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孙中山重农思想

发布日期:[ 2005-03-08 ]   点击:[ 5240 ]

                        马云萍

  
  富民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共同梦想。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问题、土地问题始终与社会安定、国家兴亡息息相关,所以,富民的关键就是让农民切实富裕起来。在新世纪初召开的“两会”上,“三农”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早在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已注意到这一问题,在他的早年上书和大量革命著述中,多方面体现着他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关注。直至今天,他的这些思想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孙中山重农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形成并丰富充实,他关心农民,期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国家,引入新的农业科学和技术设备,“大兴农政”,改革旧式农业,构建农业近代化模式,倡导解放农民、平均地权;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有新的飞跃性发展,他认识到农民是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为真正调动起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提出通过实行“耕者有其田”来解决土地问题,并把“扶助农工”作为新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

  一、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重农思想
  
  孙中山先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艰苦探索挽救民族危机、建设强盛中国的道路,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认为:“所谓建设者,有精神之建设,有物质之建设。” 因此,在致力于建设民主共和政体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国家的经济建设,并提出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经济思想和理论。重农思想就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千百年来,我国农业“恒守故法,不思变通”,陈陈相因,停滞不前,这是造成近代以来国家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摆脱这一落后困境,使中国跻身近代化行列,实现富国富民,孙中山根据自己在欧美各国考察见闻和研究所得,结合革命实践,形成了自己的重农思想。

  (一)构建农业近代化模式
  
  早在1894年,他在《上李鸿章书》中就强调:“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务。”较早注意到了农业方面进行变革的紧迫性。在《实业计划》中进而明确提出,农、矿二业,实为其他种种事业之母也。农、矿一兴,则凡百事业由之兴矣。已经自觉地意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
  
  孙中山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近代化的关键是农业问题。中国农民勤劳,但广大农民吃饭问题迄今不能解决,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农业不进步。为使农业进步,他提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以新式的生产社会化的农业取代传统粗放的自然经济的农业,达到振兴实业、均富大同的经济目标。这是孙中山构建的农业近代化蓝图。他从多个方面对此作了详细阐述。
  
  首先,阐明发展近代化农业的主要目的。
  
  一是可以通过近代化农业促进商业的发展。主张把重视农业与发展商业作为治国之本,始得经济之发达,民族之振兴。孙中山先生既因“生而为贫困之农家子”,了解农民,重视农业;又因疏远传统文化而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熏陶,能够摆脱传统束缚,大胆借鉴西方经验,观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农业与工商业关系的认识更臻透辟,提出“以农为经,以商为纬,本末具备,巨细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也。”
  
  二是通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胡以立国”。 清朝“康乾盛世”以来,全国人口激增,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日趋迫切。只有通过发展新式农业,取代传统“刀耕火种”的手工作业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才有可能解决“人满之患”。
  
  三是兴办新式农业,以补洋务运动之不足。一批清朝开明的官员、士大夫从“坚船利炮”中认识到西方列强物质文明之发达,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举办了许多近代工业,以图强国自保。他们诸事仿效西方,惟农政一事除外。但没有农业近代化做基础,近代工业乃无源之水。洋务运动的失败固然有各种复杂的原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畸形社会下农业的严重衰落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导致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毫无依托。孙中山先生正是看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振兴农业的卓越见识。
  
  其次,探索发展近代农业的主要举措。孙中山先生不仅从理论方面对农业的重要性、农业近代化的紧迫性等问题作了大量阐述,还进一步提出了许多可供操作的具体措施。
  
  一是设立农官,“总揽大纲”。主张“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 设立专门管理农民、农业的国家机关,由政府负起组织、引导的责任,建立起领导农业生产的管理系统。
  
  二是讲求科学方法,进行多种经营,提高农作物产量,发展商业性农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把农业近代化与开放市场贸易等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作物,搞好农产品的制作与加工,逐步以农业商品经济来取代农业自然经济,以发挥农业在加速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是中西结合,发展优势,务将西方之长尽为我所用。提出“综理农事”之时必须“参仿西法,以复古初”。认为只有中西结合,精益求精,充分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使中国的近代化农业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是屯田边疆,大规模实施移民进行开垦,修筑铁路以固国防,兼收双重之功效。
  
  孙中山构建的经济近代化发展模式中,将农业摆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位置上,提倡科技兴农。希望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及发展农业商品经济,逐步把小农经济引向资本主义化农业经济的轨道。还设想建立国营农场和农庄,发展资本主义的国有与集体农业经济。同时又提出必须解决好与农业发展有关的机器、肥料、换种、除害、制造、运输、防灾等一系列问题。孙中山关于农业近代化的这些思想,是难能可贵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解放农民
  
  孙中山在振兴中国经济的思想中,非常重视农民的作用,在经济近代化发展模式中,把解放农民作为农业近代化的前提。指出:“农民在中国占人民的最大多数,所以农民就是中国的一个极大阶级。”然而,在中国“最辛苦的是农民,享受最少的是农民,担负国家义务最重的也是农民。”
  
