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琴韵,弦歌不辍;博爱同行,薪火相传。为致敬非遗雅艺的生生不息,传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博爱精神,助力新时代扬州文化繁荣发展,5月10日下午,民革扬州市委会在扬州市音乐厅举办“石振金声·博爱同行——2025年名家名琴”古琴音乐会。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民革江苏省委会主委陈星莺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共扬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丁四海出席活动并致辞。
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奚爱国,民革江苏省委会秘书长、二级巡视员黄列,扬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骏,扬州市政协副主席丁一,中共扬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顾元周,扬州市司法局局长姚爱国,民革扬州市委会主委、市司法局副局长丁玉祥等出席活动。
陈星莺讲话
陈星莺在讲话中强调,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与古琴“中正平和”的哲学理念一脉相承,蕴含着对世间和谐、美好境界的不懈追寻。以琴为媒传承博爱精神,以乐为桥弘扬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辉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她期待民革扬州市委会深耕文化沃土,当好文化传承的“排头兵”;发挥智库优势,当好扬州发展的“智囊团”;牢记初心使命,当好博爱精神的“践行者”,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在服务扬州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新作为。
丁四海致辞
丁四海代表中共扬州市委致辞,向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他指出,扬州是古琴文化千年传承的精神原乡。古琴承载着中华民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智慧,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寄托着对“大道之行”的追求。本次音乐会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多党合作事业的诠释。通过活动弘扬传统文化,让古琴艺术焕发新光彩,同时以琴艺凝聚共识,将博爱精神化作润泽社会的清泉,为扬州现代化建设注入精神力量。
音乐会在《潇湘水云》悠扬的旋律中拉开帷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龚一等11位古琴名家联袂登台,倾情演绎《广陵散》《渔樵问答》《梅花三弄》《庄周梦蝶》《暗香》《离骚》等传世名曲。天籁之音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全场观众沉浸在千年清音的悠扬回荡中,共襄古琴艺术盛举。
陈星莺与龚一合影
音乐会开始前,活动安排了6组扬州民革非遗文化展示,与会领导、嘉宾和听众进行了现场体验和互动交流。近年来,民革扬州市委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耕扬州古城千年文脉,聚力非遗传承和创新,依托民革党员企业(工作室)助力打造“文人香”“扬派根艺”“国妆香粉”“古琴”和“扬州漆器”五大非遗传习中心,培育了多位国家、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在制香、雕漆、刺绣、漆画等领域匠心独运,年接待各级调研交流近百批次,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成为民革扬州市委会服务社会的亮丽名片。
民革江苏省委会文化艺术工作者联谊会,扬州市司法局、市台办、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和各民主党派扬州市委会有关负责同志,民革扬州市委会历任老领导,民革扬州市委会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基层组织负责人及党员代表,社会各界古琴爱好者、文化和历史爱好者等600多人参加活动。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5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750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