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2022年第一场主委接待日活动在民革江苏省委机关“中山博爱之家”举行。民革江苏省委主委、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与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等高校、科研院所的7位中青年科学家亲切交流,畅谈加入民革的初心,分享各自在科研工作、行政工作、党派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你们都是民革的宝贝!”陈星莺对参加座谈会的7位民革党员由衷地赞叹。自民革中央2017年开展高层次人才发展工作以来,民革江苏省委高度重视,建立了省市领导班子一把手责任制,5年来发展中央级高层次人才23人,人才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参加此次座谈会的7位高层次人才,其中6位都是此项工作结出的“硕果”,而其中2位由陈星莺直接发展。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蒋之浩回忆了他两年前加入民革的“初心”。作为南京人,通过学习历史,对民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南京与民革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我觉得在南京加入民革非常有意义。”听了陈星莺主委的党派工作经验、尤其是参政议政工作经验分享后,他很有信心,表示要为“家”多做贡献。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郑鹏出生于1987年,是座谈会中最年轻的一位科学家。他受导师影响加入民革,加入后参加了民革中央、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的培训,“我发现民革各领域人才聚集,挺好的,加入民革不后悔。”
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高丽加入民革不久,就任职于栖霞区人大常委会,在专业领域之外更多接触到社会民生,意识到党派身份更多体现为社会责任,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了更大的目标和方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盖鑫磊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受陈星莺主委介绍的经验启发,认识到信息提案工作可以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感到很振奋。党龄5年的他已在民革找到“家”的感觉。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范一中不久前履职副台长,表示想把科研工作、行政工作和党派工作都抓好,压力很大。陈星莺主委建议他现阶段以本职工作为重,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并分享了自己平衡不同角色身份的经验,鼓励他做好本职工作。
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左景林党龄已13年,他表示加入民革很有归属感,在党内有很多朋友。左景林在长期的党派履职经验中发现党派工作可以与专业工作相辅相成、互相成就。他考虑继承和发扬民革南京大学基层委优良传统,在学术交流中助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说:“与优秀的人为伍,自己也会变得优秀。”她这样解释加入民革的初衷。“宋庆龄、何香凝、何鲁丽、田红旗……我在民革历史中发现了女性作用和女性力量。”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万鄂湘主席的讲话让她无比自豪,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归属感。她希望利用民革这个平台,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丰富精神世界,做更多更好的事。
座谈过程中,陈星莺认真聆听每一位民革党员的发言,及时答疑解惑,并针对每个问题给出切实的意见建议,毫无保留地分享她的经验体会乃至方法技巧。
“最大的政治就是爱国。”陈星莺在分享过程中反复提及“家国情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政治信仰,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体价值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在科学研究、教书育人、行政工作、党派工作中胸怀大局,尽心履职,以实际行动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道者”“布道者”。
“民革永远是你们最大的支撑。”陈星莺始终强调以民革为家,希望每一位民革党员与民革建立情感联系,把民革作为精神家园、情感归属。中青年科学家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在关系社会民生的各个领域承担着重任,目前阶段应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争取在各领域建功立业。每一位民革党员在本职工作中取得的成就都是民革的成就,民革也全力为每一位党员的成长提供助力。
“利用好民革这个平台,把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展示在另一个领域。”陈星莺号召科学家们利用在长期科研工作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结合专业特长,做一些高质量参政议政工作。平衡好科研工作者、行政工作者、党派成员三种不同的角色身份,提高角色相融性,关注“国之大者”,关注社会民生,借助民革杂家优势,汇集智力,在不同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革智慧,更好实现个体价值。
民革江苏省委秘书长黄列、组织处负责人参加本次主委接待日活动。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70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