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联语史话

发布日期:[ 2005-01-26 ]   点击:[ 4919 ]

                       穆 易

  联语是中国文化特有的表达方式。联语可以抒怀言志,可以写景状物,还可以载记历史,映照汗青,让后人见微知著,从独特的视角再现历史的风云。

  孙中山先生的名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也是民国历史上经典的联语,不仅道出了他作为革命领袖对革命使命的责任感,也道出了中山先生对革命同志的殷切期望。简短的两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山先生临终时对革命的复杂情感,给后来人以无限回味。

  1、早岁大志———中山先生自勉联

  孙中山先生一生善于使用联语表达情志。从今天可以确认的孙中山先生的联语中,我们可以看见孙中山先生另一种气象。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这是孙中山先生少年时期的一副励志联。虽然用了世俗和佛门的两则典故,但语言琅琅上口,气象宏伟,志趣高远。和许多士子一样,孙中山先生最初也是希望通过读书,作为报答社会,建设国家的。他在上李鸿章书里提出: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这和他早年读书救国的良好愿望是一脉相承的。孙中山先生的励志联意象非凡,他的早岁大志和后来的革命大业,是互为映衬的。

  相传孙中山曾求见清末洋务人物张之洞,递上名刺,上书“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孙中山先生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儒生,在等级森严繁文缛节的上流社会,称兄道弟,自然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事。张之洞毕竟不同于一般腐儒,他没有简单拒绝。但见他手书一语,让侍者回复孙中山先生: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安敢称兄弟?

  言语之间还是对孙中山先生的“不敬”抱有微词。孙中山先生迅即回张之洞的联句: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这让总督府里的张之洞对来者的才思和傲骨感到钦佩。他洞开大门,接待了这位有志气有骨气的青年。孙中山先生后来所以能把皇帝拉下马,是他早年立下“布衣亦可傲王侯”的大志分不开的。

  2、千秋堕泪为英雄———中山先生挽革命同志联

  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推翻帝制,追求他们理想中的“民治,民享,民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壮举流芳千秋。他们中有的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有的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义士,孙中山先生对他们为革命所做的牺牲,表示敬意,对革命遭受的挫折,深感不安。

  徐锡麟,一位绍兴富豪子弟,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影响,“功名富贵,非所乐意”,矢志参加反对满清政府的革命。1907年,他利用安庆巡警学堂毕业典礼的机会,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不幸事败,当天被处死。后有惨遭戮尸。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决定将徐锡麟的骸骨在杭州孤山重新安葬。孙中山先生为褒扬徐锡麟“死亦无憾”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专门撰写挽联一副:

  丹心一点祭余肉,

  白骨三年死后香。

  另一位来自绍兴的革命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杰出女性秋瑾,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创建同盟会时就积极赞同革命,并加入了同盟会,给孙中山,黄兴等以极大的支持。1907年她以同盟会会员身份回国,策动反清起义。在徐锡麟起义失败后,她亲自挂帅,领大通学堂子弟与前来包围的清兵血战,因敌众我寡,而失败。年仅33岁的秋瑾被捕后英勇就义于绍兴城轩亭口,“巾帼拜英雄”,“亭台悲风雨”,秋瑾的牺牲,鼓舞了无数革命志士。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在绍兴修建“风雨亭”,以纪念这位女革命家。孙中山亲撰亭联一对:

  江户识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恨我今招侠女魂。

  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前重要的起义。由孙中山先生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约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商议举事。原定于1911年4月13日在广州起义,后因走漏风声,推迟至4月27日(农历三月廿九)。起义部队在黄兴率领下攻入两广总督衙门,焚毁督署,后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有七十二志士在起义中牺牲,因最终葬于黄花岗,称为黄花岗起义。一年后,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亲自为起义烈士主持周年公祭活动,宣读《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文》,并撰挽联如下:

  五族同风是七十有二头颅价值,

  千秋堕泪为三月廿九刀俎英雄。

  这幅挽联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事实上,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每年农历3月29日,都有活动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为代表的革命志士的鲜血没有白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人们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历史新纪元的开始,拥护孙中山先生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就在孙中山先生就职民国历史大总统的就职仪式会场,有一副长长的贺联:

  滚滚长江,流不尽我族四千六百余年无量英雄无量血!放眼觇钟山五气,楚水霸图,半壁奠东南,大野玄黄,已遂秋风变颜色;

  茫茫震旦,要争个全球八十三万方里自由民意自由魂!举手庆汉日再中,胡尘一扫,雄师捣西北,卿云红缦,重安夏甸仗群材。

  整副贺联,放眼人类文明历史的长河,放眼世界潮流发展的趋势,欢呼中华民族摆脱帝制,迈入共和的新生大道。

  就在举国上下“喜大好河山,从兹永奠金汤固”之时,也有有识之士发出“愿一般儿女,莫作承平歌舞看”的警醒。

  孙中山先生担任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为避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被迫让位与袁世凯。袁世凯任大总统后,一心梦想当皇帝,要抛弃临时约法对总统权力的约束,为扫除他帝制自为的障碍,刺杀了宋教仁。“莫作承平歌舞看”言犹在耳,刺宋血案就发生了。孙中山先生及其为首的革命党人既悲且愤,他为公祭宋教仁亲书挽联两副:

  三尺剑,万言书,美雨欧风志不磨,天地有正气,豪杰自牢笼,数十年季子舌锋,效庄生索笔;

  五丈原,一抔土,卧龙跃马今何在?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洒几滴苌弘血泪,向屈子招魂。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高度评价了宋教仁鼓吹革命,宣传民主,起草约法,主张政党内阁,反对专制的一生,称赞他是中国历史上为宪法喋血的第一人。宋教仁英年遽逝,风华凋谢,也是民主革命的挫折,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从此“义无回首瞻前途”,燃起二次革命的火炬,发出“拖出老袁还我国”的呐喊。

  护国讨袁正如火如荼之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盟友黄兴在上海病逝,革命又一次蒙受重大损失。在上海各界为黄兴召开的追悼大会上,孙中山痛悼亡友,联挽黄兴如下: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

  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3、李大钊,宋庆龄挽中山先生联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不幸在北京逝世。一位现代中国的奠基者,一位开创世纪的伟人,带着“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离开了他的人民。“云凄海咽”,四海同悲。一时,痛悼孙中山先生的挽联数以万计。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副长联别具一格: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皆孵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身其间,砥立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揭民族大义,决将再创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红血红旌,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诚为人间留正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羊国家,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暗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厥成大业慰英灵。

  联语歌颂了孙中山先生为“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殚心瘁力”的革命一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遵依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遗训”的决心,“重整旗鼓”以“厥成大业”,告慰英灵。

  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女士的挽联,称赞孙中山先生的一生“许世以身”,是“有功于民,有功于国”,盖论平实,在平白的语言中寄托了无限的情思:

  负改造宏谟,许世以身,有功于民,有功于国,斯人卓著千秋业;

  综平生伟绩,大书其事,或布在方,或布在策,此后流传万古名。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