  鉴于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孙中山强调要首先解放农民。要“对农业的权利,有一种鼓励,有一种保障,让农民自己可以多得收成。” 并提出“要在政治法律上制定种种规定,来保护农民的政策。” 孙中山指出:“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供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植荒缴,以均地力。农民之缺乏资本至于高利借贷以负债终身者,国家为之筹设调剂机关,如农民银行等,供其匮乏,然后农民得享人生应有之乐。按照孙中山的这些思想,国民政府曾设立了农林部,颁布了“农林政要”,确立了一系列有关农业发展的政策。为了彻底解决农民问题,孙中山提出要通过法制手段“平均地权”。
  
  (三)平均地权
  
  针对土地为少数人操纵的现状,为进一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和促进农业近代化,孙中山提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主张—“平均地权”,这是孙中山重农思想在民主革命过程中不断演进的表现。1906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提出实现“平均地权”的办法是“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力求做到“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
  
  “平均地权”思想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孙中山所谓社会革命的重要方面,认为“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么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在当时封建土地制度已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的条件下,孙中山看到了改造封建土地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改造土地占有关系的方案并上升到革命理论的高度加以阐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一思想还存在许多缺陷。对土地问题的重视更多的是重视城市或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对广大农村尤其是偏僻地区的土地问题则重视不够,使得这一思想缺乏必要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主张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却不敢动员群众起来真正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只想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地税、涨价归公、收归国有等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说明“平均地权”政策从本质上说是资产阶级国家对地主土地的一种赎买政策,缺少反封建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孙中山毕竟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不可能真正成为农民的代言人,关于农业的思想、举措也只能是温和的、渐进的改良,而不是彻底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重农思想的发展
  
  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将中国无产阶级推上了政治舞台,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以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他认真总结了以往革命的教训,果断顺应时代的潮流,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重新估价了农民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中的作用,重新确定了对工农的政策,欢迎工农群众参加国民党。
  
  孙中山先生很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农民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土地问题。为了真正把农民动员起来参加革命,孙中山进一步发展了“平均地权”思想,1924年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认为“耕者有其田”是振兴中国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具体方法是由国家按地价收购地主土地,授田或租田给农民,但主张用改良方式而不是革命的手段进行。毛泽东曾指出,革命的民生主义叫我们反抗大商买办阶级,尤其是封建宗法性一切反动势力根本源泉之地主阶级,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得享有经济幸福。在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先生的“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目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时代的正确的主张,我们进行土地革命也不过实行这一主张而已。
  
  孙中山先生提出新三民主义,并亲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虽然他生前因为革命势力只及广东沿海一带,革命理想不能完全实现,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在他掌握政权的时候并没有主动地实行过土地制度的改革,但正是他所开创的国共合作之路迅速打开了革命局面,迎来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遗志,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燃起了土地革命的熊熊烈火,使孙中山的重农思想得到了真正的实践,让农民“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实现了。
  
  三、孙中山重农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们今天讨论孙中山先生的重农思想固然是历史研究的需要,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发展线索,勾勒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轨迹,而借鉴历史,古为今用实为其更大意义之所在。孙中山先生为全体农民谋福祉和促进整个国家向前发展重视农业的思想、关于农业近代化之模式及种种举措对我们今天发展现代农业仍有参考价值。
  
  发展新式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型的任务,讫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完全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标志的农村改革,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创造了前提,但是,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露,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下降,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返贫”现象。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农村稳定和粮食安全,而且制约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影响城乡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已出现的良好势头。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关系全局的大事。
  
  农村问题日益突出,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低、耕作方式落后直接相关。孙中山先生把农民的解放和科学种田并列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两个方面,是深刻而又富有远见的,有关保护农民的政策及保证农业增产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在今天仍值得借鉴。
  
  (一)面向市场,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农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整个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悄悄出现了根本性变化: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温饱,从总体上进入了小康,城乡人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粮食消费持续下降,农产品市场形势出现了从总量矛盾发展为结构矛盾的新变化。在市场经济下,拓宽农业出路最有效的办法既要调整产业结构,又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抓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意识,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二)采取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当前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只有突出抓好减负工作,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基层政权才能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才能更加蓬勃地发展。
  
  (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由政府规范渠道及时向农民推荐、引进能增收的名、优、新、特品种,早日实现农业科技化。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我国是以农立国的文明古国,“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 就是要树立“以农为本”的思想,将农业作为治国之本来抓,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紧跟时代步伐,迎接加入WTO对农业的挑战和压力。
  
  回首历史,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他为振兴中华而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足以彪炳千秋。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将由我们继承。我国农业在21世纪的发展战略必然是深化承包责任制,大力推进科技兴农。


  注释:
1《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80页。
2《孙中山全集》(第一册),第25页。
3《孙中山选集》(上卷),第9页。
4《孙中山选集》(上卷),第9页。
5《孙中山选集》(下卷),第935—936页。
6《孙中山选集》(下卷),第805页。
7《孙中山选集》(下卷),第819页。
 8《孙中山全集》(第一册),第16页。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