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卫生是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人才队伍则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然而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主委、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提出了关于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的建议。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各地普遍存在基层卫生人才短缺问题。”陈星莺坦言,这些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量不足。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09—2017年,全国新增卫生技术人员流向基层的仅占19.5%;基层卫生人员占比从2009年的40.5%下降到2017年的32.6%。二是能力不强。学习培训机会少,技术水平不高,群众不够信任,全国基层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从2009年的61.9%下降到2017年的55%。三是引不进、留不住。由于缺乏政策支撑,基层医务人员薪酬低、前途迷茫、职业发展空间狭窄,水平较高的卫生人才往往不愿到基层工作,现有基层卫生人才跳槽到大城市的也比较多。
陈星莺表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必须夯实基层基础。为此,她建议:
一是改革培养方式,加大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力度。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规模,探索以县为单位确定免费培养岗位编制总额,定向培养生毕业后分配实行县域内统筹安排的政策。强化全科医生培养,鼓励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对象作为“行业社会人”管理。加强基层在岗人员培训,强化基层卫生人员实训基地建设,发挥远程教育在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二是改革招聘办法,促进卫生人才双向流动。以县为单位,统一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对经公开招聘难以形成竞争的岗位,放宽报名条件、降低开考比例;仍然无法招聘到适岗人员的,可采取校园招聘等多种方式。统筹调度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数额(含备案制数额),探索实行县域内编制统一管理、县管乡用、县乡合用。对于新招录的卫生人员由县级统一管理,根据工作需要派驻基层使用,促进形成卫生人才双向流动机制。
三是改革人事薪酬制度,建立长效留人机制。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在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政策的同时,参照县级公立医院标准核定基层绩效工资总量水平。基层全科医生等一线医务人员,其实际收入待遇要高于当地县级医院同等水平同等工作量人员。提高基层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对基层引进的急需紧缺型人才,采用特设岗位的办法,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对基层卫生高级职称评审采取倾斜政策,缩短基层人才职称晋升工作年限要求,优先晋升和聘用。
四是完善配套措施,提升基层卫生吸引力。调整基层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合理体现基层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以区域医保基金总额控制代替具体医疗机构总额控制,激发医疗机构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研究推进家庭医生管理签约对象医保费用制度。研究制定符合基层卫生工作特点的人员奖励政策,对偏远乡镇卫生人员实行差别化补贴。开展基层卫生骨干人才遴选,建立专项补助,推行骨干人才协议工资制。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38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