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至12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徐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徐州市郡岭庄园多功能厅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123名代表肩负着全市民革党员的重托,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听取和审议了民革徐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民革徐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和出席民革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履行神圣职责,共商发展大计。
11日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殷志强,中共徐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赴宁,徐州市人大副主任李开文,徐州市政府副市长孔海燕,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吕中亚,中共徐州市委副秘书长张学胜,中共徐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宋宇天,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市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应邀到会祝贺。应邀出席大会的还有全市各区、部分高校统战部以及市部分部委办局的领导。
民革徐州市委副主委杨宝凤主持开幕式,民革徐州市委主委赵彭城致开幕词,民进徐州市委主委孙红旗代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向大会致贺词。
殷志强副主委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肯定了民革徐州市委的工作。同时希望民革徐州市委及全体党员在加强自身建设,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履行参政党职责上继续发挥民革特点和优势,全面助推徐州的科学发展。
张赴宁代表徐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民革徐州市第十届委员会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所做的大量工作。他指出,五年来,民革徐州市委动员和组织全市民革党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致力于促进两岸交流交往,围绕辛亥百年开展了系列纪念活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积极努力;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思想、制度、组织和机关作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今后五年,希望新一届民革市委会以换届为契机,按照民革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围绕中共徐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增进政治共识上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履行参政党职能,在服务社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发挥民革优势,在促进两岸交流上取得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民革徐州市委主委赵彭城代表民革徐州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民革徐州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以来,民革徐州市委在民革江苏省委和中共徐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地方组织为目标,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切实加强民革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着力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机制,不断促进两岸交流交往,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参政党应有的作用。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统一学习了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会议精神,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认真审议第十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对民革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了由13名委员组成的民革徐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陈萍(女)为主任委员,曹瑞光、于玉莽、杨宝凤、唐翔为副主任委员,任命王利光为秘书长。
12日上午,民革徐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闭幕式由民革徐州市委副主委于玉莽主持,民革徐州市委主委陈萍致闭幕词。中共徐州市委统战部部长张赴宁应邀出席闭幕式并讲话。他说,过去的五年,民革徐州市委在中共徐州市委和民革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市民革党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民革省委、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他希望,新一届委员会以这次换届为契机,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围绕中心中定位,在服务大局中尽责,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进一步增进政治共识,努力促进政党关系和谐发展,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我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参政党自身建设,共同开创我市统一战线事业新局面,切实担负起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光荣使命,为推进实现“两个率先”,富民强市、建设美好徐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大会号召,全市民革党员要在新一届市委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许康)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1143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