委员,宿迁市人民监督员,宿迁市数据局办公室主任。

在进入公务员队伍的13次年度考核中,8次获评“优秀”,记三等功2次、嘉奖2次。2017年、2025年,分别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突出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突出获宿迁市委、市政府嘉奖(表彰)。自2022年受聘宿迁市人民监督员以来,被省司法厅评为2022、2024年度全省人民监督员考核优秀。《进一步完善我省电子证照应用的建议》被民革省委会选作2023年省两会集体提案;《整体联动 推动我省政务服务提速增效》被民革省委会选作2023年省两会大会发言;《关于推进我省招标采购领域率先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几点建议》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并被民革中央选作当年全国两会集体提案;《破除“两端一通”障碍 让招标采购“拥抱”统一大市场》被民革中央选作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发言。先后还获评全省政务服务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市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参政议政工作、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受聘“宿迁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专家”等诸多荣誉。


王瑾,男,1980年10月生。民革江苏省委会文化艺术工作者联谊会副会长,盐城市政协委员,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双创基地——摩度空间创始人,盐城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盐城工学院长三角乡村振兴创新设计中心主任。

作为盐城市首个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中国红星奖金奖的获得者,他将设计作为信仰和本能,获得了包括中国创新设计红棉奖、中国低碳生活设计大奖、江苏省文旅产品大赛金奖在内的国内外40余项设计奖项,并拥有数十项国家专利。先后荣获“江苏紫金文化英才”“江苏省工业设计双十佳”“盐城青年五四奖章”“盐城十大创业好青年”等称号。作为民革省委会文联会副会长,他积极参加文联会各项活动,并对本地党员开展宣传,发展吸收支部在盐文艺骨干。作为民革省委会农业农村委委员,他积极宣传国家相关乡村振兴政策,并联合摩度空间孵化器举办了两期“薪设区”乡村振兴创新沙龙,聚焦中心工作参政议政。作为支部党员,他积极推动了“2024盐台文旅产业合作交流活动”在盐开展,并开辟盐城M+创客工场孵化基地作为“中山博爱之家”,为支部开展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 履职能力建设年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 履职能力建设年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